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 —— 再写上海卷高考作文

爱百科 47 0

  我不止一次在博物馆看见过唐三彩,那些陶土捏成形状、敷以彩色釉层、入窑反复烧制的珍贵艺术品,曾是达官贵人的殉葬品,在黑暗的地下埋藏了一千多年后重见天日,仍奇迹般地保存着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向世人展现那曾经无比辉煌的盛唐。唐三彩陶俑的题材非常宽广,人物有歌伎,优伶,将军,士兵,商人,动物有马,骆驼等,而和马和骆驼在一起的往往是胡人,他们身穿紧袖衫,头戴宽檐帽,碧眼紫髯,组成丝路上繁忙的商队,表现着胸襟广阔、海纳百川的大唐气象。人们在这些珍贵的文物前伫足观赏,无不赞叹古代工匠的勤劳和巧思,将早已消失的唐朝人以及他们的生活复现于千多年后的现代。人们由衷地感慨:“只有经过时间沉淀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呵,你们看这些巧夺天工的唐三彩!”

  这诚然是对的,往往要经过时间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然而也有一些事物本身存在时间极其有限,比如青春和美貌,比如伶人的歌喉,舞者的身姿,琴师的技艺,皆无法长久留存,经不起时间的沉淀,难道这些都没有价值吗?当然不是。某种意义上,这些东西的价值要远远超过唐三彩这种出土文物,因为它们来自鲜活的生命,而唯有生命才是亘古以来地球上最伟大的造物。

  二十纪初修铁路时出土的唐三彩在唐朝只是随葬品,从未见于史册记载,诗人们也不歌咏它们,可见在唐人看来其价值并不大。唐人更珍爱的是工匠们用来塑造唐三彩的原型:活的歌伎,活的舞者,活的琴声与歌声。这些才是真正的唐朝,是那个时代最具魅力的部分。我们看不到也听不到,因为他们早已在泥土中朽烂殆尽了,只有以他们为原型的唐三彩保留了下来。而这些美丽的工艺品之所以能经受住漫长岁月的沉淀,并非源自艺术的高超,仅仅是因为结实:窑火煅烧过的泥胎陶俑经得起千百年水土的腐蚀。

  当然,石头也结实,砖头也结实,石头和砖头却不算作文物,因为它们没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唐三彩有,所以唐三彩是文物。还有一种“文物”,其艺术和历史价值远在唐三彩之上,沉淀到今天仍不失光彩,逼真地反映着一个逝去的时代,那就是文学。唐诗,无疑是唐朝留给世人最光华璀璨的宝石,它们比埋藏在地下的陶俑更能经受时间的沉淀,在历史长河中永不磨灭。然而,即使是最高明的文学,也不能取代活的生命。所谓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定是有限度的。诗歌里的唐朝复活不了真正的唐朝。昔日长安城的十丈软红,那些巍峨的宫阙,繁华的街市,莺歌燕舞,怒马鲜衣,消失了,也就消失了。文学只能部分地还原它们,属于鲜活而脆弱的生命的最精华的质素,任谁个天才也无法复现。

  唐朝消失掉的好东西,如杨贵妃的美貌我们都没见过,李白见过,为她写下热烈的赞美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是够美够勾魂了,可是云想的衣裳是什么款式,花想的容貌又是啥样子,我们依旧看不到。董大弹胡笳的技艺天下第一,听过他演奏的李颀写诗赞曰:“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描绘是够传神的了,可幽音如何变调,如何飘洒,董夫子那通神明来妖精的琴声我们还是无缘聆听。想看看杨贵妃长啥样吗?想。想听听董大弹琴吗?想。可惜没戏。那远在唐朝的绝世美女和绝世好音都不能起死复生了,虽有天才诗人的水晶绝句又如何弥补我们后世人的遗憾呢?

  时间不是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不能以“我”之有无看见、有无听见来判断一种东西有无价值。美好的生命与生活虽短暂易逝,经不起时间的沉淀,却具有无穷的价值。巧夺天工的唐三彩复活不了唐朝,流芳百世的唐诗亦复活不了唐朝,“复活”得了唐朝的唯有曾经存在过的唐朝本身:在时间老人沧桑睿智的眼里,“存在”即是永恒。

  2021/6/17

标签: 历史人物作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