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卓文君回一首诗,让其再不提休妻

爱百科 37 0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排列,而是代表着某种特殊的含义,相传这就是当初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休书。短短13个字,却表达了某种残忍和决绝。而卓文君收到信后也回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意。

  此后司马相如羞愧万分,再也不提休妻的事情了。

  那么,这封13个字的休书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司马相如想要休妻呢?卓文君又回了一首什么诗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故事。

  虽然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有许多传说,不过他们可不是虚构出来的人物,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就对这对夫妻的事迹有记载。

  但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们也向往纯真的爱情,不想要包办婚姻。因此许多文人对这段难得的爱情故事进行了多次加工和再创作,导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又有了许多传说,和史实混杂在一起了。

  卓文君是蜀郡临邛人,也就是现在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的人,是标准的四川美女。他的父亲卓王孙是当时有名的冶铁大亨,要知道盐铁官营的法令是汉武帝时期颁布的,而卓文君大约出生于汉文帝统治时期。

  因此此时民间还是可以自行冶铁的,并且冶铁是一项极其赚钱的活动,只不过起点要求很高,一般人难以参与。

  而卓王孙家里已经几代冶铁了,可见其背景。传到卓王孙这一代,由于社会安宁稳定,且经营得当,卓家更是成为了巨富。拥有良田千顷,华丽的宅子和庞大的宅院,以及各种名马和制作精良的马车,各种奇珍异宝和金银更是不计其数。

  卓文君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她不是富二代,而是富N代了。她容貌出众,又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擅长写诗作文,又精通音律,还会下棋和作画,堪称才貌双全。不过她在遇见司马相如之前已经结过一次婚了,但她的首任丈夫究竟是谁,是干什么的,史书上没有记载,只知道他和卓文君结婚后不久就死了,也没有留下子女。于是刚结婚不久的卓文君就成了寡妇,又回到了娘家,此时她才17岁。

  卓文君家境如此优越,生活自然不会差,可以说是过着神仙般的日子,而此时住在离卓文君不远的地方的一位年轻人就比较落魄了,他就是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原本的名字不太好听,叫做犬子,后来他声称自己仰慕战国时期的名相蔺相如,便改名叫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出生于蜀郡成都,也就是现在的四川成都。他年少时喜欢读书和练剑,堪称文武双全。虽然很有才华,但不受重用。

  直到二十多岁才花钱买了个官职,这里就有点奇怪,因为史书又记载司马相如后来很贫穷。但他能用钱买官职,应该不算穷吧?

  可能是一开始不穷,后来家道中落了吧。中年时司马相如就很贫寒了,尽管他曾经做过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还是没有遇到知音,直到梁孝王刘武来朝。

  刘武是汉景帝同父同母的弟弟,也是汉文帝的嫡次子,地位很高。他也很喜欢音乐和文学,手下有一大批擅长诗词歌赋的文士,比如邹阳、枚乘、庄忌等人,司马相如随后成为了刘武的门客。司马相如本身就才华横溢,在和这些人交流之后词赋的水平更是大大提升。

  在一次伴随刘武打猎之后,司马相如写了著名的《子虚赋》,这篇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成为了汉赋的典型代表,成语“子虚乌有”就是出自这里。

  这篇赋得到了刘武的称赞,但可惜的是汉景帝并不喜欢辞藻华丽的赋,因此在当时未受重视。不过司马相如至少还是刘武的宾客,在这里他还是很受赏识的。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刘武就去世了,而司马相如作为刘武的门客,自然也失业了,他找不到可以谋生的职业,很快就陷于饥寒交迫之中。

  这里就有点奇怪,要知道梁孝王刘武堪称富可敌国,司马相如在他身边当了几年门客,也挺受刘武喜欢,怎么会这么穷,以至于一失业就饥寒交迫呢?史书中没有详细记载这一原因,我们只能进行一个大概的推测。

  一种可能是司马相如比较清高,不肯要“嗟来之食”,不愿意要刘武的赏赐,觉得这样太掉价了,因此没什么钱。不过从后来司马相如的表现看,他对于仕途和金钱还是挺执着的,不太像很清高的样子。

  因此更大的可能是司马相如花钱比较大手大脚,没有存钱的习惯,因此钱到手就花光了,再多钱也存不住。所以一旦失去了刘武门客这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他的经济状况马上就捉襟见肘了。

  因此司马相如没法在京城生活,只得又返回了老家成都,他这段时间似乎也没赚到什么钱,就是靠变卖家里的东西来维持生活,就这么坐吃山空。

  他的朋友王吉此时正好担任临邛县令,对司马相如的这种颓废状态看不下去了,便写信给司马相如:“我知道你现在不太顺心,但你如此有才,是肯定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的。不如你来我这看看,说不定能有机会。”

  司马相如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来到了临邛,这就有了见到卓文君的机会。或许王吉当初邀请他的时候,就有把他介绍给这个“富家女”的考虑。因为有一次卓王孙举办宴会的时候,邀请县令王吉前来,王吉却要把司马相如也叫过来。

  司马相如大概是还不太敢出席这样的大场合,就推辞说有病,无法前来。结果王吉见司马相如不来,竟然不敢吃饭,再次派人去请司马相如,还亲自到门口迎接。

  要知道王吉的身份不单单是司马相如的友人,还是一城的县令啊!司马相如见王吉如此执着,也只得来到卓王孙府上赴宴。

  于是王吉又开始给司马相如创造机会了,他这个朋友是真义气。他先是向众人引荐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此时虽然贫困潦倒,但风采和天赋还是在的,短短几句话就征服了在场众人。

