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情]雨季不再来——听张雨生的《两伊战争》与《口是心非》

爱百科 39 0

最近在听的两张专辑,是张雨生的《两伊战争》和《口是心非》。

   (一)

   《两伊战争》发售的年代已经记不清了。收录的也大多是一些生僻的歌。在雨生生平的记录中,我甚至找不到这张CD的名字。然而就是这样一张籍籍无名的作品,却是我最宝贵的收藏。

   第一次听这张专辑,印象最深的要数《The indian summer night》:“你是我灵魂中,最珍贵的收获,从来不曾怀疑过。”雨生难得有这样深情舒缓的演绎。那时候的我初到长沙,临睡前用大录音机播放这首歌给室友们听,暗夜里,他的声音坚定温柔:“当你说永不离开我,黑夜不再空白。”一室的女生都为之唏嘘不已,那是我们年少时最初的憧憬呵。

   《后窗》亦是印象深刻的作品。初初听到它的时候,几乎令我骇然失笑。这活脱脱的便是一部现代版《登徒子好色赋》。在这首歌里,他描画一位临窗梳妆的少妇:“拈起唇膏怔怔望,胭脂沾惹双鬓生香”,而他立在窗外“愈看我愈觉痴傻,愈看我愈形癫狂,学飞蛾扑向火光”。我在心里暗暗揣想那一幅画面,忍不住跌足叹息,只觉雨生斯文扫地。

   后来转念一想,一个人倘若对生活和生命怀有炽烈的热情,那么对于美的领略必然也异乎寻常地敏锐。雨生的“好色”,在于他活泼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力。更为可贵的是,他对大自然的造物包括人都怀有一份莫名的感激和投入。相对于港台的那些滥情歌而言,雨生的作品清新纯净,已经达到了诗经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高度。“我想化身作一只青鸟,此生愿为她囚禁笼牢。”很多年后,当我为着一些美丽的事物深深震撼的时候,总会想起他写在《后窗》里的句子。

   毕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陷身于绝望不能自拔。于是重新开始听这张CD。而这一次,是《未知》给了我神奇的力量。

   这首歌大气磅礴如史诗前奏,甚至可以让人感觉金戈铁马般的兵气。象大漠残阳,万里黄沙,象巨浪击打着礁石,象苍灰的天空中有云朵急速地掠过。“让未知孵化我不渝的信仰,坚持在浩瀚人生巨流里前航。”某一天深夜听到它,我竟怎么也抑制不住地从床上坐起来,立誓从此要发愤苦读。古人闻鸡起舞,而雨生的音乐,便给人这样石破天惊的震动。

   (二)

   《口是心非》是雨生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当年的长沙,街头巷尾,到处张贴的都是它的巨幅海报。墨绿色的背景上,雨生一袭黑色长衫,染成金黄的发,低首敛眉,如古中国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是难得的肃然的神情。封面下方还携有一小段词:口是心非,深情的承诺,都随西风飘渺远走。如今已成绝唱。

   在这张专辑里,除了主打歌《口是心非》是我的最爱之外,我还尤为偏爱那首《玫瑰的名字》。看过法国童话《小王子》的人,都会无一例外地爱上那个金发的王子,爱他纯净的心灵和不渝的梦想。在这首歌里,雨生将自己暗喻为小王子,用深情的笔触呵护那朵玫瑰:“我只能用最奢侈的玻璃,为你筑起不惧风雨的天地”,那一瞬间,可令天下百花失色。

   《爱情的图案》亦是难得一见的作品。如铅华洗尽,重新嗅到草木的芬芳。“最美丽的季节里,我们初相遇”,让人想起席慕蓉诗里所说的“桐花初放,繁星满天”,便是这般明净清澈。

   《Cappuccino》是一道咖啡的名字。白瓷的杯里,浮着层层碎玉般的牛奶泡沫,浮着浓郁的肉桂和新鲜的切片柠檬,温婉雅致。他用来比拟一位女子,以柔软的胸怀,包容所有的愚昧和眼泪。

   在《口是心非》这张专辑中,雨生的音乐风格愈加丰富和多元化。他的创作已经步入了世界音乐的范畴。在九五年的台湾,如此成就,也算得上是雨生事业中的又一个高峰吧。只是谁也料不到,竟是这样的英年早逝。

   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他轻盈的手指在洁白的琴键上掠过,音符象潮水从四面八方缓缓围上来,又似涟漪在湖面层层荡开,一圈又一圈,久久不能散去。

  2003、11

标签: 两伊战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