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评论历史人物要用我们现在的标准

爱百科 73 0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置身于当时的社会体系与制度中,不能用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和生活条件来妄自评判。就好比现在被批的不值一提的科举制度,在当时就是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但这也是平民百姓摆脱下等社会的唯一途径。(当然也有例外)

可能会觉得中央集权即当时的皇权崇拜就是一个错误,应该实行民主。但是对于多数百姓来说皇帝既是天意,天子。虽然碰到什么问题还是没有人帮忙解决,但他始终报着一个信念。明君和清官一直是百姓心中最渴望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希望被保护,有个依赖。

而这种情结就像与身具来一样,比如在乱世之中人们总希望出现一个英雄,伟人。来结束地上的纷争,带领他们有一个太平的时代,这就是所谓的救星情结。之后他们便愿意让那个"救星"继续带领他们。而其实皇帝并不是这么好当的,权利越大,责任越大。往往开国皇帝都是勤政廉明。但当后面几代就开始慢慢的远离了开国时的初衷,人们感觉被压迫的太惨了。他们又希望有人带拯救他们。推翻暴力的统治,其实忘了现在的政权也是由自己推上去的。救星情结的不断唤醒,便有了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朝代更替。

再来说封建时期大臣对皇帝的愚忠问题,比如有皇帝昏庸无能,但仍有大臣尽力支撑,试图将将破的皇朝再挺起来,虽然明知这样只是徒劳的行为。我想曾国藩,李鸿章就是这样的人,或许他们了解到清朝已经是到了最后的阶段,不可能再在列强中生存,但他们还是用洋务运动,派留学生,组建北洋水师等各种方法来挽救大清。有人会批评这样的行为就是愚忠,应该像革命家们一样,推翻晚清的统治,然后再与列强较高下。可以说评价者早已跳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既然生在清朝便是以忠君之事为己任,清朝即是自己的国家。读圣贤书忠君便是首要的。这好比现在在入党前会让你宣誓,永远对党忠诚,为党事业利益愿意自己的生命之类的吧。而清朝对于百姓忠君的教育早就是鼎盛状态了,几千年的儒家教育可不是白费的.法律只能从行为上来约束你,但是思想的影响却是最长远的.

最后我们现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以此人是否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为标准的,但究竟什么是进步的标准,难道就是我们现在的现状?难道我们现在就比以前更优秀?我想未必是这样。历史的发展并不是既定的,每一个人,每一件时都可能对历史走向产生变化。谁能保证我们现在就是标准的走向。

所以还是将人物只放入其生活背景中评价,而不要自做聪明的把其拿出来再放入我们的框架中评判。

标签: 蔡文姬是什么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