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历史之秦砖汉瓦(长篇,连载)

爱百科 88 0

  序言 历史可以简单些

  读了这些年史书,你要问我历史是什么,我还真的答不出来,真实的历史也许还藏在田间地头的残砖败瓦中,也许就埋在荒山野岭的古墓遗冢里,现在所谓的历史不过是今天的人在讲述昨天的故事,其中的迷雾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在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在特定的历史时代,完成自己的使命,有些人事业辉煌、轰轰烈烈,有些人平淡无奇、庸庸碌碌,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他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活在世间,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会完全一致,所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每一个墓碑下,都是一部长篇小说。”

  如果说历史是浩瀚如烟的长河,那么历史风云人物就是这长河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读史就是读人,无论是在物阜民丰的太平盛世还是在狼烟四起的烽火乱世,人的本性是亘古不变的,有人光明磊落,有人阴险狡诈;有人刚正不阿,有人委曲求全;有人不为五斗米折腰,有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细细品味,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本人喜好读史,闲暇之际常拜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之类的大家之作,可能是我文言文功底薄弱,观后之余,常叹古文晦涩难懂,而且不同书本对历史细节记录有时存在相互矛盾之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长话短说、通俗易懂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不需要严苛教条的说教,不需要华丽绝美的辞藻,我所希望的就是在愉快的阅读中体味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感受世事无常、人情冷暖,通过借鉴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让你能有一点点感触、一丝丝收获足亦。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古人之言,诚不我欺!

  卷一 秦时明月

  第一章 先祖的荣耀

  蛋蛋惹的祸

  “虎父无犬子”说的就是血统论的观点,古代统治者认为只有强大的基因才能造就伟大的后代,于是在功成名遂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的造神运动,不但粉饰自己的出身,甚至连自己的老祖宗也一起给包装了起来。

  下面要说的这段关于秦先祖起源的故事虽然有点荒诞离奇,但都是太史公司马迁老爷子在《史记》里面白纸黑字记录在册的,绝非我为博人眼球胡编烂造的段子,只不过细节之处稍加润色。

  故事发生在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个少数民族(苗裔)孙女,名叫女修,终日以纺织为生,长期枯燥乏味的工作令女修不胜其烦。

  暮春三月,草长莺飞。

  一日,女修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来到野外放放风,舒缓一下压抑的心情,正当女修徜徉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之上时,忽然从天空掠过一群玄鸟(上古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其中一只不知是不是感染了禽流感,有点体力不支,一不小心没夹住,鸟蛋从空中坠落草丛,神奇的是居然完好无损。

  “什么东西!光彩夺目、灵光四溢!”带着一脸疑惑,女修匍匐着身子,慢慢爬近闪着“金光”的宝贝。

  女修如获至宝地从地面捡起这颗“天外飞蛋”,自己的肚子也不争气地发出咕噜噜的响声,时近晌午,自己从早上出门到现在滴水未进,光顾欣赏美景、陶冶情操了,此刻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

  女修大快朵颐地吮吸着玄鸟蛋,完全不顾及什么吃相,意犹未尽她抓起鸟蛋,摇了又摇,晃了又晃,“Duang”地一声,鸟蛋应声而碎,女修捡起地面散碎的蛋壳,将蛋壳里面残存的一点点蛋清舔食干净,生怕浪费了这弥足珍贵的好东西。生吞玄鸟蛋虽然口感差了一些,但这已是身处荒郊野岭中的美味佳肴,舔了舔嘴角,女修又摸了摸肚子,饥饿感好像已经消失了不少。

  女修自从吞了玄鸟蛋后,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临了,从此腰不酸,背不疼,腿也不抽筋了,真是越活越年轻。

  没过多久,女修竟然“意外怀孕”,十月怀胎后产下一子,名叫“大业”(也有文献称为“皋陶”),这位大业就是我们后文大秦帝国的一世祖,长大以后荣升帝舜时期“司法部长”,因其执法如山、断案如神,被后世奉为司法界的开山鼻祖。

  故事来源—《史记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吞卵生子的故事的确有点荒诞不经,其实不过是远古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真实写照,根据郭沫若在《历史论》里的观点,所谓“玄鸟”,本是生殖器的象征,因此,吞食玄鸟蛋只不过是远古人类为了繁衍后代而进行的正常交合行为,后世王朝为了增强神秘感,往往故弄玄虚、愚弄百姓而已。

  司机中的战斗机

  自女修吞卵生大业之后,秦先祖就开启了开挂的人生,一路激情四射、遍地开花,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大业生伯益,伯益生二子(大廉、若木)……伯益玄孙曰中潏,中潏生蜚廉,蜚廉生恶来,恶来战死,蜚廉复生子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造父,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知名司机。”(《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

  造父出生在官宦世家,祖父孟增在朝中身居要职,自幼对挽弓射箭、驯马熬鹰耳濡目染,尤其擅长驾驭马匹,造父同志胸怀远大、志存高远,不满足于现状,立志成为伴侍君王的“御用司机”,但要想接近君王,唯有从自己的专业特长(司机)入手,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才有可能成为君王的股肱之臣(不想当领导的司机就不是好司机)。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想学习先进的驾驶技术,就必须前往正规“驾校”,经过全面学习、专业培训、系统指导,才能学有所长、脱颖而出。

  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哪家强!

