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发妻武钟谦:婚后整日操劳,抚养六个子女,因劳累患病去世

爱百科 75 0

  “谦,好好儿放心安睡吧”。妻子武钟谦逝世后的第三年,朱自清来到她的墓前为她扫墓,并写下了如此饱含深情的悼念之信。

  那个辛劳清苦的她如今已在此安眠许久,而有她操劳过的家庭如今还维持着和睦安稳的模样。

  在武钟谦的墓前,朱自清深深地怀念起他们之间的过往时光,怀念着那个一生为他、为孩子而奔忙的她。

  对于14岁便与朱自清订婚的武钟谦来说,她未曾受过什么教育,在封建社会的培养下长大的她,生活的重心便从此只有家庭。

  朱自清曾说:“孩子和我平分你的世界。”

  丈夫孩子,便是这位任劳任怨的女子全部的生命。

  众所周知,朱自清与亲情的羁绊非常深厚,他的一篇《背影》,道尽了天下父亲深沉的爱意。

  武钟谦

  即便如此深刻地体会过亲情的他,也曾对武钟谦说,从来想不到,做母亲的,要像你这样。

  武钟谦的一生,为朱家诞下了六个子女。

  从第一个孩子降生起,她便坚持自己亲力为孩子们喂食母乳。

  起初,她尚未有什么经验,不知按钟点喂食,只能凭着感觉为孩子们哺育。

  随着时光流逝,孩子愈发多了,武钟谦作为一个母亲的经验也愈加丰富。

  她学会了按时间为孩子哺乳,一到点,便以母乳滋养着婴儿们幼小的生命。

  他们的前4个孩子,占据了她生命中七、八年的时间。

  照顾幼小的孩童,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时间与精力,白天的武钟谦,不仅需要呵护孩子们,还要操持整个家庭,不断忙碌。

  而到了晚上,孩子时常会哭闹着醒来,她便赶忙起床照看孩子。

  朱自清

  她将孩子抱起,摇晃着婴儿小小的身体,不因夏夜被吵醒的烦恼而忧虑急躁,只感到作为母亲无限的柔情。

  眼中没有不耐的焦躁,只有让朱自清感动地深深的温柔。

  到了他们的第五个孩子诞生时,武钟谦的身体已因为常年的哺育和操劳而瘦弱不堪,无法再用母乳哺育孩子。

  她很心疼,只能用奶粉喂养这新降临的生命。

  看着妻子不分昼夜地辛劳哺育,朱自清怎能不心疼。

  他为孩子雇了老妈子,让专人照顾刚出生的女儿。

  但武钟谦始终在心中牢牢地牵挂着女儿,对于一向亲力亲为,亲自照顾孩子的她来说,孩子在他人的看管下成长,总是无法觉得安心。

  孩子在他人的照顾下,能得到如她一般无微不至的关照吗?

  朱自清与孩子

  怀着这样的担心,她夜里总是无法安稳入睡,一听到隔壁传来孩子的哭声,便忧心忡忡,坚持不了多久,便要起来去看看她。

  这正是作为一名母亲的慈爱,将孩子生命视作自己生命的深厚母爱。

  后来,朱自清带着武钟谦到北京生活,将他们的两个孩子迈儿和转子留在家中。

  武钟谦日夜地思念着他们,担心着孩子们的境况。

  她爱着他们,不留余力、不问回报,只是将心间所有爱意掏出,以生命的长度爱着。

  只受过旧式教育的女子,在那个时代,总是难以得到知识分子丈夫的爱意,但武钟谦与朱自清,却是一个例外。

  朱自清深深地感激着妻子无怨无悔的付出,并同样对她投注着温柔绵长的爱意。

  朱自清(左六)与朋友家人合照

  他体恤她的付出,深爱她的柔情。

  而她更是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他们的家庭而奔忙,为丈夫而劳作。

  为了朱自清的学费,武钟谦当掉了她的金镯子,供丈夫去北京大学就读。

  她开玩笑地说,日后让朱自清将镯子还给她。但只为了他的心中能好受一些,安心地去北京上学。

  对她而言,失去一只金镯子,却换来了丈夫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是无比的值得。

  为了丈夫而付出,她自是从无怨言,心甘情愿。

  在家中也是小姐的武钟谦,和朱自清婚后便一手接过了家中的所有劳务,为他做饭洗衣。

  朱自清感到惊讶,娇生惯养长大的她,竟是如此高高兴兴地一直将家务做了下去。

  朱自清爱吃她做的菜,她便顿顿为他烹饪;朱自清的绸大褂,她每次都为他亲手洗净。

  生完孩子刚刚四五天,她便下床开始干活,说躺着家里事总是没有条理。

  武钟谦在朱自清的家中,与朱自清的父母关系不甚和睦。

  朱自清的母亲时常责怪武钟谦,而武钟谦便只能逆来顺受,尽量将活干得更好,以期待获得婆婆的肯定。

  武钟谦与朱自清的家人在浙江时,曾经历过两回兵难。

  第一次兵难时,朱自清还在北京;

  第二次,朱自清在浙江绍兴的春晖中学任教。

  两次遇难,武钟谦便都独自带着一家老小四处流亡躲藏。

  在翻山越岭的逃亡中,武钟谦不仅带着家中的老人孩子,还带着一样让别人不解的物品,那便是朱自清的书籍。

  朱自清书法

  人们常笑她,连命都不保了,还要书做什么?

