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人物漫谈》之八:吴用也有无用时

爱百科 39 0

《水浒人物漫谈》之八:吴用也有无用时

   灿烂海滩

  吴用,乃郓城县东溪村一乡学教师,《水浒传》中有首《临江仙》词,专赞他的好处:“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心。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名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这首《临江仙》虽有点夸大其词,有吹捧之嫌,但称其为“智多星”还是比较恰当的,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数他计略最多,智商最高。自智取生辰纲开始,到宋江墓前自缢身亡为止,前前后后用计高达六十二次,对梁山事业的初创、发展、壮大,对招安后历次战斗的取胜,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坐第三把交椅,任梁山的首席军师,是当之无愧的。

  吴用,毕竟不是神,神还有犯错的时候,何况他还是人,是人就没有不犯错误的。比如为救在江州吟反诗下死囚牢的宋江,他也是煞费苦心的。宋江被捕之后,在黄文炳的建议下,江州的蔡九知府便写了家书给父亲蔡京报喜请功,为争取时间,决定派神行太保戴宗,作神行大法直奔东京。从江州到东京开封,直接北上即可,也不知道是戴宗认不得路,还是《水浒传》作者的地理知识缺乏,却让戴宗过长江、穿湖北、入河南,又转向东北方,绕到了水泊梁山脚下去了。戴宗是为蔡九知府送家信的,又不是专程到梁山报信的,何必经过梁山呢?作者只考虑到让这封家书落入梁山人之手,却没有仔细设计这条路线的正确与否,这显然是一错误。这错误不点出,觉得可惜,故添上几笔,无非是作一趣事写入文中,以娱读者。

  这家书马上被朱贵,连戴宗一起送上了梁山。吴用一见蔡九知府家书便计上心来,决定写一封假文书。这假文书谁来写呢?梁山之上没有这等人材,吴用马上想到圣手书生肖让“会写诸家字体”,还“知他写得蔡京笔迹”。于是请戴宗带上五十两银子送去,“请”他到泰安州岳庙写碑文,又烦戴宗带上五十两银子去“请”刻得好图书玉石印记的玉臂匠金大坚。戴宗是依计而行,一切顺顺当当地完成了,肖让、金大坚的家属宝眷也“请”上了山,二人也无后顾之忧,可安心落草,按吴用的要求,假家书写好后,图章也盖上了,戴宗带着这假家书也回江州去了。这里,我又要写上几句题外话,来说说戴宗。这戴宗也不是省油的灯,在江州牢城当院长就没少黑囚犯的钱财,大概是黑惯了,不黑不行。作者安排他多走了不少冤枉路,他也没吃亏,还赚大了。吴用“烦请戴宗打扮作太保模样,将了一二百两银子,拴上了甲马,便下山的”,吩咐他是给肖让、金大坚各五十两银子,戴宗照办了,多下来的银子不就落入戴宗腰包了吗?戴宗连句多谢也没说就回江州了。正是因吴用无用,在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上,盖上了玉筋篆文的“翰林蔡京”讳字印章,不但没救出宋江,反把戴宗也赔进了死牢。

  还有攻打杭州城时,宋江只知杭州城是由方腊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把守,手下四个元帅有二十四员大将,七万余军马,但对敌军的实力估计不足。首次交锋虽小胜,但第二次交战,金枪手徐宁便被毒箭射中身亡,郝思文被俘,让敌人杀了,并把头颅用竹竿挑起示众。张顺想潜入城中,放火为号,里应外合攻城,也都因为对敌人的防御系统不了解,冒险行动,白白丧了性命。且不说卢俊义那边战斗中还有周通、张清、董平、雷横、龚旺几位兄弟阵亡。与卢俊义会合中,又有索超、邓飞牺牲。面对这么多兄弟一个个离开,吴用也无计可施,显得特别无能,好不容易使了个佯输诈败,请敌离城强攻之计,结果杭州城不但没拿下,反让梁山元老之一的赤发鬼刘唐惨死在城门闸门之下。吴用最后不得不承认“此非良法,这计不成,倒送了一个兄弟,且教各门退军,另作道理”。真是有点江郎才尽之感。

  吴用的得意之作,可以说就是“智取生辰纲”了。仔细分析一下,也不见得高明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智取之前,吴用就说过:“我已经安排定了圈套,只看他来的光景 ,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我有一条计策,不知中你们意否?如此如此。”晁盖听了大喜,颠着脚道:“好妙计,不枉了称你做智多星,果然赛过诸葛亮,好计策!”这个好计策无非就是后面用到的智取生辰纲了。晁盖既然是颠着脚叫大喜,这计策当然好得不得了,无懈可击。事实是否如此呢?非也。

