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3世纪时期,蒙古族在各地区分散,当时他们在周围各国势力的眼中并不是很起眼。直到后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蒙古帝国之后,一切就开始发生变化了。蒙古帝国的军队不断对外扩张,纵横欧亚。在领土达到最大的时候,他们的领土甚至到达非洲北部,达到了欧洲多瑙个沿岸。整个征服过程中,西征是蒙古帝国的重要路线。
从1217年到1258年,前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蒙古军队曾发动三次西征。带来的效果很明显,帝国的疆域延伸至里海以西咸海以北,远至伏尔加河流域、两河流域。
昔日这些土地上的国家被击败。蒙古帝国占领了这里,并建立起四大汗国。而在三次西征中,蒙古帝国一共经历了三位军事统帅。
第一任蒙古帝国的西征统帅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似乎天生为战争而生。虽然没有读过兵书,他却比任何人更懂得作战。
自西征的过程中,成吉思汗确立了;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的战略。在这个战略的指引下,蒙古帝国的军队,并非只是单纯的军事战争,而是迫使对方上层统治阶层投降。
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的主要对手,便是花剌子模。花剌子模曾是中亚地区非常强大的国家,它控制着中国与西域贸易的重要通道,曾将丝绸之路上巨额财富,揽入怀中。
他们与蒙古帝国的交恶,也是源于贸易摩擦。花剌子模不仅劫掠蒙古帝国的商品物资,还公开杀害并羞辱了蒙古帝国的使臣,导致两国关系破裂。
成吉思汗决意出兵进攻花剌子模。当时蒙古帝国已经征服西辽,开通连接西域的通道,跟花剌子模有直接的领土接触。成吉思汗挥动大军,攻打花剌子模。蒙古帝国军队采用的作战策略,极为务实。
他们一方面利用自己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一面根据花剌子模分点驻防的特征,采用迂回作战和突袭的方式,不断消耗花剌子模的力量。从1219年开始,仅5年时间,成吉思汗便率军消灭了这个昔日的中亚强国。
在击败花剌子模,完成第一次西征后的第二年,成吉思汗回到蒙古草原。但回到草原后,成吉思汗并非要卸甲休息,而是要为木华黎报仇。木华黎追随成吉思汗四十多年,成吉思汗西征时,木华黎为蒙古帝国征讨金国。
但是,因为西夏背誓盟约,木华黎去世。成吉思汗亲自率兵攻打西夏,迫使西夏投降。途中不幸受伤,最终在六盘山去世。
第二次西征是在十二年后。当时蒙古帝国的大汗,由窝阔台担任。不过,窝阔台并未参与亲征,而是由拔都担任统帅。这次出征率领军队的主力,都是窝阔台的子侄辈的将领。
他们分别是拔都、拜答儿、贵由、蒙哥,这四位的身份,则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的长子。这是第二次蒙古西征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长子成为出征主力。这是蒙古部落昔日的传统。就连万户以下,也都派遣长子出征。
第二次西征时,蒙古部落集结了15万大军,在伏尔加河集中。虽然有拔都担任统帅,但实际作战时,却是分头行动。蒙古帝国军队作战,常常分头行动,并给予作战军队足够的权力,让他们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窝阔台能在蒙古部落较为分散的情况下,集结那么多军队,可见当时蒙古帝国还是比较团结,大汗仍有足够的号召力。这场战争持续了七年,蒙古帝国的疆域扩张到伏尔加河以东,打通高加索,击败欧洲著名的条顿骑士团。
其实,这次蒙古帝国的出征,还是占据一个有利态势。欧洲人正忙着打十字军东征战争,闹得一塌糊涂。其余国家,也分裂成松散的小公国,各地为政。即便蒙古大军已经压阵眼前,仍忙着互相拆台,给了拔都等人很多机会。
但是,这次西征因为窝阔台的去世,而提前告终。蒙古帝国自成吉思汗开始,就没有一个很好的大汗继承制度。窝阔台当年继承大汗位置,也费尽周折。窝阔台去世后,很多成吉思汗的子孙,都跃跃欲试。
蒙哥就想着争夺大汗的位置。拔都让前线军队撤回东迁。当拔都迁到伏尔加河下流时,其余几路军队回迁,拔都则留在当地,后来建立了金帐汗国。
第三次西征,则要等到蒙哥继位大汗。蒙哥让自己的弟弟旭烈兀率十万军队,进攻波斯。这次西征从1252年开始,历时八年结束。旭烈兀对蒙哥而言,不仅有血脉关系,更有拥戴的功劳。
所以,他敢放手让旭烈兀西征,自己率军进攻南宋。这次西征也取得很多胜利,旭烈兀甚至准备率军进攻埃及。如果计划成功,蒙哥帝国的征服版图,将会再次扩大。只是,这次西征,因为蒙哥可汗在进攻南宋时去世而告终。
旭烈兀令人驻守当地,自己率军西归。后来忽必烈继位,元朝建立,旭烈兀接受册封,留在叙利亚称汗,并建立伊儿汗国,一度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