  但她从不舍弃丈夫的这些书籍,将它们一一打包,无论逃亡途中经历如何的颠簸,始终都没有丢下装书的箱子。

  她说,对于作为文人的丈夫而言,书便是最重要的东西。

  朱自清沉迷阅读,为了买书,武钟谦就经常想方设法从生活费中节省一些,好让丈夫能够购买自己想阅读的书籍。

  她虽未接受什么教育,但她比任何人都更加理解书籍对于朱自清的意义。

  曾有一次,朱自清请求武钟谦父亲的佣人,帮他将他的藏书从家乡带到上海,武钟谦的父亲说了几句不满的言语,武钟谦听了,竟气得流下泪来。

  因此,无论到了如何危难的关头,朱自清的书,都是和他们的家人孩子一样,需要她坚守呵护。

  一路上的颠簸流浪,武钟谦握紧手中装书的箱子,便感到守护了丈夫的事业与理想。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

  第二次兵难接近尾声,武钟谦害怕朱自清找不到逃亡的自己,急忙赶回了温州。

  朱自清从学校赶回家中,听闻了武钟谦带着他珍藏的书籍与家人一路奔波之事,不禁热泪盈眶。

  其实朱自清知道,那些书并不十分贵重,即使丢了也并不是多么可惜。但妻子哪里明白?

  她为了自己的书籍,呵护至此,毫无怨言。

  朱自清深觉感动,更决心好好呵护她的这份陪伴与坚强。

  夫妻重聚,她未言辛苦,只是向他诉说家中境况,对他道尽分离时对他的想念。

  她的爱是如此倾尽所有而又不求回报。

  她所有的付出,皆是出自于内心深深的爱意,皆是历尽辛苦而始终甘之如饴的无怨无悔。

  朱自清与再婚妻子及孩子

  面对武钟谦如此无私的爱,朱自清不仅感到动容,更觉得心疼。

  第二天,他便把武钟谦与孩子一起接到了春晖中学,与他共生活。

  朱自清曾说过,自己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

  面对接过来共同居住的孩子们成日的顽皮与不听话,朱自清感到无可奈何又心急如焚。

  在学校中寄宿,孩子们成日闹得厉害,朱自清非常头疼,一天,武钟谦不在,他实在难以忍受,将两岁的小儿子揍了一顿。

  但武钟谦面对着孩子们的吵闹,总是笑意盈盈,始终以温和的母爱呵护着孩子们的成长。

  她的内心总是如此平和,从不急躁,即便偶尔生气了也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独自消化。

  朱自清书画

  武钟谦就是如此,用无限的爱意包容着孩子与丈夫,用温暖的亲情维系着这个和睦安稳的家庭。

  朱自清到了中年,深深地感悟到妻子的这份温柔是多么伟大而睿智。

  他想起自己曾经对孩子们的体罚与斥责,感到十分心酸,如同抚摸着旧时的疮疤一般,内心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凄楚。

  他愧疚,曾经的自己不够慈爱,更体会到武钟谦的仁爱与柔情,体会到妻子那份深沉宽厚的爱意。

  他曾比喻,几个孩子的降临于他而言,便像是蜗牛背上的壳。

  慢慢地,他不仅感受到这壳的沉甸甸的分量,更在妻子长久以来的陪伴与呵护下,感受到这份沉重之下,幸福的力量。

  朱自清

  逐渐地,朱自清感到,孩子们的吵闹玩耍、妻子的辛勤操持、家庭的琐碎生活,对于他来说,是种无比的幸福。

  他曾写道,“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

  孩子们一边在厨房与餐厅间来回奔跑,一边催促着他与妻子发出“开饭”的命令。

  他们笑着嚷着,直到朱自清终于发出命令,便排着队搬吃饭用的凳子,抢夺着位置,等待着开饭。

  好不容易开始吃饭,孩子们又开始吵闹,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这个要吃鱼肉,那个要吃豆腐……总之就是不得安生。

