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是江还是河?很多南京人也搞不清

爱百科 166 0

  秦淮河,南京人眼里比长江还新的的母亲河。

  虽然叫河,但秦淮河或许也是条江。

  上小学的儿子写作业时,忽然问了我一个问题:秦淮河是江还是河?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想说当然是河。可是理智又提醒我,他不可能突然问我这么浅显的问题,后面必有坑。

  果然,儿子搬出了杜牧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他说,如果秦淮河是河,杜牧为什么不写“隔河犹唱后庭花”呢?

  呃……我语塞了,说查查资料再告诉你。

  于是带儿子一起先网上搜,网上没有任何关于这个问题的有用资料。

  后来,在一位南大在读历史学博士后朋友的指导下,去查了几本资料书,发现古人对此其实也没有明确的定论,甚至有时古人对江河的定义也是混乱的。

  秦淮这个名字,应当是在唐之后才叫起来的,在此之前叫淮水,再早一些叫龙藏浦。不管是水还是蒲,都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没啥意义。

  不过,我们还是有收获的,资料显示在汉以来的一些文人作品中,会将秦淮河称为“小江”。

  小,对应的是大。古代南京有长江段,从春秋吴越时期起,历代地图中都将这段长江标注为大江。秦淮河正是大江的支流,最终在南京城西汇入长江。

  《东晋都建康图》中标注的长江和秦淮河

  到了诗歌盛行的唐朝,因为秦始皇断龙脉的传说,民间习惯把淮水称为秦淮,这种说法被一些访古怀旧的文人采纳,于是文学作品中出现了秦淮的名字。但也仅仅是叫秦淮,并没有缀以“河”字。

  杜牧这首让秦淮河名扬天下的诗,名字是《泊秦淮》,李白

  《留别金陵诸公》中也说“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

  。刘禹锡、杨万里等喜欢为南京写诗词的大家,作品里涉及秦淮河时,也只是称为秦淮或者继续叫淮水。

  似乎在古人的约定俗成中,秦淮就是一条江,“小江”嘛。

  裴松之作注的《三国志》中,孙权在跟刘备聊到为何要选择南京作为都城时说,“

  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居之。”

  这倒不是孙权跟刘备吹牛,六朝时期的长江入海口离南京不远,导致那时的秦淮河水面远比现在要宽阔壮观,史载最宽处达数百米。

  有一首相传为王献之所作的《桃叶歌》,诗中说

  “渡江不用楫”“渡江不待橹”。桃叶在附和的回诗中说“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这里的江指的都是被称为小江的秦淮。

  可能我们面对今天的秦淮河,无法想象桃叶为何过个河还有丧命的危险。那时的秦淮河因为离海,江面风浪很大,加上受造船技术的制约,船翻人亡也不奇怪。

  将秦淮称之为河,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我没有查到具体的说法。

  明朝成书的《金陵古今图考》中,陈沂将各个时期的南京地图中的秦淮河,都标注为秦淮。可见直到明朝仍然是沿用秦淮的说法。到了民国,地图上已经换成了长江、秦淮河的说法。

  综合史料可知,秦淮从北宋开始随着长江河道的迁移,逐渐变得窄了。风平浪静了,水面变窄了,于是一些无处可居之人,慢慢开始尝试在水边建房,慢慢出现了独具南京特色的河房。

  如果你见过苏州的水乡,再拿南京的水边人家与之相比,你会发现苏州水乡人家基本都是面水而居,就是房子前面临水。而南京正与之相反,南京的河房是枕水而居,人家的前门是面朝街道的,后门临水。

  水面变得窄了,两岸又有人家居住,显然再叫江已经不太合适了,秦淮河这个名字更适合这条水系。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