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年发生的“黄天荡之战”,南宋一开始在韩世忠的率领下,一度让金兀术的10万大军陷入绝境,可最后不但被金军脱困,还反过来打得宋军全军覆没,韩世忠狼狈逃脱。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南宋朝廷却对外宣称此战大胜?而作为主将的韩世忠,在输掉了这场本应全胜的水战后,不仅没被降罪,还因此升官?
一、金兀术的“搜山检海”
整个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应该是宋高宗赵构漫长一生中最跌宕起伏的一年了。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高宗赵构二月在应天府即位。因畏惧金人兵锋,赵构和新生的小朝廷一路退往建康、扬州和临安。不料三月在临安爆发了“苗刘兵变”,当时驻守在临安的禁军将领苗傅和刘正彦逼迫赵构退位。
君父有难,正是臣子报效之时,正在前线阻击金军的韩世忠回师勤王,一举平定叛乱,赵构才得以重新返回建康。
然而,在1129年的冬天,金军开始了第三次南下侵宋,金兀术(完颜宗弼)亲率十万大军,兵分三路渡过黄河,兵锋直指建康。早已吓破胆的赵构再度选择了逃亡临安,金兀术对这一次“搜山检海”的斩首行动志在必得,准备用抓住赵构,来摧毁南宋最后的抵抗意志。
(搜山检海)
年轻的大宋天子只有一路狂奔向南,到了临安后仍觉得不安全,一直逃到海上。一路势如破竹的金军连克建康、临安,尾随赵构一直追到定海。由于没有大海船,金军只能望洋兴叹,无法可想之下,金兀术只好携带着大批战利品北返。
(金军南下和宋高宗逃跑路线)
赵构在海上辗转漂泊了一百多天,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逃难、兵变、流亡、漂泊的大宋天子,对金军的恐惧已经达到了“闻金色变,望风而逃”的程度。此时的他恐怕不会想到,北返的金兀术会被宋军团团围困,差点兵败被俘。
二、宋军的逆袭
建炎四年(1130年),作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开始了他这一生中最壮烈,也最诡异的一战。
韩世忠身形魁伟,勇猛剽悍,虽是出身西军,但却精擅水战,数年来依靠战功一步一步成长为南宋的方面大将。
金军南下时,一路轻骑飚进,韩世忠通过对敌我双方的分析,认为以南宋目前的军力,根本无法阻止战力强横的金军南下。但可以待孤军深入的金军北返时,将其困在水网密布的长江流域,依托宋军的水上优势,一举战胜金军。
(韩世忠视察战场)
客观来说,韩世忠的分析还是极为准确的。
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女真人,拥有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军队。自完颜阿骨打起兵以来,女真铁骑可以说是所向披靡,灭辽国、战西夏、克北宋,数十年间难逢一败。
但女真人长于骑兵,却短于水战。
刚刚劫掠完富庶的江南,满载而归的金兀术立马长江南岸,意气风发地看着金军忙碌的搬运战利品。只要过了长江,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中原。此次南征虽然没有抓住赵构,但也算圆满完成了削弱南宋国力的任务。
(金军南返)
镇江,是渡过长江进入运河最近的一条路,金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条路。但金兀术和他麾下骄横的女真战士并不知道,前方已经有一张大网在慢慢地张开,静静地等待他们钻入。
(金兵北撤路线与韩世忠防御据点)
在镇江扎营后,多年的军旅生涯让金兀术每到一地,就有视察地形的习惯。这一晚,金兀术带着4名亲兵登上了金山顶端的龙王庙,这里是镇江的制高点,居高临下,镇江四周的形势尽收眼底。
这时,突然一阵梆子声响,数百宋军伏兵杀出,直奔金兀术而来。金兀术大惊失色,立即纵马奔逃,仗着胯下宝马的神骏,金兀术侥幸逃回大营。
这股伏兵正是韩世忠为金军准备的开胃小菜,虽然没能一战擒住金兀术,但韩世忠并不沮丧,他在等待着更好的战机。
愤怒的金兀术第二天即尽起大军,要去狠狠教训一下这股不知天高地厚的宋军。
建炎四年三月,宋、金舰队陈列于镇江附近的水面上,大战一触即发。
(南宋水军)
平原冲锋,金军纵横无敌,但长江之上,却是宋军的天下。彼时的南宋水军,虽然只有八千余人,但装备的都是艨艟巨舰。而金军一方号称十万,但所用船只却尽是金兀术从江南抢掠的渔船和商船。所以这场水战,宋军人数虽少,但仍然主动发起了进攻。
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登上十几丈高的楼台,亲自擂鼓助威,“擂鼓战金山”的传奇故事开始了。宋军在战鼓声声的激励下,勇往直前,金军战船数次冲击未果,反被打得落花流水,宋军初战告捷。
(擂鼓战金山)
遭遇当头棒喝的金兀术,知道在水战中讨不了便宜,于是遣使向韩世忠求和,表示愿以交回此次劫掠的财宝,换取宋军网开一路。
但这次求和,遭到了韩世忠的严词拒绝。