  武钟谦便一个一个将他们安抚,为他们夹菜盛饭,来回照顾,自己每次都顾不上吃几口。

  朱自清与再婚妻子

  朱自清十分心疼妻子,便命令孩子们不要再吵闹,自己安静地吃饭。

  有的孩子听了父亲的话,便安生下来,有的孩子还是吵个不停,朱自清便更严厉一些,训斥他们,他们便哭着好好吃起饭来。

  朱自清说,他的生活正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幸福的家庭》中的那样,幸福非常。

  他与妻子一起看着孩子们做游戏,看着他们相互争执,跑到自己与武钟谦的面前来诉苦告状,心中为小孩子的天真可爱而感慨。

  他们生活的间隙被孩子们奔跑的脚步与童真的言语所填满,一人在外谋生,一人在家操持,两人携手,生活在平淡中前行,温馨和睦,岁月静好。

  朱自清常向武钟谦感慨:“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但正是在如此吵闹而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他感受着一种无比真实、幸福的满足。

  1928年,武钟谦一年为朱自清诞下两个孩子,她原本就因为每日昼夜不停地操劳而疲惫透支的身体,在这一年被疾病击倒了。

  朱自清与武钟谦一直温谦和煦的生活,开始笼罩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成日为家庭操劳的武钟谦,患上了肺病。

  一开始,她以为自己是得了痢疾,知道需要治疗,却又舍不得花钱,便自己苦苦坚持着,没有告诉丈夫。

  她开始时常剧烈地咳嗽,身体愈发沉重不堪,朱自清在清华教书,她便常常躺在床上静养,努力继续坚守着属于他们的安稳家庭。

  朱自清书画

  钟谦不想让丈夫为她忧心,始终没有告诉朱自清自己的身体情况。

  有时,她自己躺在床上休息,听到朱自清回来的脚步声,她便急忙从床上起来,不让丈夫发现自己的病情。

  但朱自清发现妻子总是咳嗽,脸色也十分虚弱,发觉武钟谦的身体一定是出了问题,于是说服她,带她去到了医院进行检查。

  检查结果让他心惊:武钟谦的肺部已经出现了一个大窟窿!

  他跪在妻子的床前痛哭,他深知,妻子是为了自己与这个家,操劳过度,才会病重到如此地步,时至今日才就医治疗。

  他彻夜难眠,不知如何帮助妻子渡过难关。

  朱自清字迹

  为了让武钟谦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朱自清决定将她与孩子一起送回老家扬州。

  北京的气候阴冷,在温暖的南方,或许妻子的症状会有所好转。

  然而武钟谦怎能割舍的下丈夫,她怕没有了她,丈夫不能照顾好自己,更不舍与朱自清分离,便迟迟没有出发。

  直到拖到她的身体实在无力再照顾他们,才终于踏上了归家的火车。

  朱自清将妻子送上了车,武钟谦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她已明白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甚乐观,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她哭着对朱自清说:“还不知能不能再见?”

  朱自清懂得她的心情,在后来给武钟谦的悼亡信中,他写道:“可怜,你的心我知道,你满想着好好儿带着六个孩子回来见我的。谦,你那时一定这样想,一定的。”

  武钟谦回到了浙江的家中,还害怕家中没有客厅,等朱自清回去后生活不便,日夜牵挂着他,期盼着他们团聚的那一天。

  但她自己也清楚,她的身体情况已是每况愈下,此时的她,或许已经很难再与丈夫重逢,再重回曾经那携手并肩、相互扶持的温馨时光。

  即便如此,她仍然无法停止心中对家庭的牵挂。

  她不仅舍不得朱自清,也深深地担忧着六个孩子们。

  在她尚未回到浙江时,便叹息对朱自清说:“我这一走,可苦了孩子们啊。”

  朱自清与家人

  忧思与疾病侵蚀着武钟谦脆弱的身体,她已不堪重负,只能每日躺在床上,脑海中是无法割舍的家庭,无比想念的丈夫。

  在回到老家一个月后,武钟谦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车站一别,竟真的成为了永诀。

  朱自清悲痛欲绝,他愧疚,未能在妻子在世时再为她多分担一些家庭的重任。

  过往一幕幕浮现眼前,武钟谦那温柔的笑已永远地成为了过往。

  如今,他只能将对她的想念融入文字,只身一人无尽地想念着她。

  一想起她,朱自清便垂泪。在泪眼中,他仿佛看到她对他还是那样宽厚温和地笑着。

  朱自清字迹

  三年过去了,如今的他再次来到武钟谦的墓前,为她悼念。

  他一一向她诉说着自己与孩子的近况,正如当年的她流亡返家,对他的诉说一般。

  她将她的生命献给了与他共同经营的家庭,她这一生给予他的爱意,无尽绵长,永世难忘。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写过:“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天堂如今也会有那样轻柔的歌声吧。

  她那柔情如丝的悠长爱意,终是牵起了他的生命时光。

  流泪也是值得了,为她那对着孩子,轻轻地哼唱。


标签: 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