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宦之争是指东汉中后期约持续百年的外戚与宦官之间的争斗。在东汉后期的戚宦纷争中,外戚利用皇帝幼弱,得以专擅朝政,宦官也力图拥立幼主,以便自己的操纵。总之,双方都力图挟持皇帝,排除异己,由于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乱政,最终葬送了东汉王朝。
历史背景
东汉中期,众多皇帝昏庸不堪,沉迷玩乐,结果使皇后逐渐把持政权。且从和帝开始,所有君主皆年幼继位,使得太后可以利用;垂帘听政”的方法来控制政权,太后提拔其亲戚,结果外戚掌握了政权。皇帝成长后,太后交回政权,皇帝由于不满外戚专政,则与宦官合谋对付外戚,成功后结果宦官得势,皇帝身亡后,继位者又是年幼的皇帝,另外一太后又;垂帘听政”,结果恶性循环如此不断持续。
东汉自汉章帝以后,戚宦之争未尝稍息。汉和帝十岁即位,太后兄窦宪为侍中,出宣诏命,掌握政权。皇帝与朝臣隔绝,只能依靠宦官。永元四年(92年),和帝用宦官郑众所掌握的禁军,消灭窦氏势力,宦官从此干政弄权。
汉安帝初政,太后兄弟邓骘等掌权。待邓太后死,安帝与宦官李闰、江京等合谋消灭邓氏势力,形成皇后阎氏兄弟阎显等与宦官共同专政局面。延光四年(125年)安帝死,阎皇后因太子刘保非亲生,废为济阴王,将他囚禁在德阳殿下,并与阎显定策立章帝曾孙北乡侯刘懿为帝,她遂临朝称制。懿当年即亡故,人心浮动,中常侍孙程与其他宦官十八人,拥济阴王为帝,是为汉顺帝。
后孙程等又杀了阎显。顺帝时孙程等十九人皆得封侯,宦官势力大增。顺帝同时也重用外戚,拜梁皇后之父梁商、商子梁冀先后为大将军。冀跋扈专权,在顺帝去世后,连续立、质、桓三帝。延熹二年(159年),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合谋消灭梁氏势力,从此宦官独揽政权。自和帝以来,宦官与外戚交互倾轧,更番弄权。
起因分析
历史学者认为戚宦之争的起因有以下几种:
(一)西汉皇后吕雉,结果造成后来吕氏专政的局势。到汉武帝时,设大司马大将军一职,规定必须由外戚担任,加重了外戚的权势。
在西汉,权势高的外戚有汉高祖时期的吕氏武帝及昭帝时的霍氏宣帝时的史氏及许氏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时的王氏、傅氏、丁氏。
(二)东汉的汉光武帝削弱三公之政军权力:汉光武帝因惧丞相权力过大会篡位,是以削弱三公之权力,结果使得常担任内朝官职的外戚或宦官没有了三公的制衡。
处理方式
公元25年,在绿林农民起义下,王莽政权被农民推翻。参加过绿林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东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近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废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到公元一世纪中叶,经过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三代皇帝的治理,东汉王朝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汉朝的强盛,这一时期被后人称之为;光武中兴”。
公元89年,汉章帝薨,由年仅十岁的和帝刘肇即位,年号永元。因和帝年幼,统治权利完全落于章帝皇后窦氏与其兄窦宪之手。窦氏的专权引起了上下官吏的不满,和帝于公元92年与宦官郑众等人合力诛灭窦氏,郑众因功封侯。
自此,宦官越来越甚地参与东汉的政治统治,加之自和帝刘肇以来历代汉帝都宠信宦官,及至桓帝(公元132~167年在位)、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年间,宦官的权利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形成东汉王朝后期的宦官与外戚专权的格局。
公元189年,灵帝驾崩,何太后临朝。当时皇宫内宦官专权,凉州董卓率兵入洛阳,废皇子刘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事实上献帝即位后并无任何权利,董卓独揽大权,残暴专横,使得各地官吏纷纷举兵反抗,逐步形成了诸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王朝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
之后,献帝又为曹操控制;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东汉王朝宣布灭亡,继之而来的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长期分裂的时期——三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