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廓海初探红楼

爱百科 66 0

寥廓海初探红楼

还是少年的时候,就曾读过《红楼梦》,但只是读了很少一点就读不下去了,感觉里面的情情爱爱是我所不适应的,一放几十年。

近来,我在研究家谱时无意中发现《红楼梦》里面的人物可能与家族中先辈有所联系,所以就抽空写了一些文章,现陆续发表在这里,以供大家读阅,看有无可取之处。

第55回:

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

这是说老太妃病了,皇帝和皇后因为“孝治天下”,所以要给她老人家祈福,诚心诚意地祈福。

不光自己祈福,宫里人都得照做!

王公大臣们也要跟着学。

贾府这样的勋贵之家也停止了一切娱乐活动。

这突出老太妃很重要,地位之高来,也反映出她老人家病很重。

第58回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

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

这绝对是国丧的标准。

  看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给正宫马皇后的丧仪都定了哪些规矩?大概有“十六条”。《明会典》的记载如下——

  3、文官一品至三品、武官一品至五品命妇,于闻丧之次日清晨,素服至乾清宫,具丧服入临行礼,不许用金、珠、银、翠首饰及施脂粉。丧服用麻布盖头、麻布衫、麻布长裙、麻布鞋。

  8、自闻讣日为始,在京禁屠宰四十九日,在外三日。停音乐祭祀百日,停嫁娶官一百日、军民一月。

明朝和清朝制定的丧仪标准都比较细,,但就同类项来说,老太妃的丧仪在京城里的都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是按照规定来的,这个规定是定例。多大规格看文中“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

三者对比,老太妃的丧仪规格已经超越

明朝开国皇后、清朝皇帝的待遇。

这老太妃绝对是个大大的人物啊!!

清宫丧仪与禁忌

(2)禁忌

  清制,皇帝大丧,宫中及在京诸王均须守制(即居丧守孝制度)27个月。在此期间,对守制者有种种限制与禁忌。如不得悬挂门符,不得张灯结彩,不得婚嫁,不得同房生育,不得作乐,不得欢宴及男不衣红、女不簪花等等。总之要停止一切喜庆活动。皇帝大丧又是国丧,在京文武百官及军民,27日内须摘冠缨、穿素服,每日至大行(死)皇帝牌位前朝夕哭临两次。

官员百日内不得作乐、嫁娶;军民百日内不得作乐,49日内不得屠宰,1月内不得嫁娶,……

纵观明清两代,有资格丧仪达到正牌皇后待遇的,且在正史中有记载的老妃子恐怕寥寥无几。

查阅史料许久,予最终有了发现。

因为,她的儿子在中国历朝历代皇帝皇帝中绝对是个“奇葩”。也只有他才能做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红楼梦中的老太妃原型就是明朝嘉靖皇帝的母亲——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蒋皇后。

这老太太可不简单。

年轻时守寡,做为王爷的老公早死,与儿子相依为命。

好不容易天上掉下一个大大的馅饼,还正砸在头上——让他儿子过来当皇帝!!

但一听,怎么?让我儿子当别人家的儿子?我不同意!!

大闹了一场。群臣与正牌皇太后最终妥协。

老太太年轻时自己就有很强个性!所以教育出奇葩的儿子也有很强的个性就不足为奇了。

这位老太妃还是一位作家,有大学问!

能写出让《女训》让大明朝的女人照着学习的母亲,自己的孩子当然首当其冲的要“孝”。

纵观各朝各代,统治阶级大都将“孝”文化做为统治老百姓的工具。但就文中看,这个“孝”就有点过头了,偏执。

这就是“本朝以孝治天下”的由来。也是断定明朝时代背景的重要原因之一。

理由二:

《红楼梦》有一个细节,贾母等人入宫随祭是“末正”(下午2--3点)方回,一天入宫一次。

清宫的丧仪,“皇帝大丧又是国丧,在京文武百官及军民,27日内须摘冠缨、穿素服,每日至大行(四)皇帝牌位前朝夕哭临两次。”

都是国丧,礼部要求当然是非常严格,不能有一丝纰漏,错了恐怕是要受到责罚甚至于重罚的。

从要求诰命夫人进宫的次数这个小小的细节,可不可以推论故事背景是明代发生的?