  造父通过多方打听,托人打听到了“私家教练”泰豆氏,据说泰豆氏的教学宗旨就是“手把手、心连心,包教包会,学会为止。”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父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来到泰豆氏家,恭恭敬敬地行了拜师礼,泰豆氏对这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灵小伙大为赞赏,为了将造父打造成“一代车神”,泰豆氏有意磨炼造父的心性,故意让造父干一些砍柴烧水、打扫庭院的杂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时光如流水般随风逝去,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可是泰豆氏啥真功夫也没有教会造父。造父一不怨天,二不尤人,依旧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谦逊地拜泰豆氏为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一天,泰豆氏对造父说道:“要想练成我的独门绝学,成为一名可以手执六根缰绳、驾驭六匹骏马,纵横四野、所向披靡的顶级御者,首先要练习的就是下盘功夫,唯有你达到坐如钟、立如松的境界后,才有希望晋级过关。”

  造父根据泰豆氏的指导,在“梅花桩”上练习“暴走绝学”,造父起早贪黑,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不断摸索总结,仅仅花了三天工夫就把泰豆氏教授的基本步法运用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地步。

  后来造父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加之自己天资聪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造父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所有课业。

  为了检验造父的实战能力,泰豆氏特意安排了一场特殊的考试。

  秋高气爽、艳阳高照,金秋十月,果香四溢,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在这里,一位历经三年磨炼,如同一只羽翼渐丰的雏鹰,即将振翅高飞、翱翔天际了。

  只听一声哨响,一位身轻如燕的青年飞身上桩,按照先前的演练,青年在桩上往来自如、悠然自得,看他矫健的身手,或身体前倾、摇摇欲坠,或单手倒立、跳跃前行,始终屹立不倒、稳如泰山,已经达到闲庭信步、炉火纯青的境界。

  看着造父在桩上健步如飞、如履平地,泰豆氏眼角充盈着激动的热泪。三年了,整整三年了,他已经从当初那个毛手毛脚的青涩少年成长为步履稳重的成熟青年,看来自己后继有人啊!

  “好小子,不愧为驯马世家的优秀传人,这么快就学会了我的毕生所学,你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准备把我拍在沙滩上的节奏啊!”

  “弟子才疏学浅,能从恩师这里学个一招半式将来可以混迹市井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怎可与师傅同日而语!”

  “你不必谦虚,这点小刺激我的心脏还是能承受的!”说完泰豆氏下意识地摸了一下胸口。紧接着又说道:“虽然你的脚下功夫已经很扎实了,但不知你的实战水平如何?是骡子是马,今天我们就要拉出来溜溜啦!”

  造父左手紧握缰绳,右手挥舞马鞭,驾驶着六匹骏马,奔驰在旷野上,身后扬起一道尘烟,造父一路左冲右突、闪转腾挪,躲过了陷阱,避开了障碍,凭借着自己的直觉判断,选择了最佳线路,最终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终点,以优异的成绩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在泰豆氏的倾囊相授下,造父已经学会顶级御者所需掌握的全部车技,不管前方是康庄大道还是沟壑险峻,造父总能随心所欲、泰然处之,他已经达到人车合一的最高境界。

  造父,一个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热血青年,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历经三年风风雨雨的磨炼后,他已经蜕蛹化蝶,成长为司机中的战斗机!

  学艺归来的造父通过祖父的推荐,成功打入宫廷内部,经过考核成为皇家车队的御用司机。造父与周穆王年纪相仿、志趣相投(都喜欢骑马和巡游),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以致于惺惺相惜、情不自禁,从此成为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基友。

  周穆王封造父为御马官(皇家车队队长),专门负责安排天子出行的车马行舆,造父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经常伴驾左右,平时只要一有空闲就陪周穆王来个短途旅行,骑骑马、打打猎、喝点小酒、畅谈人生。

  “大王久居深宫,可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知大王是否有意巡游四海,我听过往的商人说西域瑶池盛产美酒碧玉,传说西王母倾国倾城、艳惊四座,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大王如果可以西巡瑶池,不但可以获得奇珍异宝、红粉佳人,而且还可以互通友邦、耀我国威!两全其美,岂不是大快人心!”

  “世界那么大!本王早就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是缺少良驹宝马,一时难以成行啊!”

