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雄主:离统一最近的四位君王,却都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

爱百科 61 0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扫平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2023集权地方。秦王嬴政的功绩,名垂千古。

  战国时期,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并立。在这之中,曾有四位雄主,离一统天下只差一步之遥,可最后却与之失之交臂。

  其中,离一统天下距离最近的,便是秦国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赢稷

  秦昭襄王赢稷是秦惠文王与芈八子所生。年幼时,赢稷曾在燕国做人质。在燕国的这段时间,赢稷虽为秦国王子,却因人质的身份而备受欺凌,日子过得十分辛苦。这样的日子直到秦武王“举鼎而亡”后有所改变。

  由于秦武王没有子嗣,秦国朝廷内部关于立哪位公子为王而产生了激烈的争执。

  此时赵武灵王听到风声,为了插手秦国朝政,赵武灵王先想方设法将赢稷从燕国接回赵国,后用武力威胁秦国立公子稷为王。面对强盛的赵国,秦国迫于束手无措,只好将公子稷迎回秦国,立其为王。

  赢稷登基之初,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后,国力已经逐渐强盛。但由于年幼,地方大权被母亲芈八子和舅舅魏冉紧紧握在手中。好在芈八子是一个开明的太后,在她执掌朝政期间,秦国并未大乱。

  随着年龄的增长,赢稷对权力越来越渴望。作为秦王的他,开始不满母亲和舅舅掌握大权。为了成为秦国真正的王,赢稷开始了夺权之路。

  宣太后与魏冉独揽大权多年,朝中有不少他们的亲信。赢稷夺权之路异常坎坷。

  在夺权的过程中,赢稷重用了从底层出身的范雎。范雎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离间了魏冉和白起的联系,使得白起不再听命于魏冉,这样一来,魏冉的权力大大削弱。没有了弟弟的支持,宣太后的权力也逐渐被架空,权力开始慢慢回到赢稷手中。

  赢稷掌握权力后,罢免了许多太后和魏冉的亲戚,开始培养自己的力量。在赢稷掌权后,开始不断向外扩张。

  成也范雎,败也范雎。在攻打赵国时,赢稷听信范雎的谗言,阻止白起乘胜追击,而后邯郸久攻不下,使得军队损失惨重。此时的秦国在经过这场战争后,已经民不聊生,而赢稷也已到暮年,无力再对外扩张。就这样,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

  在秦国强盛时期,唯一能够与之匹敌的,便是赵国。赵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位新的人物。

  赵武灵王赵雍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赵国虽然分到了晋国的一部分领土,但赵国的地理位置十分尴尬。西有因商鞅变法而逐渐强大的秦国,东有强盛的齐国,北有林胡、匈奴等游牧民族,南有强悍的魏国。

  此外,赵国还有一个国中之国——中山国。中山国仿佛一个锲子,将赵国分成了南北两部分。中山国面积虽小,却常在齐国的挑唆下挑衅赵国。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离去,赵雍即位。此时的赵雍只有十五岁,却要想方设法地将赵国从内忧外患的环境中解救出来。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为了解决中山国这个麻烦,赵雍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实行胡服骑射新规。

  中原地区的衣服大都是宽衣长袖,行军打仗十分不便。在了解到胡人的服饰时,赵雍认为,胡人的衣服虽衣短袖窄,不美观,但行动起来方便,且易于躲闪。

  有别于中原士兵的徒步射箭,游牧民族常常在马上射箭。这种射箭方式大大提高了杀敌效率,且骑马可以更好的进行防御。

  再三思索后,赵雍决定穿胡服,练骑射。这个想法一提出,便遭到了不少大臣的反对。

  在当时的社会,人们普遍对游牧民族的印象比较差,认为这个民族粗鲁,卑鄙。且赵国常年遭到游牧民族的侵扰,不少大臣对游牧民族心生厌恶。所以当赵雍提出胡服骑射时,朝中尽是反对之声。

  但好在赵雍深知变化的新的性,不顾大臣的阻拦,坚持进行变化,实行胡服骑射。

  事实证明,赵雍的决定是正确的。实行胡服骑射不久,赵国的军事实力便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仅解决了中山国的问题,还开始向外扩张,赵国一度成为与秦国匹敌的地方。

  赵国虽强盛起来,但赵雍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出了差错,导致被活活饿伤,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

  齐湣王田地

  如果说,赢稷与赵雍没有一统天下让人意难平,那么田地的失败,便是咎由自取。

  公元前301年,齐湣王田地即位。此时的齐国,无论是经济军事,都还是比较强盛的,如果田地可以好好的守着祖宗的基业,务实发展,那么齐国一统天下也是有可能的。

  但田地是一个好战的人,即位后不久就开始向外侵略扩张,将燕国打的全军覆没,接着又攻打魏国。此时的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完全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机。

  由于不断的扩张,田地破新了一些诸侯国的利益,不少地方对他心存怨恨。且由于连年征战,齐国的国力大不如前,百姓民不聊生。

  田地过于刚愎自用,不断的侵略扩张使得他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地方。最终,韩、赵、魏、楚、燕一起攻打齐国,齐国很快沦陷,齐湣王最终伤于楚国将军淖齿之手。

  田地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有一定的才华谋略,但过于自负,最终走向伤亡。

  燕昭王姬职

  燕昭王姬职,可以说是将一把烂牌打出王炸的典范。

  燕昭王即位时,燕国被齐国攻破。身为国君的他,深知燕国国力微弱,若不及时做出改变,燕国迟早会被其他诸侯国吞并。

  面对百废待兴的燕国,燕昭王决定广纳贤臣良士。燕昭王听从老臣郭隗的建议,筑碣石宫,建黄金台。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士,都可以来到燕国施展抱负。

  在燕昭王的计策下,不少贤能之人纷纷来燕。其中便有从齐国来的邹衍,从魏国来的乐毅。有了这些贤臣的辅佐,燕国的实力逐渐恢复。

  除此之外,燕昭王对民生问题也十分重视,作为国君的他,与百姓同甘共苦,深得百姓爱戴。

  在燕昭王的计策下,燕国很快变得富裕起来,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284年,燕国将军乐毅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伐齐,齐国大败。乐毅将齐国的很多珠宝钱财运回燕国,受到燕昭王的嘉赏。

  燕昭王虽有治国才能,奈何燕国实力远不如秦国等强国,最终与一统天下失之交臂。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