仙道华夏上古文明灭亡于蜥蜴人阴谋真相长篇连载(第二部)--3

爱百科 53 0

  袁崇焕残害毛文龙

  一,袁崇焕管不到毛文龙,而且毛的功劳比他大。史书记载的袁崇焕“好为大言”就是喜欢放卫星扯大炮,代表就是他的五年平辽东一年平到北京城。可见袁崇焕这个人极端的自负,追求的是权力的极端统一。但是呢,他身为蓟辽督师是管不了毛文龙的,因为毛文龙归山东登莱节制。唯一能够对毛文龙有监督权力的是他那个二品的右都察御史的兼职,不过在明朝只要做到了巡抚的基本都有这个兼职,没什么稀奇,而且右都察御史是言官没有实际权力。袁崇焕手上的尚方剑也只能斩五品以下的官员,停职三品以下的官员,毛文龙的手上也捏着一把尚方剑。也就是说袁崇焕这个二品文官要是对毛文龙有什么不满也只能打小报告告诉皇帝,他自己对身为一品武将持节钦差的毛文龙什么都作不了。

  而袁崇焕被朝廷承认的最大功劳也就是在宁远获得的二百八十枚首级,毛文龙能够确认的战果有数千首级,其中一部分还是袁崇焕还没做蓟辽督师的时候确认的,袁崇焕当年自己查认后说“俱是真正壮夷” 。

  你看啊,老袁作为一个极端自负又有一定暴力倾向的人,每年几百万两银子的军饷拿着,蓟辽两地三十万大军的节制着,一说缺盔甲皇帝立刻给发了六十万套盔甲,可谓兵精粮足,手下的兵比后金的人口都多。

  在这种极端优势的情况下不但寸土未复,天天窝在堡垒里,还丢了几个城堡,损失这么凄惨唯一的战果仅仅只有二百八十首级……五年平辽尽成空话。

  然后老袁一转头发现离自己不远有个家伙,白手起家领着两百人杀到后金后方建立起根据地,数年都没领足军饷却靠着自己做海外贸易养活了数万军队,收编了三十万逃来的辽民。虽然多有败仗,却一直坚持不懈,只要一恢复元气就拼命出击骚扰后金。

  战果也达到了数千首级,其中还有不少是老袁亲自查点不可辩驳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毛某人,还不归老袁节制,他所作的一切都和老袁的一系列失败成为鲜明对比。

  面对这种情况,你要是老袁你会觉得爽么?

  二,毛文龙自己太不会做人。老毛的一张嘴很臭,以前为了军饷被拖欠的事就和山东的官员大吵大闹,几乎把山东的文官都得罪遍了。当然这也不能怪老毛啦,整个东江镇都是老毛带着两百家属家丁出海在后金后方打出来的,没要朝廷的一个兵,朝廷该给的军饷几乎都欠着在,全靠老毛自己做海外贸易养活数万大军和来投靠他的三十万辽民。老毛觉得自己很伟大,实际上也确实很伟大,所以说话拽一点有什么不可以。

  到了宁远之战后,毛又把老袁也得罪了。

  袁崇焕炮杀努尔哈赤的说法其实一直未得到正史承认,从道理上也说不过去,宁远城头那种18磅巨炮真要轰到了,别说努尔哈赤了,就是一头大象也得挂掉。但是努尔哈赤从宁远撤退以后还活蹦乱跳了八个多月,一会去打蒙古人一会去掐陈继盛,一个68岁的老头要是真被18磅巨炮给轰到了还能这么活泼那绝对是超级赛亚人不是努尔哈赤。

  史书里面最早提到努尔哈赤在宁远挨炮是朝鲜人记载他们的使者在宁远和袁崇焕宴会的时候老袁喝醉了说自己轰到过努尔哈赤。

  考虑到老袁“好为大言”的性格,这应该是老袁喝醉了在吹牛,真要轰到了早上报请功去了。

  本来嘛,大家喝醉了一起嘻嘻哈哈吹点无法考证的牛很正常,也没啥。但这时候毛文龙的臭嘴痒起来了,一听说这事就打报告说:我从朝鲜王那里听说努尔哈赤被老袁轰死了,为啥前几天我的侦察兵还在某地看到努尔哈赤在泡温泉呢?

  这不是等于甩了老袁一大嘴巴子,说老袁谎报军功,欺君么?

  你是老袁,你会觉得爽不?

