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于北宋末年投军,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与金军大小数百战,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被赵构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1142年,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在风波亭杀害岳飞。
岳飞
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明清两代皇帝对岳飞甚为崇敬,明万历皇帝就曾加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圣帝君”,并单设“护国忠义庙”祭祀;努尔哈赤曾让两个孙子改姓岳——代善长子克勤郡王岳托,阿巴泰之四子安亲王岳乐;乾隆帝也曾多次到岳飞墓祭奠,并亲自撰写《岳武穆论》。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岳家军是历史上唯二能称“家军”的强悍军队(另一支是戚家军),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
岳家军
岳家军战力之所以如此强悍,与岳飞的带兵能力以及“十二军”的战力密切相关,“十二军”分别由十二位大将统领,他们有勇有谋,被岳飞倚为臂膀。
但岳飞蒙冤入狱时,他们的表现却各不相同,有的与岳飞一同入狱被杀,有的沉默不语,更有的背叛反水,他们都有谁?为何有如此天差地别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
岳飞
岳家军“十二军”统制:
背嵬军——统制岳云
背嵬军是岳飞的亲兵,也是岳家军精锐中的精锐,历来有汉之虎贲、唐之玄甲、宋之背嵬的说法,可见背嵬军的战力之强悍。背嵬军编制是1.5万人。
岳云
背嵬军战力强悍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军中编有一支8000人的精锐骑兵。《宋史》载,郾城大捷中,金兀术一向引以为豪的铁浮屠、拐子马就是被岳云率领500背嵬军反复冲杀而破。
因此, 背嵬军往往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被岳飞用作为突击队或敢死队使用。
岳云,岳飞长子,历史上少有的少年将军,猛将,据说其武勇甚至在岳飞之上,在岳家军中有“赢官人”之称。正史记载岳云:十二岁随父从军,十六岁上阵杀敌,十八岁统领背嵬军,二十三岁随岳飞一起遇害。
岳云
前军——统制张宪,副统制王俊
前军是岳家军的先锋军,是岳家军中战力仅次于背嵬军的军种,被称为“岳家军之矛”。
郾城大捷后,金兀术收集余众10万余人,进犯临颍,张宪率领前军2万余人猝然与之相遇,前军以一当十,一鼓击破兀术大军,重占临颍,并歼敌6000,“追击15里,中原大振”。
张宪是岳飞最为倚重的将领,他与岳飞“从微相随”,岳珂说他“以列校奋身”,是抗金战火中从下层成长起来的将军。岳云一开始从军,即是在张宪部下,可见岳飞对张宪品行与能力的信赖。
张宪
张宪军功赫赫,是岳飞帐下头号武将,也是岳家军中公认的二号人物。有时候岳飞进京述职,军中事无巨细全权交给张宪处理。比如,绍兴六年,岳飞目疾发作,张宪以同提举一行事务的身份,于鄂州主持岳家军北伐军务。
岳飞蒙冤入狱后,张宪也被下狱,秦桧命人对张宪严刑拷打,妄想迫使张宪根据他们编造的谎言自诬,作为杀害岳飞父子的证据。张宪备受酷刑,体无完肤,始终不屈。最后,张宪被判弃市,子孙拘禁,家产籍没。
孝宗时,张宪冤案得以昭雪,被追复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阆州观察使,追赠宁远军承宣使。
前军副统制王俊,按照秦桧意图诬告岳飞的第一人。王俊好大喜功,而无才智,在军中颇无人缘,人送外号“王雕儿”。他虽在岳家军多年,却没有大的功绩,官职没有丝毫升迁,所以心中一直有怨气,在秦桧需要时,他立即跑了出来,成为了第一个站出来诬告岳飞的人。
岳家军中,王俊是少见的大恶人。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前军统制的张宪对操行不佳的王俊多次处罚,引起王俊的嫉恨。所以王俊在诬告岳飞时,也顺手捎带上了张宪。
右军——统制庞荣
右军是岳家军的老底子,其前身是岳飞在江淮宣抚司任统制之时他的同僚扈成所统辖的旧部,扈成死后,他手下统领庞荣率领余部归入了岳家军的战斗序列。
庞荣与岳飞并无深交,但因为是带军投靠,所以庞荣一入岳家军,岳飞就让做了右军统制,在以后的战斗中,他既没有表现出多高的军事才能,也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算是表现的中规中矩。绍兴三年他随岳飞平定虔州盗贼,负责带兵攻打贼寨。绍兴十年又随岳飞北伐,庞荣率部屯驻德安府,防遏韩常、李成南侵。
