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的驸马几乎均遭到打击,只有两个公主的家庭安然无恙

爱百科 66 0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初三日,宁国公主强行闯入后宫,要找皇兄朱棣算账。永乐皇帝听说妹妹来了,心下发虚,吩咐一声不见,打算溜之大吉。

  可这位公主身份非凡,是太祖高皇帝和孝慈高皇后的嫡长女,也就是当今天子的亲妹妹,哪个侍卫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阻拦她?宁国公主一把堵住手足无措的皇兄,拉住他的衣服一边哭一边质问: “驸马安在?”“初,公主闻殷死,谓上果杀殷,牵衣大哭,问驸马安在。帝曰:‘为主迹贼,无自苦。’”

  宁国公主的驸马梅殷四更天(凌晨两点半)的时候出门早朝,可惜却再也没能看到当天的太阳,溺死在笪桥之下的古运渎之中。“殷与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有隙。一日四鼓入朝,经竹桥。深、曦令人捽殷坠桥下死,而曦诬奏殷自赴水死。”笪桥始建于北宋,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名源自其建造者笪道源。又因为“笪”是用粗竹篾编成的形状像席的东西,通常用来铺在地上晾晒粮食,所以此桥又被称为竹桥。

  置梅殷于死地的赵曦,是锦衣卫指挥使,如何不让宁国公主认为此举就是皇兄所指使?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朱棣和宁国公主之间称得上兄妹情深。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肯放过妹夫梅殷?而其他太祖系的公主和驸马,在永乐朝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支持建文帝者:坚决打击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共有十六个女儿,除了第十三女早夭,第十六女年幼未封以外,其余十四女均封为公主并已成婚。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九月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即位,随即着手削藩。

  朱允炆

  在朝廷接连削夺五位亲王之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一日,在封国北平举兵造反,称“奉天靖难”。七月十九日,皇帝朱允炆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废燕王朱棣为庶人。遣开国元勋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平叛。

  对于当时尚在京师的亲王、公主以及驸马来说,现在要面临一个选边站的“难题”。从情感上来说,燕王是四哥,且并无劣迹。朝廷如此暴力削藩,实属不公。然而从现实利益上来说,朝廷有百万之众,燕王不过以数万兵马困守北平一隅而已,大部分的公主和驸马都选择和皇帝侄子站在一起。甚至于皇第七女大名公主的驸马李坚,还是耿炳文的副将。

  可惜,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军攻破金川门,走投无路的朱允炆自焚(或被自焚?)殉国。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奉天殿登基称帝,从人人唾骂的燕庶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万民敬仰的今上皇帝。四哥身份的转换,也让在京的公主和驸马们极为尴尬。在研究朱棣会怎么对付他这些妹妹和妹夫之前,先来看看此时在世的公主和驸马都有哪些:皇长女临安公主、皇第二女宁国公主、皇第六女怀庆公主、皇第七女大名公主、皇第八女福清公主、皇第十一女南康公主、皇第十二女永嘉公主、皇第十四女含山公主、皇第十五女汝阳公主、皇第十六女(未封),驸马都尉梅殷(宁国)、王宁(怀庆)、胡观(南康)、谢达(汝阳)。

  这其中除了早已失势的临安公主,以及唯一的异类怀庆公主以外,几乎全都是建文帝的支持者。

  措施一:削爵下狱

  大名公主驸马李坚是朝廷第一次平燕大军的副将。当时真定之战的结果是朝廷方面惨败,主帅长兴侯耿炳文战死,副帅驸马都尉李坚、都督甯忠被俘,数十万大军土崩瓦解。

  然而诡异的是,大军崩盘之前,李坚居然以战功被建文帝封为滦城侯。换句话说,长兴侯究竟因何而死,李坚、甯忠究竟因何被俘,在《太宗实录》的掩饰之下,真定之战的真实经过恐怕已不可考。