打不过,那就逃。运河口已被韩世忠用沉船堵死,经运河北上的计划已经破产,而冲破宋军封锁,在长江北岸登陆的设想也不可行。金兀术只能沿着南岸一路溯江而上,与北岸的宋军船队隔江相望,且战且行。
就这样,金兀术一步一步地进入了他一生的伤心地,“黄天荡”。
三、黄天荡之战
由于不熟悉长江水路,一路西进的金军船队误闯入了一个狭窄的水道,那就是黄天荡。黄天荡是长江一处搁浅的水域,淤泥遍布,杂草丛生。等金军发现前方无路,急忙掉头的时候,尾随而来的宋军已经出现在黄天荡的入口。
(黄天荡入口)
眼看前无去路,后有追兵,金兀术只得下令全军调转,与宋军决一死战。狗急跳墙的金军不断地向前冲击,企图一举冲出黄天荡。但宋军船大,使用拍杆、挠钩、铁索等特殊武器,短时间内就击沉击伤了五十多艘敌船,并且利用居高临下的优势,不断用弓箭消耗着金军的兵力。
(黄天荡之战)
无奈之下,金军只能退缩防守。韩世忠指挥宋军,将黄天荡的入江口堵得严严实实,准备以逸待劳,困死这十万金军。
就这样,双方在江面上一直对峙了四十八天,金军数次突围均未成功。
韩世忠可以等下去,但金兀术却已等不了了,粮草将尽,士气低落。纵横天下的大金四狼主哪里受过这样的憋屈?再这样下去,不用宋军来攻,他自己就要崩溃了。
(黄天荡之战宋金形势图)
在这期间,金兀术数次遣使向韩世忠求和借道,韩世忠以“还我二圣,复我疆土”为谈判条件,可惜金兀术没有得到这样的授权,不敢答应。
万般无奈之下,金兀术听从幕僚的建议,重金悬赏突围良策。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妖孽,一名当地渔民献上一计,在黄天荡深处有一个废弃的老灌河水道,之前由于常年的淤泥堵塞和杂草覆盖,就渐渐不为人知了,只要掘开这条水道,就可以直通长江。
大喜过望的的金兀术,连夜指挥十万金军将这条废弃水道开掘了三十多里,终于连通上了长江。
那么问题来了,虽然水道掘通,但临时开掘的水道毕竟狭窄拥挤,成百上千的小船如果争前恐后地逃离,必将被身后的宋军衔尾追杀。宋军船快,金军仍是逃不过全军覆没的下场。
就在这时,有一名福建海商献计,让金军一方面在船舷两侧安装橹桨,以充足的人力摇橹,可加快船速,一方面可大量使用火箭阻敌。这一次又是汉奸献计,但也从侧面说明了南宋一败再败之下,在当时是如何的民心尽失。
不过客观来说,这一建议确实击中了宋军的软肋,虽然不知道一向擅长水战的宋军,为什么没有预防火攻的措施。
第二天一早,金军从开掘的水道中夺路而出,得到消息的韩世忠急率宋军追赶。但因为当日无风,以船帆为主要动力的宋军大船速度缓慢,而装备了橹桨的金军小船却行动如飞。
此时的金兀术重新恢复了一名杰出统帅应有的智谋和果敢,他命令一部分航速较快的小船绕道上游,发挥金军射箭精准的优势,以密集的火箭射向宋军大船。于是金军小船纵横往来,万箭齐发,宋军庞大的战船成了活靶子,船身和布帆大面积着火,宋军阵脚大乱,士卒死伤惨重。
(黄天荡之战)
金兀术旋即指挥金军发动反攻,一举重创了宋军水师,宋军一路逃亡,沿江而下,到处是战船残骸。8000宋军全军覆没,韩世忠只带少余亲兵逃入镇江。《宋史》说“此战舟军歼焉,世忠仅以身免”。
最终,黄天荡之战以宋军惨败告终,韩世忠没能达成自己的战役构想,反而被金兀术绝处逢生,完成反杀。
但,关于此战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四、战后的转折点
黄天荡一战,虽然让十万金军逃出生天,却是南宋第一次在对金战役中尝到了胜利和主导的滋味,女真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从此破灭。
可以说,黄天荡一战鼓舞了南宋军民抵抗金军的勇气与决心。
逃回金国的兀术也对此战做了深刻的总结,“南人使船如使马,吾辈不及也”。
从此之后,金国彻底改变了对宋战略,一方面,由于江淮地区水网密布,不利于骑兵机动作战,于是在中原地区扶植南宋降将刘豫建立伪齐政权,使其成为宋金之间的缓冲地带。另一方面,金国将重点攻略陕西、四川等地,由长江上游顺流东下,迂回灭宋。
从此,宋金战线稳定在长江一带。终兀术一生,再也没能打过长江去。
而在黄天荡之战后,以及此后的一系列战争中,南宋在韩世忠、岳飞、孟拱的努力下,维持了一个不胜不败的局面,甚至偶有反击。得到喘息的赵构,也重新掌控了朝堂,开始在南方慢慢的站稳了脚跟。
所以说如果非要给黄天荡一战定义,那就是“保住了南宋江山的大败仗”。
值得注意的是,彼时的岳飞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建康失陷时,岳飞所部退守宜兴,在金军南撤与韩世忠激战于长江时,岳飞巧设计谋,引兵突袭,于五月间一举收复建康城,名将之姿,一览无遗。
(韩世忠纪念碑)
对韩世忠而言,黄天荡虽然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先胜后败,但却是他个人事业的转折点。在黄天荡之战后,宋高宗赵构对韩世忠和梁红玉大力褒奖。韩世忠也在此后的抗金战场上屡立战功,成为南宋第一个领三镇节度的将领。在多年后赵构冤杀岳飞、打压武将的一系列行动中,韩世忠选择了告老还乡,终得善终。对比岳飞的怒发冲冠,不禁让人嗟叹不已。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