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贾《新语》卷2术事诗解1述远考近思身戒己圣与道合愚与祸同

爱百科 78 0

  陆贾《新语》卷2术事诗解1述远考近思身戒己圣与道合愚与祸同

  题文诗: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远者,考之于近.

  故说事者,上陈五帝,之功而能,思之于身,

  下列桀纣,之败而能,戒之于己,则其德可,

  以配日月,其行可以,合于神灵,登高及远,

  达幽洞冥,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世人者也,

  莫睹其兆,莫知其情,其能校修,五经本末,

  道德真伪,既明其意,不见其人.世俗以为,

  自古而传,之者为重,而以今之,作者为轻,

  淡于所见,甘于所闻,惑于外貌,失于中情.

  圣不贵寡,世人贱众,五谷养性,而弃于地,

  珠玉无用,而宝于身.圣人者也,不用珠玉,

  而宝身故,舜弃黄金,于崭岩山,捐珠玉于,

  五湖之渊,将以杜绝,淫邪之欲,琦玮之情.

  道近不必,出于久远,取其致要,而能有成.

  春秋之世,上也不及,五帝下亦,不至三王,

  述齐桓公,晋文小善,鲁十二公,至于今之,

  为政足以,知成败效,何必三王?故古人之,

  所行者亦,与今世同.立事者亦,不离道德,

  调弦者也,不失宫商,天之道调,四时之行,

  而人之道,以治五常,周公与尧,舜合符瑞,

  二世与桀,纣同祸殃.舜生东夷,禹出西羌,

  世殊地绝,法合度同.圣与道合,愚与祸同,

  怀德应福,挟恶报凶,德薄位危,去道身亡,

  ​万世不易,之法古今,同一纪纲.至道至情,

  至道不灭,真情永恒,情通宇内,古今一情.

  〔一〕黄震曰:“术事言帝王之功,当思之于身,舜弃黄金,禹捐珠玉,道取其至要。”钱鹤滩曰:“陆贾所论,多崇俭尚静,似有启文、景、萧、曹之治者。”戴彦升曰:“术事篇谓‘言古者必合之今,述远者必考之近’,故云:‘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以‘因世而权行’故也。吴俦执其单词而议之,则以辞害志矣。(语见汉志考证)”唐晏曰:“此篇主于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乃仁义之基也。”器案:术事,即本文“说事”之义,古“术”、“述”字通,述事即说事也。礼记祭义:“结诸心,形诸色,而术省之。”郑注:“‘术’当为‘述’,声之误也。”释文:“‘术’义作‘述’。”仪礼士丧礼:“不述命。”郑注:“古文‘述’皆作‘术’。”

  【原文】

  善言古者合之于今,能述〔1〕远者考之于近〔2〕。故说事者上陈五帝之功,而思之于身,下列桀、纣之败,而戒之于己,则德可以配日月,行可以合神灵,登高及远,达幽洞冥〔3〕,听之无声,视之无形〔4〕,世人莫睹其兆〔5〕,莫知其情,校修〔6〕五经之本末,道德〔7〕之真伪,既□〔8〕其意,而不见其人。

  【注释】

  〔1〕“述”,子汇本、程本、两京本、天一阁本、唐本作“术”。

  〔2〕王凤洲曰:“首句一篇命脉。”唐晏曰:“按荀子:‘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陆生学出于荀子,可证也。”器案:荀子性恶篇:“故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汉书董仲舒传:“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盐铁论论菑篇:“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又诏圣篇:“善言天者合之人,善言古者考之今。”黄帝内经素问:“善言古者合于今,善言天者合于人。”

  〔3〕文选陆士衡汉高祖功臣颂:“通幽洞冥。”本此。

  〔4〕淮南子原道篇:“所谓一者,无匹合于天下者也,卓然独立,块然独处,上通九天、下贯九野,员不中规,方不中矩,大浑而为一,叶累而无根,怀囊天地,为道关门,穆忞隐闵,纯德独存,布施而不既,用之而不勤。是故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色成焉。”

  〔5〕文选左太冲魏都赋:“兆朕振古。”李善注:“兆犹机事之先见者也。”又孙兴公游天台山赋注引贾逵国语注:“兆,形也。”

  〔6〕校修,谓饰修也。校有修饰整比之义。文选颜延年赭白马赋:“宝校星缠。”注:“校,装饰也。”古书常以“校饰”连文,史记司马相如传封禅文:“校饰厥文。”潜夫论浮侈篇:“校饰车马。”校饰,犹校修也。

