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礼乐崩坏-郑庄公和周天子的恩怨纠葛

爱百科 54 0

  有人说东周和西周有一点明显的区别就是周天子的权威大大减弱。如果要说谁是藐视东周天子的第一人,那非郑庄公莫属。

  其实说起和周天子的关系,郑国算是一众诸侯国中关系最近的。其他姬姓诸侯基本都是西周刚刚建立的时候分封的。而郑国分封则要晚得多,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是周幽王的亲叔叔,所以周平王和郑庄公也算是堂兄弟的关系。

  然而周平王却不怎么喜欢郑庄公,一直想要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一方面是因为郑国实力雄厚,而且接连吞并掉了周围不少小国,不想让他当如此重要的职位来干涉朝政;另一方面是郑庄公傲慢无礼,常常对周平王说话也毫不客气,丝毫没有诸侯对天子的敬畏之情。

  但周平王碍于郑国强大的实力,不敢直接撤去郑庄公的职务,而准备是把部分职能交给了他信得过的南虢国国君虢公忌父。

  没想到这个消息传到了郑庄公的耳朵里,郑庄公听了大为恼火,亲自去洛邑质问周平王此事。周平王哪敢得罪郑庄公,于是矢口否认。但郑庄公不信,于是要求和周平王交换人质,即郑庄公把自己的儿子忽送到周天子那里,周平王把他的次子姬狐送到郑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郑互质”。

  “周郑互质”大大损害了周天子的权威,之前互换人质只发生在诸侯国之间,为了表示同盟的诚意。但是周天子和诸侯之间互换人质,这在周王朝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表明周王朝已经与诸侯无异,周天子再也不能号令天下诸侯了。

  周平王在位当了51年周天子,因为时间太长,周平王的大儿子姬泄在当太子时就去世了。而周平王的二儿子姬狐因为在郑国作人质,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便匆匆忙忙往洛邑赶。可能因为想到自己一直在国外当人质,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眼,便悲伤过度,回到洛邑后就病死了。于是周王室便立周平王大儿子姬泄的儿子,即周平王的孙子姬林为新的周天子,是为周桓王。

  周桓王年轻气盛,完全没有他爷爷周平王的世俗老练,对郑庄公是一点客气也不给,一上来便让虢公忌父担任重要工作。郑庄公对年轻的周桓王也没有客气,虽然没正面回应,但是派人带兵,将周王室城外田里的麦子提前收割了。周王室和郑国这下算是彻底撕破脸了。

  就这样,郑庄公作为离周王室最近的诸侯,竟然三年没有去朝见周桓王。终于在周桓王三年,本想缓和关系的郑庄公去朝见了周桓王。没想到周桓王态度极其冷漠,丝毫没有用礼法来接待郑庄公。郑庄公说道,“周王室东迁,依靠的就是郑、晋两国。友好地对待郑国,才可以鼓励其他诸侯效仿,更何况以礼接待呢?郑国从此不会再来朝见。”说完气得拂袖而去。

  周桓王十三年,周桓王觉得自己羽翼已丰,于是正式解除了郑庄公卿士的职务,并以郑庄公长期不朝见周天子为由,召集了陈、蔡、虢、卫等一众小国,联合讨伐郑国。

  郑庄公也不示弱,率领一众大夫出城迎战,这就是著名的“繻葛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郑国巧妙布阵,以两翼在前,中军在后的“鱼丽之阵”打败了周天子摆出的传统“鸟阵雁行”的左中右三军之阵。并且周桓王更是被郑国大夫祝聃一箭射中肩膀,负伤逃走。而郑庄公面对周天子,也不想欺人太甚,便没有追击,当晚郑庄公还派大夫祭仲去周营去慰问负伤的周桓王。

  繻葛之战标志着周天子的威严一落千丈,那仅有的一点权威,也被郑国大夫祝聃的一箭射落在地。郑庄公连续让周平王、周桓王颜面扫地,从此诸侯纷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便一去不复返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