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钟相杨幺起义简介
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1130—1135年),在南宋农民起义战争中,湖南义军首领钟相、杨么等率众于洞庭湖地区连年抗击南宋官军围剿的战争。
钟相杨幺起义时间过程介绍
钟相杨幺起义指的是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五年(公元1130—1135年),在南宋农民起义战争中,湖南义军首领钟相、杨么等率众于洞庭湖区连年抗击南宋官军围剿的战争。
一、揭竿而起
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灭北宋,康王赵构即位,重建宋朝,是为南宋。至建炎三年,赵构迫于金军攻势退兵,谋偏安江南。时金军紧逼南下,宋溃军沿途剽掠,统治者横征暴敛,政繁赋重,激起江南民众纷起反抗。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民钟相率先聚众起义,抗击溃兵游寇集团抢劫,破州县、焚官府、杀贪官,号召等贵贱、均贫富,得鼎、澧、潭、岳、辰(今湖南澧县、长沙、岳阳、沅陵)等州19县民响应。
二、初步胜利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三月,遭宋溃军游寇集团孔彦舟部镇压,义军奋力抗击,初战获胜。后因孔彦舟遣间混入义军作内应,钟相不备,被俘杀。
钟相牺牲后,数十万义军在杨幺、夏诚等率领下转入洞庭湖区,据湖泊港汊为险,濒湖设寨,兵农相兼,继续与官府抗衡。
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鼎澧镇抚使兼知鼎州程昌寓率水军乘车船、海鳅船攻夏诚水寨,于下沚江口(今湖南汉寿东北)被义军击败。
义军缴获官军车船后,广伐鼎、澧地区松杉樟楠等木材,大造车楼大船,严密设防,陆耕水战,既取得水战优势,又获田蚕兴旺,实力日益增强。
三、建立政权
建炎四年(1130)二月,钟相在金人屠潭州(今湖南长沙)、孔彦舟军队犯澧州(今湖南澧县)、鼎州危急之时,率众起义,保卫家乡。建国号楚,年号为天载(一作天战),钟相称楚王,立子钟子昂为太子,设立官属。
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四月,杨么立钟相少子钟子义为太子,自号大圣天王,重建楚政权。
四、官军镇压
南宋朝廷惊恐不安,视之为心腹大患,遂遣军往讨。
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六月,荆南、潭鼎澧岳置制使王躞统领禁兵、御前、神武军3.5万人,并节制荆潭制置司水军统制吴全部万余人,战船数百只,偕统制崔增、高进趋洞庭湖。
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十月,王躞至岳州,率舟师与杨么车船水军短兵激战,船小不敌,败退桥口(今湖南湘阴西南湘江西岸)。寻
留崔增、吴全等设伏岳州艑山、洞庭湖口、牌口等处,自率神武前军万余人趋鼎州,会程昌寓部水军,企图两面夹击,一举歼灭义军。
杨幺察其谋,将计就计,坚壁上游诸寨,将老少民众、牲畜转移隐蔽酉港(今湖南汉寿东北酉港镇),以部分车船出没空寨间牵制疲惫上游宋军;另施疑兵,遣数只车船潜载数千水兵,偃旗息鼓,放流诱歼下游宋军。
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十一月十二日,王躞、程昌寓率军出下沚江口,水陆并进,逐个围剿义军水寨,所至皆扑空。而下游预伏宋军发现湖面车船,万余人争乘数百只舟船贸然入湖拦截。
将至阳武口(今湖南岳阳西洞庭湖中),义军车船突然回旋,纵横冲撞,官军猝不及防,舟船皆被撞沈,崔增、吴全及属下无一生还。义军获阳武口之役大捷后,回师又败王躞等军。
四年六月,王躞再次遣军进剿。七月,杨么乘江水暴涨,率车船水军出湖反击,尽歼社木寨(今湖南常德东)守军,王躞败逃。义军屡战获捷,兵势日盛,使宋廷愈加恐惧。
南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二月,高宗调集20万大军,命张俊为诸路兵马都督,岳飞为荆湖南北路置制使,趋洞庭湖围剿。
五月,宋军封锁缘湖四面诸江河要津后,岳飞率所部至鼎州,先对义军诸寨遣间诱降,分化瓦解义军;继以大军压境,示师威胁。
五、起义失败
在岳飞招降政策下诱惑,义军大首领杨钦、刘衡、金琮、刘诜、黄佐等相继出降,惟杨幺、夏诚等仍据寨自固。
岳飞知湖深莫测,乃纳杨钦献策,遣人开闸泄放湖水,放巨筏堵塞港汊,并于湖面散放青草,以破义军车船优势。后以杨钦为向导,进围杨幺水寨。
杨幺率水军出战,因水浅,车船机轮又被草缠住,滞不能行,被官军击败,各个水寨或降或破,至此,前后相继6年之久的湖南农民起义被镇压。
如何评价钟相杨幺起义?
