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一名年轻男子到清华大学应聘,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曹云祥问年轻人:“可有学历?”
年轻人答曰:“无。”
“可有著作?”,曹云祥又问。
“无”,年轻人回答。
曹云祥恼了,心中暗道:那你来干什么。
这时候,正在清华大学教书的梁启超恰巧经过,看到年轻人,大吃一惊,连忙拉住曹云祥,问完事情经过,向曹云祥道:“没有学历,没有著作怎么了,我梁启超虽然著作不少,但是加起来还没有陈先生三百个字有价值,你如果不要,恐怕这个人就被外国人抢走了。”
就这样,年轻人在清华大学留了下来,一年后,年轻人担任清华大学国文、历史、哲学三科教授,同时还被北京大学聘请,与梁启超、王国维一起被称为“清华三巨头”。
这个年轻人,就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先生,1890年出生在江西修水,祖父陈宝箴曾经担任湖南巡抚,是戊戌变法中唯一一位支持光绪帝的地方督抚,父亲陈三立是晚清时期与谭嗣同齐名的一位诗人,1937年日本占领北京后绝食而死,可以说,陈氏一门皆骏杰。
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陈寅恪先生可谓是家学渊源。陈三立教导子侄辈成果显著,与家庭教师相约一不打学生、二不背死书,当时两江总督张之洞大为赞赏。
1902年,陈寅恪先生东渡日本求学,1905年因为足疾陈寅恪先生归国在复旦大学读书。1910年,陈寅恪先生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1918年冬,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度出国游学,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陈寅恪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
留学期间,陈寅恪先生勤奋学习,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25年,陈寅恪先生归国,在清华大学教书。当时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很认为清华大学教授中他的学问“最为学博识精”,梁启超先生公开表示学问不及陈寅恪先生,当时陈寅恪先生讲课,前来听课的不仅有学生,还有众多清华教授。近代著名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就私下听陈寅恪先生讲课,以学生自居,清华大学研究院主任吴宓以及助教朱自清等人时常听课,风雨不误,此外还有北京众多大学的语言学、国学等教授前来听课。
陈寅恪先生治学极其严谨,每次上课每逢上课,陈寅恪总是抱着很多书,吃力地走进教室,将讲课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后,然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讲到酣处,双眼微闭,沉浸在学问之中。陈寅恪先生学识渊博,学贯中西,引经据典,顺手拈来,准确无比,季羡林回忆,听陈寅恪先生讲课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因为陈寅恪渊博的学识,私下里被清华师生成为“清华活字典”,“教授中的教授”。
1939年春,英国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先生为汉学教授,并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职称,陈寅恪先生是牛津大学第一位受聘的中国语汉学教授,在当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陈寅恪先生携眷属前往英国。
后来遭遇战火,陈寅恪先生暂居香港,担任香港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1941年日军占据香港后,逼迫陈寅恪先生教书,陈寅恪先生力辞不就,后设法逃回国内,到中山大学任教。
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先生再次应邀到牛津大学任教,为了治疗眼疾,陈寅恪先生到了伦敦。在伦敦再次医治后,医生给陈寅恪先生下了双目失明的诊断书,1949年陈寅恪先生归国。
后来,陈寅恪先生长期在中山大学任教,后郭沫若邀请陈寅恪先生担任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先生因为双目失明推荐陈垣。文革后,陈寅恪先生心痛自己的书籍、书稿,1969年悲痛辞世。
陈寅恪先生是近代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称“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国学大师吴宓言“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