  三,后金的离间计,证据就是满文老档里面说毛文龙投敌的那几封信,最后半封明显是汉奸刘爱塔向皇太极邀功的口气,称毛文龙被杀是因为他告诉袁崇焕毛文龙有问题,为此他还升了官。明显那几封信都是刘爱塔写的,作为他计杀毛文龙的证据一起寄给了皇太极,后面半封则是在邀功请赏。

  四,老袁要求和。前面提到后金的离间计,但是我估计老袁并没有中计,因为从刘爱塔邀功的这节看起来,离间只是他的自我主张,和后金方面事先没有打招呼,所以一方面刘爱塔说毛文龙是奸细,一方面后金和袁崇焕和谈时提的条件就是杀毛文龙。两方面因为事先没有沟通,留下了这样明显的破绽。

  面对这种破绽,只要是有起码智商的人都应该能看出问题来,袁崇焕明显不是弱智。但他为什么还要杀毛呢?

  袁崇焕知道自己五年平辽肯定是吹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和谈才是他唯一的出路,从他赶走麾下主战的勇将满桂(宁远之战的首功)就看的出来,他不想打,要是袁真要打,哪有把自己麾下最牛的勇将赶走的道理?

  而那个毛文龙一天到晚有事没事就跑去后金抢劫,还像打不死的蟑螂一下,打了很多败仗但总能煽动后金治下的辽民跟着他一起打后金,满人的史书很头疼的说“文龙一日不除 良民一日不安” 。

  可见只要有这个毛某人的存在,后金就不可能和袁崇焕和谈,而袁又无法节制毛文龙,就算老袁动用自己右都察御史的权力打小报告,告毛文龙的黑状皇帝估计也不会鸟他。所以只好搏一把,先把毛文龙砍掉,然后再上报,赌明朝武将地位地下,赌毛文龙得罪了太多文官没人帮他说话,赌毛文龙被杀后皇帝只能倚重他袁崇焕…… 赌,他还有一线生机。不赌,他五年平不了辽东就是欺君死罪。所以他赌了……

  举报 回复 收藏 125楼

  汉朝时期不许三人相聚饮酒

  xianzhen

  儒教宗法一体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奴役停滞机制

  早在汉代,《汉律》就规定,三人以上,无故聚集饮酒,罚金四两。特别是城市,更是一体化结构强控制的中心,

  不许三个人一起喝酒,这样的规定,连满清时代都没有过,汉朝是异族的征服无疑了!这是整个世界都没有过的暴政。

  商朝时期,商人地位很高,到了周朝虽然下降,但是因为商朝大量遗民......

  很可怕

  关于袁崇焕的无耻嘴脸

  1)关于“优秀统帅之说”

  徐石麒于弘光年间(1645年明南京福王称帝后的政权)所上的反对与清议和奏疏中,概述了袁崇焕作为军事统帅时的事迹。

  他说袁崇焕是“阳主战”、“阴主款”,并且以杀边帅毛文龙为向敌人示好之信,而崇祯不同意议和,所以袁崇焕便邀后金军进攻,以胁迫崇祯议和。袁崇焕在蓟门先款待敌人,后来后金军半夜潜越入关,袁崇焕并不堵截,而是尾随殿后,所以崇祯才杀了袁崇焕。

  “袁崇焕遣喇嘛僧吊老酋,因以款议未成,而崇焕去位。迨先帝初立,意在灭奴,召崇焕授兵柄。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也,甚至杀东江毛文龙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许,遂嗾奴阑入胁款,仍戒以弗得过蓟门一步,崇焕先顿甲以待。是夕敌至,牛酒犒劳。夜未央,敌忽渝盟,骑突薄城下,崇焕师反殿其后。先帝于是逮崇焕诛之,而款议再败。”

  认为杀毛文龙以示好后金的说法在《石匮书后集》中也有提及。

  “督师袁崇焕事,适当女直主(努尔哈赤)病死,崇焕差番僧喇嘛镏南木座往吊,谋以岁币议和。女直许之,乃曰:“无以为信,其函毛文龙首来。”

  而说后金军入寇乃袁崇焕召来的还有《崇祯实录》。

  “丁酉孙承宗入朝,袁崇焕抵左安门。时戒严,报不即入;漏下,始驰奏簿城下,都人竞谓崇焕召”

  2)关于“自毁长城之说”

  阎崇年说崇祯杀了袁崇焕是自毁长城,不过计六奇所著的《明季北略》中却说,袁崇焕杀边帅毛文龙之举,才是如秦桧杀岳飞一样的自毁坏长城。

  “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

  类似的记录也出现在谈迁的《国榷》当中,谈迁评价说,袁崇焕杀边帅毛文龙无异于自杀,怎能不败?

  “袁氏便宜从事,天下闻之,诧为奇举,居亡何而郊原暴骨者如莽。袁氏身膺不道之罚,则杀岛帅适所以自杀也。才非周公,使骄且吝,又中建虏之诱,杀其所忌,能毋败乎!”