  可以这么说,智取这条计策,可击之处太多,漏洞百出,细节的考虑太不周全。比如说地点的选择就是个问题,黄泥岗就在县城以东十来里,这么大笔财富,在离城如此近的地方,又是本县人在本县范围内作案,不是找麻烦吗?再说杨志押送生辰纲,还要途经那么多山,只要在外县劫,劫了逃回郓城县,麻烦也就没那么大;二是人员的选择上也有问题,劫夺生辰纲的总共八人,除公孙胜、刘唐外,其余的都是当地人,晁盖更是闻名,为压取镇鬼的青石宝塔而被天下英雄所知,在郓城县当地就更不用说了。吴用是个乡学教师,教学多年,学生无数,家长认识的也不少,多少也算个名人,你不认识人家,人家却认识你,这两个亲自上阵去抢劫,不是找死?三是在安乐村王家客店住店登记时问题更大,当负责填写住客登记簿的何清问:“客人高姓”?是吴用抢着回答:“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人家只问你姓什么?并没有问你是做什么买卖的,吴用说这么多废话,这不是不打自招了吗?生辰纲事发后,沸沸扬扬地传说是“一伙贩枣子的客人,把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纲去”,晁盖明明姓晁,非要说姓李,又正是个贩枣子的,推着七辆江州的车儿,事情就这么巧,给联系上了,何清不就是把这一系列巧合的事连在一起,告诉了其兄何涛,何涛不就很快破案了?!还有错用了白日鼠白胜,白胜就住在安乐村,晁盖等人又偏偏选中住在安乐村。吴用智取生辰纲时,又是请他挑了担酒,在黄泥岗上下蒙汗药的,挑的明明是酒,见人问,说是醋,酒是香的,醋是酸的,一闻便知,这也去骗人,这案子还有不破之理?

  劫取生辰纲前,吴用一再强调,人多做不得,晁盖家的庄客一个也不能用,选择黄泥岗这偏僻的去处,也是认为越秘密越好。可是正因为吴用无用,只考虑大方针,忽视了小细节,也正是这些小细节的漏洞,使得劫取生辰纲很快就案发,白胜被捕,晁盖、吴用等逃之夭夭,最后无处可藏,只好上梁山。生辰纲虽劫到了手,案子也破了,这算哪门子妙计?如生辰纲劫了,又无人知道,案子永远破不了,那才叫高明!

  有些朋友问我,生辰纲为什么一定要智取呢?力取也完全可以取到。他们认为,劫取生辰纲的这八个人,除吴用、白胜外(其实他俩也有些武功),其余六人个个武艺高强,晁盖、刘唐更是了得。而杨志一方,人虽多,有十来个,都管、虞侯,饭桶三个,吴用、白胜完全可以搞定。十来个军健也不是对手,杨志虽有本事,那也敌不过晁盖、刘唐、三阮等人,力取完全同样可得手。这个看法也是有理的,不能说不对。但从文艺作品的欣赏角度看,力取就没智取更有戏剧性,更精彩绝伦了。

  劫取生辰纲事败露后,晁盖、吴用等唯一的选择就是上梁山避避。王伦的嫉能妒贤,在江湖上早已传开,吴用说三阮撞筹时,阮小二就对吴用说过:“先生,你不知,我弟兄们几遍商量,要去入伙。听的那白衣秀才王伦的手下人都说过,他心地窄狭,安不得人。前番那个东京林冲上山,殴尽他的气,王伦那厮不肯胡乱着人,因此我弟兄们看了这般样,一齐都心懒了。”阮小七、阮小五也接着说出王伦妒贤,不接纳人,吴用听了不会当耳边风吧?生辰纲事发,宋江向晁盖通风报信,又是吴用首先提出上梁山入伙。当时晁盖就提醒他:“只恐怕他们不肯收留我们。”晁盖怕他们不收留的理由,虽未明说,实际上指的也是王伦嫉贤妒能之事。此时吴用还说:“我等有的是金银,送献此与他,便入了伙。”吴用这话一说,说明他对王伦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他对王伦的不收留他们一事,更无良策,而且又把问题看的过于简单了。

  梁山水泊边,吴用又与追杀而来的官兵大杀了一场,闹了这么大的动静,上梁山,王伦敢不敢收就摆在眼前了。这么个大问题,吴用此时还未考虑,迟钝的很。他只是在王伦的接风宴上察颜观色,才看出端倪,定下了火拼之计,让梁山上的旧头领自相残杀,以坐收渔利。这里虽然有吴用聪明之处,但也有点缺陷,做得太损了点。聪明之处在于他通过宴上的交谈及人们的表情,看出问题,定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缺陷之处是他借刀杀人,做了婊子,又立了牌坊。王伦拒好汉于山门之外,想独霸梁山的臭名早在江湖上风传,再说王伦、宋万、杜迁、朱贵等本事又不济,而且杜迁等三人对王伦的作为也有反感,何必要让林冲去火拼呢?就凭晁盖等一班人用武力逼迫,王伦也只得乖乖的让位,再说王伦虽有错,也错不该杀,这火拼一计,也正说明吴用也有无用时。

标签: 玉臂匠金大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