  〔7〕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正义:“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理物由于开通,其德从道生,故道在德上。此经道谓才艺,德谓善行,故郑注周礼云:‘道多才艺,德能躬行’,非是老子之道德也。熊氏云:‘此是老子“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今”。谓道德,大而言之,则包罗万事,小而言之,则人之才艺善行,无问大小,皆须礼以行之,是礼为道德之具,故云非礼不成。然人之才艺善行,得为道德者,以身有才艺,事得开通,身有美善,于理为德,故称道德也。’”案荀子劝学篇亦言:“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此儒家之道德说也,与老氏之言,区以别矣。

  〔8〕各本俱缺一字。

  【原文】

  世俗〔1〕以为自古而传之者〔2〕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3〕,淡〔4〕于所见,甘于所闻,惑于外貌,失〔5〕于中情。圣人不贵寡〔6〕,而世人贱众,五谷养性〔7〕,而弃之于地,珠玉无用,而宝之于身。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8〕,故舜弃〔9〕黄金于崭岩〔10〕之山,捐珠玉于五湖之渊〔11〕,将以杜〔12〕淫邪之欲,绝琦玮之情〔13〕。

  【注释】

  〔1〕陆氏以异己之学,目为世俗之说,辞而辟之,此亦承袭荀卿而来者。荀子以“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者有人矣”,于是作非十二子以非之;又以说之未尽也,于是列举世俗之为说者,论其乖谬,作正论以正之。于此,又有以知陆氏之学之出于荀矣。

  〔2〕汇函、品节脱“者”字。

  〔3〕汇函引穆少春曰:“言观远者不若求之近,慕古者不若反之身,荀卿‘法后王’是也。”案:品节亦载此眉批,不言出穆少春。唐晏曰:“此论与荀卿‘法后王’之说合,见陆生学出于荀也。”

  〔4〕“淡”,唐本作“澹”,古通,后不复出也。

  〔5〕“失”,两京本、天一阁本作“朱”,未可从。

  〔6〕“圣人不贵寡”,原作“圣人贵宽”,俞樾曰:“谨按‘宽’字无义,疑‘实’字之误,隶书‘实’字或作‘●’,见孙叔敖碑,形与‘宽’似,因误为‘宽’矣。下文‘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禹捐珠玉于五湖之渊’,皆圣人贵实之事。”孙诒让曰:“案‘贵宽’无义,疑当作‘圣人不贵寡’,‘寡’与‘宽’形近而误,(干禄字书:“‘宽’俗作‘●’。”“寡”通作“●”,二形相似。)上又挩‘不’字。‘贵寡’与‘贱众’,文正相对。后慎微篇:‘分财取寡’,‘寡’亦讹作‘宽’、(见俞氏读书余录)可证,俞校谓‘宽’疑‘实’字之误,未塙。”案孙说是,今据校改。

  〔7〕养性,器案:“性”读为“生”。周礼地官大司徒职:“辨五地之物生。”杜子春读“生”为“性”,是二字古通读之证。

  〔8〕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此一句十二字原无,考后汉书班固传注引曰:“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故舜弃黄金于崭岩之山,捐珠玉于五湖之川,以杜淫邪之欲也。”(此事宋翔凤所举)太平御览八0二又八0三引云:“圣人不用珠玉而宝其身。”今据订补。

  〔9〕“弃”,宋翔凤云:“御览八十一引作‘藏’。”器案:后汉书班固传注、太平御览八一一引亦作“藏”。“弃”当作“●”,“弃”古文作“◆”,与“●”形近而误。集韵:“●,藏也,或作‘去’。”寻左传昭公十九年:“纺焉以度而去之。”注:“以度城而藏之。”释文:“去,起吕反。裴松之注魏志云:‘古人谓藏为去。’案今关中犹有此音。”正义:“此妇人以麻纑度城高下,令长与城等而去藏之。去即藏也。字书以‘去’作‘●’,羌莒反,谓掌物也。今关西仍呼为●,东人轻言为去,音吕。”汉书苏武传:“去屮实而食之。”师古曰:“去谓藏之也,音丘吕反。”又陈遵传:“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师古曰:“去亦藏也。音丘吕反,又音举。”此皆以“去”为“●”之证,作“藏”者,以同义字易之耳。

  〔10〕“岩”,李本、子汇本、程本、两京本、天一阁本、汇函、品节、别解作“◆”,古通。

  〔11〕此句“捐”上原有“禹”字,后汉书班固传注、太平御览八一又八一一引俱无“禹”字,今据删削。淮南子泰族篇:“故舜深藏黄金于崭岩之山,所以塞贪鄙之心也。”又原道篇:“藏金于山,藏珠于渊。”高诱注:“舜藏金于崭岩之山,藏珠于五湖之渊,以塞贪淫之欲也。”即本此为说,正无“禹”字。盐铁论本议篇:“舜藏黄金,……所以遏贪鄙之俗而醇至诚之风也。”抱朴子安贫篇:“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俱不言禹有藏珠事。若庄子天地篇言“藏金于山,藏珠于渊”,并不言为舜、禹事也。后汉书班固传注引“渊”作“川”,则唐人避李渊讳改字耳。唐晏曰:“淮南子作‘舜深藏黄金于崭岩之山,所以塞贪鄙之心也’,无‘禹捐珠’句。”