  于是王吉顺水推舟,又把琴放到司马相如面前,请他弹琴。司马相如不但擅长诗词歌赋,琴艺也是颇为出彩的。他弹了《凤求凰》等曲子,赢得了满堂喝彩。

  而就在众人为司马相如喝彩时,还有一个人正偷偷通过门缝观察司马相如,这就是卓文君。卓文君看到这么一个年轻英俊,又才华横溢的男子,当即喜欢上了他,但又害怕自己配不上对方,因此不敢表达自己的心意。

  而司马相如得知后便用重金贿赂卓文君的侍者,向她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卓文君得知对方也喜欢自己,顿时大喜,当即趁夜逃出家门,跑到了司马相如家。

  司马相如知道自己这下得罪了卓王孙,也不敢再在临邛待了,随后便把卓文君带回了自己的老家成都。

  当然这里的记载也有点奇怪,卓文君在心里喜欢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怎么知道的?大概这其中也有王吉牵线搭桥的功劳,或者是卓文君派人告诉司马相如了吧,只不过史书中没细说。并且之前说司马相如穷困潦倒,这里怎么突然又有重金贿赂卓文君的侍者了?

  可能这钱也是王吉出的吧。史书对这些事情的记载一般比较简略,我们只能根据逻辑自行补充。

  卓文君到成都之后,发现司马相如的家真的是“家徒四壁”,什么都没有,只有四面墙立在那里。别说家具了,就连用以维生的粮食都没有。

  而另外一边,卓王孙发现卓文君和人私奔,也勃然大怒:“这女儿太不像话了!我顾念父女之情,就不伤害她了,但也绝不会给她一分钱。”有人劝卓王孙和女儿和解,但卓王孙认为错在女儿,不肯听。

  卓文君失去了家里的支持,经济也十分困难,而司马相如这边更是贫穷。卓文君知道这样下去就要喝西北风了,便对司马相如说:“不如我们还是回临邛吧,就算向我兄弟借贷也足以维持生活了,何必让自己困苦成那个样子呢!”

  于是司马相如又和卓文君回到临邛,不过他们也没有寄人篱下,而是开了一家酒店,做起了卖酒的营生。卓文君站在垆前卖酒,而司马相如则换上了犊鼻裤,和雇工们一起工作。

  卓王孙听说后,便感觉十分耻辱。自己是豪门巨富,而女儿却跑到闹市卖酒去了,这反差实在太大,他索性闭门不出。

  但是他的亲戚们都来劝他,说:“你家中难道缺钱吗?而且你家中有一子二女,足够继承家业了。现在卓文君已经成为司马相如的妻子了,司马相如也已经回到了临邛。

  他虽然穷,但才能却不小,而且又是县令的贵客,将来肯定能飞黄腾达的,为什么要让他们受那样的委屈呢?”

  卓王孙没办法,只得给卓文君分了钱百万,奴仆一百人,并给她准备了各种衣服和器物,于是卓文君又和司马相如回到了成都,从此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喜事成双,司马相如的好运接二连三,先是抱得美人归,之后又解决了经济问题,现在他的官运也来了。此时汉景帝已经去世,汉武帝刘彻继位。

  和汉景帝不同,汉武帝非常喜欢词赋,偶然间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他还以为这是哪个古人的作品,便感叹道:“这个作品实在太妙了!可惜我不能和这样有才的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啊!”

  此时狗监杨得意在旁边侍奉汉武帝,这个狗监不是骂人的话,而是管理皇帝猎犬的官员。杨得意听说过司马相如,便提醒汉武帝:“这个作者就是当代的人,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汉武帝大喜:“那赶紧把他叫过来!”

  于是司马相如就接到了汉武帝的征召,得知当朝皇帝如此重视自己,司马相如激动万分,当即快马赶到长安见汉武帝去了,也没带卓文君。

  汉武帝见到司马相如后问《子虚赋》的作者是不是他,司马相如回答说是的,但是“这篇赋不过是为诸侯王打猎所作的,算不得什么,陛下您配得上更好的赋”。

  汉武帝很高兴,司马相如这个马屁算是拍对了。随后他果然又创作了一篇更有文采的赋,这就是《上林赋》。上林赋辞藻华丽,但内容却包含着反对帝王奢侈浪费,提倡节俭的思想。汉武帝读了之后对司马相如更加欣赏,便封他为郎。

  司马相如这下算是发达了,他有着响亮的名声和充足的资财,还得到了天子的赏识,顿时成了长安城内炙手可热的人物。

  发达后的司马相如也飘了,沉醉在享乐之中,也逐渐忘记了卓文君对他的恩情。他看上了长安的一个富家千金,便给卓文君写了一封特殊的“休书”,这就是开头提到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这串数字排列是什么意思呢?可以看到,这个组合中不包括“亿”这个数字,也就是表达“无亿”——“无意”的意思。同时也是表达“无忆”,也就是过去的那些美好回忆已经渐渐被淡忘的意思。

  司马相如这是在对卓文君说:“我已经对你没有心意了,过去的那些事情也没有感觉了,我们就此分手吧!”

  卓文君收到休书后悲痛欲绝,本以为丈夫飞黄腾达事件好事,没想到他转头就要抛弃自己,真是个负心汉!

  于是她也写了一首《怨郎诗》给司马相如,正是由司马相如在休书中写的数字构成的,表达了对司马相如忘恩负义的哀怨和谴责。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这最后一句是“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也就是希望司马相如也能感受一下被抛弃的滋味。

  而为了确保司马相如能领会自己的心意,卓文君又写了《白头吟》和《诀别书》给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收到这些诗句后万分羞愧,打消了休妻的念头,他总算还是能够及时回头。最终两人白头偕老,从此传为佳话。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