  3)关于“浩然正气之说”

  阎崇年说袁崇焕具备“浩然正气”,是所谓“正大刚直、合乎道义、充满天地、超越时空之气”,可是有史料显示,袁崇焕对奸佞魏忠贤阿谀奉承、极尽谄媚。

  辽东巡抚袁崇焕疏称:“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无容职赘,至其身任辽事,誓□恢复,枭灭逆虏……浞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

  另外,袁崇焕还伙同阉党分子一起为魏忠贤修建生祠。

  “蓟辽总督阎鸣泰、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请于宁前建祠,赐名懋德”

  自古“正”、“邪”势不两立,具备“浩然正气”的袁崇焕,怎么会与阉党分子一起,对奸臣魏忠贤阿谀奉承,并以修生祠的形式进行巴结呢?

  4)关于“大智大勇之说”

  袁崇焕在当统帅期间的作为,被明末历史学家谈迁评价为“奇举”、“不道”、“自杀”……还评价他“才非周公,使骄且吝”,并没有大才,而他中了后金的诡计,更谈不上大智。

  “袁氏便宜从事,天下闻之,诧为奇举,居亡何而郊原暴骨者如莽。袁氏身膺不道之罚,则杀岛帅适所以自杀也。才非周公,使骄且吝,又中建虏之诱,杀其所忌,能毋败乎!”

  另外,“宁锦大战”中袁崇焕自己都在奏折里承认,他在跟皇太极的谋略较量中,完全陷于被动。他欲联蒙古,后金就攻打蒙古;他希望朝鲜作为牵制,后金就迫使朝鲜议和;他想要耍点儿手段,争取一些时间把“三城”修好,后金就来搞破坏。每一招都非常狠毒,而且占尽先机,如今锦州若失守,那下一个被围困的就是宁远,宁远以后就是关门……虽然他这样说是为了让天启认识势态的严重性,但其实也是一种自我暴露。

  从当时的战略层面来看,皇太极可谓占尽先机,这本身就说明袁崇焕在与其的较量中完全处于下风,他落得这样的结局何谈有“大智”?

  巡抚辽东袁崇焕奏:“奴子妄心骄气,何所不逞。我欲合西虏而厚其与,彼即攻西虏而伐我之交。我藉鲜为牵,彼即攻鲜而空我之据。我藉款愚之乘间,亟修凌锦中左以扼其咽,彼则分犯鲜之兵而挠我之筑。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若锦失,奴又必以困锦之兵困宁,与中右一路乘胜而下即及关门……”

  说到“大勇”,后金一包围锦州,袁崇焕马上就怯战,不敢援救锦州,在奏章中袁崇焕提出“责之赴战力所未能”,所以他“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远救”,他这样的说辞即是说他援救不了锦州。

  “甲申辽东巡抚袁崇焕题:奴围锦州甚严,关外精兵尽在前锋,今为贼拦断两处,夷以累胜之势,而我积弱之余,十年以来站立不定者今仅能办一守字。责之赴战力所未能,且宁远四城为山海藩篱,若宁远不固则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故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远救……”

  这样的说辞被后来称为“暮气难鼓”,就是没有勇气和胆略,试问,这样的人何谈“大勇”?

  5)关于“岳飞、于谦之说”

  岳飞、于谦都是以拒不议和著称的忠臣良将,岳飞甘愿赴死也决不支持议和,于谦更在皇帝都被俘虏的情况下依然整军力战,决不妥协求和。而在《满文老档》收录的袁崇焕书信中,他却自称与皇太极同心议和,天地可鉴,也就是所谓:“天之心即汗之心,亦即我之心也。汗若诚心,我岂可弄虚;汗若实心,我岂可作假。”

  “今奉帝命巡边调兵之兵部尚书袁复汗陛下,遣来使观□复书二函还。今观赵登科复来之信,始如汗顺造福之善心。所谓人言足信,军机大事,外人何以得知者,唯汗扪心自问,乃以副天心耳!天之心即汗之心,亦即我之心也。汗若诚心,我岂可弄虚;汗若实心,我岂可作假。

  另外,在《崇祯长编》的记载中还显示,袁崇焕与后金之间的议和,不仅是私下议和,而且遭到了兵部尚书王洽、内阁首辅钱龙锡的反对:

  “主欵一事则崇焕频以书商之洽与龙锡,而洽与龙锡未尝许之也”

  可是袁崇焕却一意孤行,堪称“议和先锋”,他如此的作为岂能和岳飞、于谦比肩?

  6)关于“中国脊梁之说”

  在了解了与前“五说”相矛盾的内容以后,我等草根自然会有疑问。试想,如果袁崇焕的下列指控属实,那他如何能称得上是“中国脊梁”?

  一个在军事谋略上“阳主战”、“阴主款”,纵敌入境胁迫君主媾和之人;

  一个跟秦桧杀岳飞一样自毁长城之人;

  一个伙同阉党分子巴结奸佞魏忠贤之人;

  一个中了敌人诡计自取灭亡之人;

  一个自称和敌人同心同德而背主议和之人;

标签: 宁远之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