  〔12〕“杜”,宋翔凤曰:“御览作‘塞’。”器案:太平御览八一一仍作“杜”。

  〔13〕“绝琦玮之情”,太平御览八一一引作“绝觊媚之情也”。

  【原文】

  道近不必出于久远,取其致〔1〕要而有成。春秋上不及五帝,〔2〕下不至三王〔3〕,述齐桓、晋文之小善,鲁之十二公〔4〕,至今之为政,足以知成败之效〔5〕,何必于三王?故古人之所行者,亦与今世同。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6〕,天道调四时,人道治五常〔7〕,周公与尧、舜合符瑞〔8〕,二世与桀、纣同祸殃〔9〕。

  【注释】

  〔1〕“致”,崇文本同,余本俱作“至”,题解引黄震亦作“至”,作“至”义较胜。

  〔2〕风俗通义皇霸篇:“五帝:易传、礼记、春秋国语、太史公记: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是五帝也。”

  〔3〕风俗通义皇霸篇:“三王:礼号谥记说:‘夏禹、殷汤、周武王是三王也。’尚书说:‘文王作罚,刑兹无赦。’诗说:‘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文王受命,有此武功。’‘仪刑文王,万国作孚。’春秋说:‘王者孰谓?谓文王也。’”

  〔4〕吕氏春秋求人篇:“观于春秋,自鲁隐公以至于哀公,十有二世,其所以得之,所以失之,其术一也。”十有二世,即谓自鲁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以至哀公十二公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

  〔5〕俞樾曰:“谨按:‘鲁’下衍‘之’字,‘至今’二字当在‘政’字下,本作‘述齐桓、晋文之小善,鲁十二公之为政,至今足以知成败之效’。”器案:春秋繁露精华篇:“吾按春秋而观成败,乃切悁悁于前世之兴亡也。”

  〔6〕宫商,谓音调。诗周南关雎序:“声成文者谓之音。”郑笺:“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正义以为“宫商之调”也。

  〔7〕尚书舜典:“慎徽五典。”孔氏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正义曰:“五者皆可常行。”

  〔8〕符瑞,符命瑞应。文选司马长卿封禅文:“符瑞臻兹。”西京杂记三:“樊将军哙问于陆贾曰:‘自古人君皆云受命于天,云有瑞应,岂有是乎?’陆贾应之曰:‘有。夫目●得酒食,灯火花得钱财,干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小既有征,大亦宜然。故目●则咒之,灯火花则拜之,干鹊噪则餧之,蜘蛛集则放之;况天下大宝,人君重位,非天命何以得之哉?瑞者,宝也,信也。天以宝为信,应人之德,故曰瑞应。无天命,无宝信,不可以力取也。’”

  〔9〕“祸”,唐本作“”,古文,后不复出。唐晏曰:“此即所谓着秦之所以亡。”

  【原文】

  文王生于东夷〔1〕,大禹出于西羌〔2〕,世殊而地绝,法合而度同。故圣贤与道合,愚者与祸同〔3〕,怀德者应以福,挟恶者报以凶,德薄者位危,去道者身亡,万世不易法,古今同纪纲。

  【注释】

  〔1〕唐晏曰:“按文王生东夷,亦异闻。”器案: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此文“文王”疑当作“大舜”,传钞者涉孟子下文而误“大舜”为“文王”耳。且“文王”亦不当列于“大禹”之前也,则其为“大舜”之误必矣。

  〔2〕太平御览八二引尚书帝命验:“禹白帝精,以星感。修苑山行,见流星,意感栗然,生姒戎文禹。”注:“姒,禹氏,禹生戎地。一名政命。”史记夏本纪正义引帝王纪:“公鲧妻修己,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高密(“高”字据御览八二引补),身九尺二寸长,本西夷人也。”

  〔3〕唐晏曰:“即孟子舜东夷之人章义。”器案: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地之相去,千有余里”,即此文之所谓“地绝”也。地绝犹杨子方言言“绝国”之绝也。淮南修务篇:“绝国殊俗。”以“绝”“殊”对文,与此正同。

标签: 帝喾

上一篇史前史诗

下一篇虎老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