  朱棣

  朱允炆

  措施二:打入冷宫

  朱棣

  含山公主驸马尹清、汝阳公主驸马谢达,分别在建文朝掌后军都督府和前军都督府事,显然也是朱允炆的支持者。尹清死于建文年间,谢达死于永乐二年(1404年)十月,二人虽然没有爵位可以承袭,但驸马之子一般都有食禄不视事的指挥使之职。然而尹清之子尹勋、谢达嗣子谢镛却直到三十多年后的明英宗登基之时,才被分别授予孝陵卫副千户和百户这样的芝麻绿豆官:“己亥,命故驸马都尉谢达子镛为孝陵卫百户。达无嗣,太宗皇帝命以其侄为后,赐名曰镛。至是,汝阳大长公主奏乞授职,故命之。”

  措施三:暗中加害

  朱棣起兵之时,宁国公主曾写信给兄长予以谴责。建文四年大军兵临淮上之时,朱棣写信给妹妹,让她搬到太平门外,以免遭罹兵祸,宁国公主也不予理睬。驸马梅殷统帅大军驻守淮安,面对朱棣要求假道淮安的要求时,他割下使者的耳鼻,说:“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

  当时靖难大军有三个攻击方向选择,一个是凤阳,一个是淮安,另一个则是扬州。无论是打凤阳还是淮安,都是步步为营的稳妥之计。但是问题在于凤阳城防完备,淮安粮草充足,短时间内都无法得手。攻下扬州后可以直趋京师,问题在于有可能腹背受敌。

  然而从靖难大军五月十七日攻下扬州,到六月初三日渡过长江,再到六月十三日杀入金川门,梅殷的淮安驻军始终不动如山。甚至当朱允炆五月二十日下诏天下兵马勤王之时,梅殷还是对此充耳不闻。《明史》记载:“王即帝位,殷尚拥兵淮上,帝迫公主啮血为书投殷。殷得书恸哭,乃还京。既入见,帝迎劳曰: ‘驸马劳苦。’殷曰: ‘劳而无功耳。’帝默然。”

  梅殷

  《明史》惯于抹黑朱棣,梅殷还好意思说自己“劳而无功”?他劳什么了?倒是宁国公主写了一封血书,他立刻回了京师,看来侄子的勤王诏书不如老婆的血书好使。然而梅殷毕竟还是在淮安削了朱棣的面子,当今皇帝虽然对亲妹妹宁国公主非常好,可对这个妹夫可始终看不顺眼。

  谭深、赵曦二人究竟是不是受皇帝指使来暗害梅殷呢?据清初学者谷应泰在其所著的《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二人受刑之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此上命也,奈何杀臣!”最终朱棣下旨将二人斩断手足,剖腹处死以祭奠梅殷,又封揭发二人的左军都督同知许成为永新伯。梅殷的两个儿子梅顺昌、梅景福分别进封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和旗手卫指挥使。

  唯一的支持者:先赏后罚

  怀庆公主驸马王宁,寿州人,洪武年间奉旨掌后军都督府事。后军都督府分管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燕山三护卫和太原三护卫,所以王驸马在洪武朝后期与燕王之间有诸多联系,这也是他日后支持朱棣的根本原因。靖难战争爆发后,王宁和魏国公徐达第三子徐增寿一起经常向朱棣提供情报,结果被朱允炆抄家打入大牢:“癸未,驸马都尉王宁奏: ‘旧有赐田及自置田,建文中尽没官,乞复之。’上从之,仍命户部以其所入租准禄米。”

  朱棣称帝之后,王宁不但被释放出狱,自然还要受到嘉奖。当时徐增寿因为城破之时被朱允炆所杀,朱棣追封其为武阳侯,谥忠愍。王宁则被封为永春侯,予世券。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驸马都尉、永春侯王宁带着朱棣的亲笔信前往北京,陪同世子朱高炽和高阳王朱高煦南下京师接受太子和汉王的册封。

  丘福

  永乐年间在世的公主和驸马,除了临安公主和尚未受封的皇第十六女以外,几乎都没有好下场。不是夫君被害、被抓、自尽,就是儿子被削爵,或是连个只吃饭不干活的虚衔都没有。再怎么样的兄妹情深,也比不过靖难三年血与火所造成的撕裂。

  至于皇第十六女,朱棣和徐皇后倒是对她关怀备至,史称“上与仁孝皇后抚育之极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封宝庆公主,嫁给了府军前卫千户赵和之子赵辉。朱棣之所以选毫无背景的赵辉作妹夫,只有一条理由:小伙子长得帅。这当然也是保护妹妹的一种方式,免得她再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去。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