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在哪里?

爱百科 57 0

  厦门 尤德才

  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就在于《易经》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易经》是中华文化文明的总源头,是大道之学,百家之宗。诸子百家都出于这个共同的大道之源。《黄帝内经》是医道之学、《孙子兵法》是兵道之学、孔子重乾道,老子重坤道。将道运用于人间社会,即人的伦理之道,这就是儒家;将道用于外交,就是纵横之道,也就是《鬼谷子》,代表人物苏秦和张仪; 将道用于经济民生,财经,这就是《管子》;以“法”治国,就是韩非,商鞅的法“道”;老子的“无为”之道,就是市场经济、民主法治之道……。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是在围绕这个“道”来开展和演绎。上到治理天下,下至婚丧嫁娶、起居风俗,无不体现人们对“道”的尊重。如“亲道,君道,臣道,师道、剑道、茶道”等等。哪怕做儿子要守子道(也就是孝道了),做做妇人要守妇道……。大道至简,“道”是中华文化文明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主要三大内涵:

  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中国自古就有公天下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它即是个人高尚价值观的取向,更是治理国家社会的最高准则,千古“不易”之大道。自黄帝开始,至颛顼、喾、挚、尧、舜,王位传递并非世袭,而是贤者继位。尧至舜、舜至禹的禅让特别鲜明地呈现出选贤与能“天下为公,天下非私”的心怀。

  所以,在社会治理体系的王位传续较为和谐传承,共同尊道贵德,构成中华上古的原始国体。尽管轩辕黄帝使用了武力,但重心不是武力,而是为了注重文教与修德,社会和谐为根本。其所作为与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等先代神圣是一致的,都是“天下为公,天下非私”的心怀。

  黄帝一生成就是继承延续了中华文化敬天法地爱人,由天道而构成人文文化,“天地之大德曰生”,“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所有众生的安排与爱护,以及循环不息、时令有常的中华古老的“天人合一”思维模式,核心地展现了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为贵”、“仁爱”为“中华魂”,所以被中华子孙尊为人文始祖。

  很不幸的是,中国自从进入夏朝以后,就从公天下变家天下了。夏朝背离黄帝奠基的王道政治,国家一开始就动荡不稳。启坏禅让、太康失国、寒浞逐相、帝杼东进、夏桀暴政、商汤革命取而代之。

  经历了夏商周之后,中华文明出现了系统扭曲。之后朝代都实行王位家传,或者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经过几百年的延续,王位家族承传变成了惯例、制度。远不及黄帝王朝七君五帝长治久安和天子修道及禅让的和谐。

  或者说,黄帝王朝七君五帝,天下的所有权归天下人,其治理权由“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天下非私”的领袖来行使。从夏、商、周之后的社会,基本确定天下的所有权归天子、诸侯、大夫所有,治理权也为他们所掌控。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没找到比“主权在民,权力民授”思想意识形态更符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自然法则。没有比民主法治更能充分体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的管理体系。民主法治是当今人类社会最能充分体现公民当家作主、最能保障公民权利,最为公平公正,彰显人性尊严,实现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实現自我理想,社会和谐,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等,是当今人类社会较能接受的一种社会形态和管理体制。

  二、 “和谐”是大道的本质特征。

  《易经》揭示天道、地道、人道,处处充溢着“和谐”之理。无论太极图、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都体现阴阳相依、互根互补、不断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 相互依存,而不是对立,自然融通, 刚柔相济,上下相应,展现了大自然动态统一及和谐有序性。和谐处处可见,都在《易经》系统和谐的哲学里。它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后来的轩辕黄帝、儒家和道家都尊崇其学说,也是“和谐”这一概念的最初源头。

  《易经》的和谐辩证理念是开启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智慧的钥匙,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品质和中国人的国民性。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讲“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在人与社会关系上讲“礼之用,和为贵”;在国家治理上“政通人和”、民族关系上讲“和亲善邻,协和万邦”;各文明之间关系上讲“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在家庭关系上讲“家和万事兴”;在商业上讲“和气生财”等等,影响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思维、内政外交等,已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文化文明重要的作用,是把“道德”体系用通俗化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和谐”是中华文化价值核心,是大道的本质特征。

  孔儒思想之所以能代表中华文化,在于孔子为代表儒家思想的精髓(诸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而不同、仁、义、礼、智、信、勇、忠、孝、慈、中庸、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德伦理背后,隐含的价值取向是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并成为指导性的原则,与“和谐”大道的内涵,中华文化价值核心的“中华魂”最为吻合。造就现代人类文明社会中(诸如日本和魂,大和民族也深得和谐“中华魂”和儒家精髓),还有古人所说的“中华礼仪之邦”作出不可磨灭贡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改革之路应是“构建和谐社会”。 因为,不同的阶层和党派,很少人会说:“我们不要和谐社会”。而且,无论从哪个系统看,与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总是没错的,系统“和谐”才能产生1+1>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不“和谐”产生1+1<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改革主旋律,也是改革目的,不和谐的改革绝对不是有效的改革!

  三、中道中庸原则

  崇"中"尚"和"是中华文化文明的思想价值核心。儒释道对“中”的追寻异曲同工,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内涵,。

  中华哲学和文化创发之始《易经》:九五之吉位正中也、中行、中孚”……,守持中道,慎始慎终。中华文化儒释道三家都讲“中”。儒家《中庸》里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立焉,万物育焉。”道家讲“守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释曰“空中”,《中论》中“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以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中道中庸原则在中国人心中一种精神 是一种文化 一种信仰,日用而不知 周行而不拮。

  “中”是一个度的概念,是一个适当、合理的概念,恰到好处到极致,就是“中”。中道原则隐含的价值取向是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并成为指导性的原则,隐含着“和谐”概念。

  孔子认为事物和谐发展应是“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和,是适时、适度、适宜的方式做事方能长久。“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反对主观专制,极端绝对;只问立场,不讲是非的偏执狂;唯我独尊。才能包容共济;减少摩擦与争斗,化解社会矛盾。才能做到行止有序、进退有序、行为有序、言语有序,社会才能步入和谐的轨道。

  中庸中道不是数学上的“中值”,而是从人的理念、情感和行为等层面去强调要适中、适度。既不要过度与放纵,也不要不及,过度和不及都被称之为恶。如自信就是骄傲和自卑的中道中庸,骄傲是一种过分的状态,而自卑又是一种不足的状态。自信才是最为适度和适中的最佳状态而获到幸福,骄傲自卑会影响幸福和社会和谐。

  中华民族的复兴在于中华价值文明传承,植根于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为贵”、“中道中庸”这三个大道文明内涵的理念上,重铸中华魂!

标签: 伏羲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