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迁都从头再来的崇祯,为何还是放弃,选择自缢煤山结束一生?

爱百科 79 0

明末崇祯年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各地区相继爆发了叛乱,其中以李自成和张献忠叛军势力最为庞大。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几天之后,李自成带领义军浩浩荡荡的渡过黄河,直逼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

面对虎视眈眈的义军,紫禁城里已经炸开了锅。崇祯心急如焚,将群臣召集在一起,商议平叛之策。明末时期,官场腐败,朝中大臣很多都是明哲保身之士。连续商量几天,也没人拿出对策。散朝之后,官至左中允的李明睿偷偷献计崇祯帝,建议效仿宋朝赵构皇帝。当年宋高宗赵构在父亲宋徽宗赵佶、哥哥宋钦宗赵桓被金兵俘虏北宋灭亡后,迁都临安,称帝重建宋朝,成为南宋第一任皇帝。

其实明朝开国时,就定都南京,此后明成祖朱棣又迁都于北京,南京成为了陪都。现如今的崇祯皇帝,如果选择迁都南京,主要人一到,南京朝廷也能立刻运作起来。但是,当时朝廷对于“迁都”二字特别敏感。当年土木堡之变的北京也是危在旦夕,同样有人提出迁都,但最后他们都成了朝廷的耻辱,只有坚决反对迁都的于谦成了大英雄。

另外,明朝的政治体制也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皇帝做出的决定,需要提出意见,各方票拟广泛搜集意见,最后通过了才能真正实行。崇祯在位期间,国家的部分行政权力几乎都在当时的内阁和其余六部当中。迁都这样的大事,关乎国体,必然会被反对。果然,迁都的提议一经提出,顿时遭到了很多官员的否决。

迁都不成,崇祯皇帝只有面对李自成的大军。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接农民军进紫禁城。在乾清宫的崇祯皇帝知道大势已去,便挥剑斩杀了自己的妻儿,自己逃亡煤山,吊死在景山歪脖树。建国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随着崇祯皇帝的逝去,也结束了属于它的王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