钟相杨幺起义是一次大规模农民义军抗击官军的水上攻防战。
杨幺等率领义军据守洞庭湖,兵农相兼,陆耕水战,巧旋疑兵,以车船优势连年屡败官军前后坚持6年之久,粉碎了敌人7次进攻。
后期,因岳飞率重兵围剿,遣间诱降诸寨首领,致义军分化瓦解,被各个击破,但起义军的行动,却给南宋政府以沉重的打击。
杨幺起义军在水军的建设和作战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例如在战船建造方面,始终把速度和机动性摆在突出的位置,无论是车船,还是海蝤,都具有快速攻击能力。
在建造车船时,又注意到了大、中、小相结合,以适应在各种水文地理条件下的作战。在作战指挥方面,起义军擅长于调动和迷惑敌人,发挥水军优势,予敌以突然袭击。
南宋初年,鼎州(今湖南常德)钟相、杨幺领导的起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起义。起义军坚持近6年,鼎盛时势力波及洞庭湖地区7个州所属的19个县。
传统观点认为这次起义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迫使朝廷先后7次镇压,并派20余人前往;招安”,给偏安江浙的南宋王朝造成沉重打击。
钟相杨幺起义失败原因是什么?
一、难以实现的;均贫富”
1130年,钟相利用摩尼教起来反宋。摩尼教又称明教,公元3世纪波斯人摩尼创立,唐代宗时传入中国,武宗时开始禁止传播,此后一直处于秘密传教状态。
五代后梁时期陈州的母乙和北宋末年的方腊,都曾利用它发动起义。钟相向群众宣传说,;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这对当时的贫苦百姓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钟相的起义队伍迅速扩大到40万人。
那么钟相是否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呢?事实上就在他揭竿而起后不久便自封楚王,改年天战,立妻尹氏为皇后,子钟昂为太子,仿宋王发布圣旨。
大楚政权建立仅40余天钟相被杀,继任者杨幺又建立了新的大圣天王政权。杨幺自称大圣天王,还把这四个字写在大旗上以示身份。
钟相的幼子钟义被立为太子,自杨幺以下,所有人都要对他俯首称臣。杨幺政权还设立职官,官员的名称、服饰、仪仗规格都与南宋朝廷一样。
杨幺和钟义的居所也像宋朝皇宫一样称;内”,还设有三衙大军。钟太子为显示高贵,还在龙舟上摆设龙床、龙簟和金交椅。
;等贵贱”俨然已是;内外有别”,;均贫富”又是否实现了呢?钟相曾许诺;凡入法者”,必;田蚕兴旺,生理丰富”,给广大的贫苦百姓许下理想国的美好蓝图。
实际上,早在钟相杨幺起义前,洞庭湖地区由于长期横征暴敛,加上金兵铁蹄的抢夺已是千疮百孔,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鼎州一带残破至极,满目荆榛,起义发生后,双方长迭6年的交战更加剧了对这里的破坏。
为剿杀起义军,宋将李纲派兵占领了洞庭湖附近富庶的村落,使起义军无河捕鱼,无地耕作,粮食严重短缺。宋将程昌寓甚至;决堤四百丈”,淹没起义军占领区的大片农田。
岳飞的剿杀策略是堵住各要塞出口,截断起义军运送粮草的要道,禁止百姓与起义军间贸易往来。更不幸的是,起义发生的这几年又赶上南宋遭遇特大旱灾, ;田畴荒芜”, ;水乡荒索”, ;州县荒残”,全国饿死者不计其数,宋朝士兵只能5天才分到糯米一斗,许多百姓不得已卖妻过活。
;均贫富”是要实现生活的改善,但农民却更加困苦,不仅没有;田蚕兴旺,生理丰富”,反而;食不果腹”,甚至抛妻弃子,流离失所。起义军为了阻止程昌寓驻守鼎州,不惜放火烧城,火光冲天,数日不灭,全城房屋尽为灰烬,鼎州一片废墟。
岳飞镇压起义时,为绝后患,也下令放火焚烧洞庭湖30多个水寨,这对当地生产力的破坏无疑是雪上加霜。倒是起义被镇压后,岳飞下令给全部老弱百姓分以米粮,允许他们回乡耕种。
经过50余年,这里环境逐渐得到恢复,明代时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实现了;田蚕兴旺”。
二、盲目的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数以百计,尽管其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合理的起义理由,但最终都陷入夺取政权,掠夺财富,提高自身的等级地位,其终极目标都逃不出改朝换代,建立新的封建政权的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农民由于自身的局限,往往存在居功自傲、骄奢淫逸的弱点,像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不顾起义形势的日渐衰微,反而倾心于大修府第,沉迷于醇酒美女,革命斗志早已抛之云霄。
另一方面,农民多以杀人、屠城等方式发泄对统治者的不满与怨恨,;黄巢杀人八百万,张献忠屠尽四川人”,这种极端的行为必然引来统治者强烈的报复,继而发动对起义军更大规模的剿杀,这就陷入一个;大屠杀”的恶性循环,而无论双方战局如何,最终的受害者只有黎民百姓和无辜士兵。
正如;罗马人的强大是他们进行征服的原因,但这种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强大。一样,不可否认,农民起义也有着其积极的一面,但它所带来的破坏性也是巨大的。
有些农民起义的确取得了一些结果,比如钟相杨幺起义后,南宋朝廷的确改变了一些政策,如规定无业农民可以耕种空闲土地,沿湖百姓,凡绍兴三年(1133年)以后来交租税杂钱的,暂停交3年等。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些改变只是暂时缓和了统治者与农民间的矛盾,而这种暂时的缓和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封建专制制度就是在农民盲目的不断起义,不断改朝换代的过程中逐渐完善了它的机制,延续它的生命。
这些规模较大、对当局产生震动的农民起义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小打小闹、不痛不痒的小起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