细节决定成败!

理由三:

贾敬去世,贾珍告假:

且说贾珍闻了此信,即忙告假,并贾蓉是有职之员。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不敢自专,具本请旨。原来天子极是仁孝过天的,且更隆重功臣之裔……

“天子极是仁孝过天的”

嘉靖帝在对待父母问题上的确是“仁孝过天”在此不做过多表述。

“且更隆重功臣之裔”

嘉靖帝的重臣郭勋组织编写了一本今称之为《大明英烈传》的书,书里描述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带领开国功臣们艰苦创业的故事。嘉靖皇帝很受感动,认为不能淡薄了功臣之后,所以就寻找开国功臣的后代予以封赏:

嘉靖中(十一年四月),今皇上以开国元勋子孙宜与国同休,诏封常之后玄成怀远侯,李之后沂临淮侯,邓之后继坤定远侯,汤之后贤灵壁侯。而诚意孙瑜,亦仍伯爵。甚盛举也。

——徐襄阳西园杂记

这仍然与《红楼梦》文中呼应。

理由四:

2.老太妃的陵寝位于孝慈县,而蒋太后谥号“慈孝贞顺仁敬诚安天诞圣献皇后”。

百度百科:

孝慈的意思是指对上孝敬,对下慈爱。孝敬父母、慈爱子女、亲善兄弟姊妹,这不仅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

朱元璋的正牌皇后——马皇后死后就被尊称“孝慈高皇后”。马皇后品性很受朱元璋的敬重,朱元璋对其感情很深,她死后明太祖后宫再无皇后。

”也

中我们中华民族道德模范“舜帝”

闻名于世的高贵品德。

蒋太后的谥号“慈孝贞顺仁敬诚安天诞圣献皇后”,是嘉靖感觉无已表达对其母的爱戴和怀念,起了一个和“开国皇后”几乎一样的尊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孝慈县,

慈孝

贞顺仁敬诚安天诞圣献皇后,“慈孝”,“孝慈”

不就是一个意思嘛,就是位置颠倒了一

已。

理由五:

再就是“国孝”,全国都得为她老人家祭奠,并且有司还列出条条框框,大家都得遵守。

大观园里的诰命夫人们每天都得进皇宫随祭,包括地位非常高得贾母(后文有交代),然后她还得花费一个多月时间给老太妃送葬。

老太妃身份绝对不简单吧!

理由六:

大偏殿。按说老太妃停灵照国葬标准怎么得在“圣母殿”之类的高大上,但著者却又用了“春秋笔法”——“大偏殿”(某人曰,非是大偏殿,恐怕是“大正殿”矣,如人皆认其偏,恐让著者带汝沟里)。

实际上,蒋太后棺椁是停放在慈宁宫!自嘉靖朝到清朝几百年为止都是最显赫的宫殿!

康熙大帝的祖母孝庄老太后也是死在慈宁宫,与蒋太后可有一比!

有意思吧?!

慈宁宫是明朝嘉靖皇帝为其母蒋太后所建。历时两年建成,可惜蒋太后住了没几个月就去世了。此后这里便成了太后宫,明朝后期几位太后、太妃曾住于此。

  李燮平(古建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告诉记者,到了清代,慈宁宫出现了一幕有趣的景象,成了太后不敢住的太后宫。原来,清代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孝庄皇太后曾在慈宁宫居住至去世。此后的太后、太妃们都觉得自己的身份有点“压”不住这座令人敬畏的太后宫

