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创者,深知太监掌权的危害,所以在皇宫门口特地立下了一块石碑,石碑的内容是“太监不得干政”。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到后来不但他的石碑被太监王振移除,他防止的太监干政问题也愈演愈烈。
undefined
猖獗的太监权势
说到明朝有权有势的太监,那可真是数不胜数,王振、曹吉祥、汪直、张永、刘瑾、冯保、魏忠贤等等。
其中当属刘瑾、魏忠贤的权势最为可怕。
刘瑾是正德年间的太监,他的权势可怕到了什么地步呢?当年大臣们上呈的奏折,分别有两份,一份是给正德皇帝,另一份是给刘瑾。
这也是为什么刘瑾被称为“立皇帝”的原因。
刘瑾的权力虽然已经足够可怕,但相比之下,魏忠贤的权力更加可怕,因为魏忠贤到达了一个新高度,连皇帝都感觉到了威胁。
魏忠贤是天启年间的太监,他不但到达了前者所在的高度,奏折一律承包,将朝廷中的众多大臣都拉到自己这一边,凡是不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轻则开除,重者处死。
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高攀龙、周顺昌、周起元、缪昌期、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素,不肯臣服于魏忠贤,结果全部落得个惨死的下场。
特别是杨涟,死状极其残忍,是被人用铁钉钉入头颅而死,生前已经被人用铁钉钉入耳朵。
还让初继位的崇祯对他战战兢兢,天启没有由于没有儿子,皇位由弟弟崇祯继承。
崇祯继位的第一天,在皇宫里不敢睡觉,生怕魏忠贤叫人来杀他,连宫里的食物都不敢吃,自己带了几张大饼。
魏忠贤活了一辈子,能活到令皇帝都恐惧的程度,也算是值了。
undefined
太监的权力到如此程度,是朱元璋始料未及的,到底是谁给他们这么大权力的呢?
太监的权力主要来自于两个部门,第一个部门是东厂,第二个部门是司礼监。无论明朝哪一个权势熏天的太监,都是出自于这两个部门。
东厂的创建者是朱棣,其办公地点在东安门北,所以称之为“东厂”。
东厂内悬挂着岳飞的画像(偶像),供奉着历代提督太监的牌位,排位的上方还写着百世流芳(讽刺)这四个字。
有的人可能会好奇,早在东厂之前,朱元璋就已经创建了锦衣卫,而东厂与锦衣卫一样是特务部门,为什么朱棣还要多此一举,再创建一个特务部门呢?
其实这主要是取决于朱棣的个人经历。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在他靖难期间,太监可谓是出了大力,他能够得知朝廷的布防情况,就是来源于宫里的太监。
因此,相比于正常人,他更加相信太监。
再加上一般情况下,太监无后,对权力没有多大的奢望,对皇帝的威胁自然也会减少。
东厂可怕就可怕在,他只对皇帝负责,只不调查皇帝一个人,皇帝之外的所有人,都在他们的调查范围之内。
而且调查的结果可以直接传送到皇帝的手中。
undefined
调查权只是东厂的权力之一,真正令人闻风丧胆的,是东厂还有专门的监狱。
锦衣卫那群人虽然有个别变态,手段极其残忍,但那毕竟是假的变态,而东厂个个都是真的变态,个别心理极度扭曲。
可以想象,一旦进入东厂的监狱,还会有几成的把握会活着出去。
东厂、锦衣卫原本是两个平级的部门,但是由于东厂是除皇帝之外所有人都能够调查,以至于锦衣卫也在他们的调查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的锦衣卫首领除了陆炳外(嘉靖从小玩到大的朋友),都臣服于东厂。有的时候见到了,甚至还要下跪。
如果成为东厂提督太监,说明已经成为了太监中的第二号人物,如果要再进一步,就要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司礼监的创建者是朱元璋,在当时司礼监顾名思义就是掌管皇宫礼仪事务的太监部门,但在宣德年间,司礼监出现了改革的情况。
改革的这个人就是皇帝朱瞻基。
朱瞻基将自身批阅奏折的权力交到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手中,将自身盖印的权力交到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手中。
掌印太监高于秉笔太监,秉笔太监他有数位,而掌印太监只有一位,而且奏折要有他手中的那个印,才能算数,要是没有,无论你批多少遍都没用。
undefined
能进宫当太监的家里普遍比较穷,因此大部分大字不识一个,既然大字都不识一个,哪里有能力批阅奏折。
为了提高太监的整体素质,朱瞻基特地开了一个“内学堂”,专门教太监读书。
只要担任上东厂提督太监,或者司礼监掌印太监,就已经是太监中的龙凤。
但如果一人兼任两职,不但担任东厂提督太监,还担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那可谓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纵观整个明朝,只有两个太监到这种境界,一个是冯保,一个是魏忠贤。
冯保是个有良知的太监,在位期间一直辅佐首辅张居正,张居正能够开创“万历中兴”也有他的功劳,毕竟奏折都是找他批的。
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张居正的种种政策,均施展不开。
而魏忠贤则不同,他不辅助任何人开创中兴。相反,他只懂得狂揽权力,利用权力,打压异己,安插党羽,手段极其恶劣,以至于恶名昭著,遗臭万年。
太监掌握权力的前提,皇帝不理朝政
嘉靖、万历是明朝不上朝次数最多的皇帝,嘉靖二十四年不上朝,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
但出乎意料的是,嘉靖、万历统治期间,明朝并没有出现一位权势熏天的太监(冯保掌权时,万历还年幼,无法亲政,算不上真正的统治)。
undefined
这主要是取决于他们知道自己不上朝,如果再将权力交到太监的手中,那么他们可能就真的有危险了,只有牢牢的抓紧权力,才能够稳得住大局。
权势熏天的太监出现最多的时期,出于正德年间,整整有八位分别是:刘瑾、张永、谷大用、马永成、丘聚、罗祥、魏彬、高凤。
这个时期的太监能够异常的猖獗,是因为正德不理朝政,每天只顾着如何玩乐,以至于出现权力真空,而这个权力真空则由太监来弥补。
魏忠贤能够掌权,情况与正德年间的那八位太已经差不多一样,只不过正德是什么都玩,而天启只钟情于一种,那就是木工。
有的人可能会好奇,既然皇帝都不理朝政,太监为什么不反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诱惑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其实太监也想反,但是却反不了,就比如魏忠贤。
虽然当时他有暗杀崇祯的能力,但是却不敢,谁知道他暗杀完崇祯,会出现什么样的不安定因素呢?再加上太监的权力无论多大,都改变不了一个本质,皇帝的奴才。
批红权皇帝交了出去,盖印权皇帝也交了出去,但有一种权,皇帝从未交出去过,那就是兵权。
北京的大营总共有十四万的大军,要是想反,可以试试看。再加上天下的藩王都姓朱,天下的官员都拥护姓朱的。
只要一动必死无疑,没有任何的悬念。
undefined
结语
清朝的皇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剥夺太监手中的一切权力,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当一个奴才。但可惜的是,清朝的国运只有二百六十七年,而明朝的国运则有二百七十六年,多了整整十年,说明明朝衰落的本质并不在于太监,而是在于皇帝。
标签: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