  寻找千里马成为当务之急,让造父一直难以释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久,机遇就来了。

  穆天子西巡

  潼关,马市,造父正边走边欣赏沿途的风土人情,突然,一阵高昂的马啸声传入耳中,凭借多年一线工作的经验,直觉告诉自己,这是一匹不可多得的良驹。

  造父催开坐骑,直奔马啸声方向而来,令造父喜出望外的是,路边居然拴着六匹毛色纯正的高头大马,目测绝非等闲之辈,经过一番近距离细致考察,果然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汗血宝马,没有丝毫犹豫,造父将随身所带的全部金银都拿出来,一口气将六匹千里马全部购下。并且通过跟马贩的交流,得知这六匹宝马产自潼关东南山中,据说那里盛产汗血宝马,只是山高水远、路途险恶,当初他们为了捕获这几匹宝马,搭上了好几个兄弟的性命,自己也是历经凶险、九死一生才侥幸存活下来的。

  为了早日实现周穆王的西行之旅,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造父这颗驿动的心。说干就干,撸起袖子加油干,造父不畏千难万苦,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入蛇蟠之川,闯虎穴之沟,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捕获良马两匹,与原来所购六骏合成两乘(周天子车为二乘,一乘四匹马,到秦始皇时一乘改为六匹马)一起进献给了周穆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自从造父进献了八骏之后,周穆王再也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蠢蠢欲动的心溢于言表,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西巡攻略,装备补给需要准备多少,随行人员怎么配置,来回线路如何规划,安排谁做向导,命令谁驾驶车辆……

  公元前960年,一支神秘的队伍浩浩荡荡驶离了当时西周首都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此行造父(司机)驱车,驾驶着八骏,伯夭(导游)出任向导,指引众人前进方向,穆王亲率七萃之士(皇家卫队),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风尘仆仆地朝着西方进发。

  此行的目的地正是传说中的西域瑶池,众人马不停蹄,按照事先研究的线路,渡黄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门,抵包头,过贺兰山,经祁连山,选择人迹罕至的天山北路,经过多日颠簸终于抵达西王母之邦—西域瑶池。

  周穆王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女神西王母,两人一见倾情、互生爱慕,从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很快发展到勾肩搭背、出入成双,周穆王将随行所带的珍宝赠送给了西王母,西王母则请周穆王品尝瑶池特产—千年老白干,醇香裂鼻、入口甘洌,周穆王整日与西王母把酒言欢,早把江山社稷抛诸脑后了。

  一连多日,周穆王沉醉于温柔乡,绝口不提回程事宜,没人敢扫穆王的兴,既来之则安之,众人只好乐得随波逐流、蹉跎度日。忽然有一天,造父见马厩中的八骏狂躁不安(千里马通灵),于是请来善演周易的伯夭占上一挂,卦象显示诸侯生乱、社稷不安。

  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于是众人火速禀报穆王,这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旱地惊雷,令周穆王垂死病中惊坐起,于是当机立断,辞别西王母、即日返程(爱美人更爱江山),临行之际西王母还不忘给周穆王推销了点旅游纪念品—昆山之玉。

  原来,起兵造反的是地方诸侯国之一的徐国国君徐偃王,徐国建都徐城(今宿迁市泗洪县)。关于徐偃王的出身,《博物志》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徐国君主的妃子十月怀胎生下来一个蛋蛋(肉球),众人以为是不祥之物,弃之荒野,后来有只叫‘后苍’的狗狗随主人外出狩猎,发现了这个被遗弃的蛋蛋,就把它给叼了回来,国君见此情形,以为是天意如此,于是下令把蛋蛋带回宫孵了起来,没多久有个男孩破壳而出,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徐偃王。”

  周穆王时期,徐偃王不顾朝廷三令五申,暗中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自立山头、图谋不轨。趁着周穆王这次远行未归之际,徐偃王纠集几十个小弟(诸侯小国),兵发镐京、聚众谋反。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周穆王闻知徐偃王造反,命令造父养足精神,同时给八骏喂足饲料,一路S档超速狂飙,马不解鞍、衣不解带,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以意想不到的神速返回镐京,及时终止了叛乱,杀死了徐偃王。

  庆功宴上,案烛高燎、人声鼎沸,周穆王目视群臣,虽然已是醉眼迷离,可是当他的眼光转到造父身上时,立马精神抖擞起来,对着造父举起酒樽,四目相向,其中的神情已经超越任何言语表达,一切尽在不言中,二人同干了杯中酒。

  后来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周穆王念在此次能够平叛成功主要依靠兵贵神速,没有八骏的优越性能以及造父高超的车技作保障根本就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论功行赏,造父功居一等,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以城为姓,称为赵氏(嬴姓赵氏)。

标签: 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