这里的“大偏宫”有点暗喻,恐怕是说这个国葬标准有点高,远超按照正常的太后丧仪标准,超规格了(著者恐怕有点嘲讽意味)。

还有也与嘉靖、蒋太后母子凭空捡了一个的“皇帝宝座”,和大明最高标准的“皇太后宝座”,“卸磨杀驴”,嘉靖皇帝刻薄寡恩、单方面偏执的对其父母过分的“孝”有关系。

(蒋太后的老公是个外放的番王,没有做过皇帝,她也只是个番王的夫人,没有做过一天的皇后。但她凭借着“母凭子贵”,以绝对实力力压正牌的张太后。

而张皇后和朝廷的一些大臣是选择、扶持嘉靖的恩人,但嘉靖对他们在登上皇位之初还算礼遇有加,在成年掌握了大权之后就对这些“恩人”“弃之如履”,秋后算账,如文官领袖首辅杨廷和被削官为民,忧郁而死;武将领袖翊国公郭勋被捕入狱,凄惨而死;最后连正牌的皇太后——张太后也在冷漠中而死,其娘家两兄弟也家破人亡……

(看来著者对皇家并不感冒,并不是绝对的保皇派)

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在大内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入先陵,地名曰孝

慈县。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某曰:此处恐怕是指按当时的正常速度,不是运送棺椁的速度),如今

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

月光景。

理由七:

3.红楼梦中提到“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故得一月光景”。

按照著者的“春秋笔法”,我们不妨按照“”往来二十之功”,“故得二月光景”看看。

(某人再曰:不要把《红楼梦》当做正宗的历史书来读,“春秋笔法”可不是正经八百的写法,说一可不一定是一(也有例外,以后再叙),

‘真亦假处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特别是时间的表述)

文载:

1538年(嘉靖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其母章圣蒋太后去世后,他决定将圣母梓宫南诣,与父陵合葬,并决定躬至显陵,亲临调度。

显陵位于湖广布政司安陆州,从嘉靖十八年二月二十六开始出发,三月十二日到达承天府兴王旧坻,三月二十四日离开家乡,再返回京城来回大约总共正好两个月左右。

这与推测的所需时间相符。

嘉靖的大队人马走了十天,从北京故宫到湖北钟祥的陵寝高德地图显示大约2300里,每天大约130里(不过跟红军当年一昼夜走了240里还是有差距啊)。

看来嘉靖爷是个急性子,人多马快,路桥早已耗巨资和人力物力修好,中途并不停留,只是一门心赶路,性情中人啊!

嘉靖归来:四月“壬子五更,出候驾,居守来迎如仪,自宣武门入,过大明门,旭日东升,而车驾还官矣”。

“是行也,往返凡六十曰,驿路五千四百余里云”。

从故宫到清东陵250里,到清西陵300里,照嘉靖的速度很快就到了。这与书中不符啊,所以这大清朝的老太妃就跟贾府扯不上关系了。

红楼梦中一直推崇“本朝以孝治天下”,可以说“孝”贯穿了嘉靖朝,从刚进北京城开始,到为其父母加封谥号为止尤为突出。

为了不做别人家的名义上儿子,宁愿不做皇帝,为了父母的封号可以“血溅左顺门”。

大家可以参看一下嘉靖对他父亲的“孝”,母亲的“孝”的描述,就会明白这个“孝”可不是光凭口说说,而是真刀实枪的干出来的。

以孝治国,名不虚传!

单纯论“孝”,从孔子提出“百善孝为先”开始,恐怕各朝各代为了稳定社会秩序,统治阶级都提倡“孝”,这也是孔孟思想受到尊崇的原因。

但唯有嘉靖一朝更为突出,“以孝治天下”,不仅仅身体力行地学,还要大张旗鼓地干,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与群臣为敌,与天下人为敌。

这个谁能做出来??

仁”、“孝”是汉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孔孟思想传承数千年,汉族人收益最多,最大(当然也受害最深)。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说满清开国时单方面对汉人的屠杀,就说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的政治地位就是它远远不及明朝的。

窃以为,《红楼梦》的作者应该是明人,最多算是明末清初的遗老遗少。

标签: 明朝十六帝个个是奇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