但是,庞荣没有经受住秦桧的威逼利诱,成为附会王俊诬告岳飞的将领之一。岳飞死后,升任御前诸军统制。
中军——统制王贵,副统制郝晸
王贵与张宪都是“岳家军”的副帅,但级别略高于张宪,他率领的中军是岳家军十二军中编制最大的一支,满额足有5万人,不过是以步兵为主。
王贵是岳飞的汤阴同乡,早年随岳飞起兵,后随岳飞转战各地,战功卓著。
不过,秦桧等人在罗织岳飞罪名时,因王俊级别不够,又威逼利诱王贵背叛岳飞,遭到王贵的拒绝,后张俊求得王贵隐私相威胁,王贵被迫参与诬陷岳飞。
岳飞遇害后,王贵称病离军,改授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去世后追赠宁国军节度使。
王贵
副统制郝晸,原为湖南安抚司统制官,与王俊同一时期并入岳家军,是岳家军中最不坚定者之一。郝晸为人嗜杀,颇好财。岳飞遇难之后,朝廷调换了包括王贵在内的大多数统制,唯有郝晸等人没有变动。这也说明了郝晸在岳飞被冤杀一事中的立场,最起码郝晸对秦桧打击岳家军是保持沉默的。
左军——统制牛皋
牛皋是《说岳全传》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历史上的牛皋是岳家军最早的将领之一,他武功高强,擅长骑射,手持金锏。
牛皋
牛皋在岳家军主要将领中年龄最大(比岳飞大16岁),功劳也最大。他在南宋初年就聚集民众抗金,绍兴三年,所部被岳飞收编,绍兴六年,被岳飞派去收复随州,他仅用不到3天就攻下随州并生擒守将王嵩,绍兴五年,随岳飞征讨杨幺,并活捉之,绍兴十年,随岳飞北伐,所向披靡,立下战功无数。
岳飞被害后,因牛皋始终反对宋金议和,令秦桧十分惧怕,于是秦桧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的名义将牛皋毒死,享年61岁。
牛皋死后,其尸骨埋在杭州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与岳飞墓遥遥相望。墓前立碑一通,其碑文为“宋辅文侯牛皋之墓”。
牛皋
后军——统制王经
史书中关于王经的记载很少,只是提到他曾在岳飞与曹成大战莫邪关时,与张宪合击曹成军,活擒大将杨再兴。后随岳家军赴饶阳与张俊会师,官至正任团练使。
从关于王经的记载寥寥可以大致推断,他应该在岳飞被害一事上保持沉默,既未落井下石,也未仗义执言。
游弈军——统制姚政
所谓“游奕”就是巡逻的意思,游弈军为岳家军之前哨,纯骑兵编制,有8000余人。
姚政早年跟随岳飞起兵,建炎四年,与岳飞一起杀死建康留守叛将刘经,并接手其部下,绍兴三年,任岳家军正将,屡建战功,绍兴九年,任岳家军游弈军统制,绍兴十年,随岳飞北伐,与张宪一起取得临颍大捷。
姚政也是附会王俊诬告岳飞的将领之一,岳飞死后,姚政升迁为鄂州御前诸军统制。
踏白军——统制董先
董先人如其名,“每战,冒矢石为诸军先”,乃战场上勇冠三军的急先锋,在岳家军中与牛皋、杨再兴齐名。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董先)初从翟兴军,与金人战,勇功为多。”。董先与牛皋一样,都是绍兴三年北伐的推动者,兵败后并入岳家军,任踏白军统制。绍兴四年攻京西,克邓州。绍兴六年又攻取卢氏县、唐州、蔡州,均取得大捷,绍兴十年,随岳飞北伐,与王贵、岳云力战颖昌,取得颖昌大捷。
《续资治通鉴》记载,秦桧很赏识董先之才,曾向赵构推荐董先、牛皋,赵构却说,“二人诚骁勇,然先好货,皋嗜酒,未可驭众。”看来董先有贪财的毛病,而且还弄得朝野上下皆知。
岳飞死后,董先被调离岳家军,升迁为鄂州御前诸军统制。虽然史书中并未记载董先是否参与陷害岳飞一事,但以其贪财的品性以及受秦桧赏识的情况来看,他很可能也被秦桧收买。
选锋军——统制李道
李道,原为宗泽手下将领,宗泽死后,划归岳家军任选锋军统制,后因功迁荣州团练使,授邓随镇抚使。
岳飞死后,李道加中侍大夫、武胜军承宣使、鄂州御前诸军统制。
李道更为人所知的是,他在60多岁时还率军与金军作战,因功拜庆远军节度使,死后更是被追赠太尉,进封楚王。
李道也在岳飞“谋反”伪证上签了字,是背叛岳飞的将领之一。
秦桧与赵构
胜捷军——统制赵秉渊
赵秉渊原是辽将,后与岳飞在洪州饮酒时发生斗殴,差点被岳飞打死,后来赵秉渊投降了大宋,被岳飞收编,由于赵秉渊与岳飞有隙,多次要求调出岳家军,可岳飞最终以自己的大度包容了赵秉渊,赵秉渊后成为岳家军统制之一,也是岳飞第四次北伐时镇守淮宁府的得力干将。
赵秉渊在岳飞冤杀一事上保持沉默。岳飞死后,他被调离岳家军,升迁为鄂州御前诸军统制。
破敌军——统制李山
李山,原为江西安抚大使司统制官,绍兴三年,岳飞任江西沿江制置使,上奏赵构,请将李山划归他节制,赵构同意后,岳飞遂任命他为破敌军统制,绍兴十年,李山与张宪出兵临颍东北,大破金兵,绍兴十一年,与牛皋、徐庆大败李成部将孔彦舟。
岳飞死后,李山被调离岳家军,平调为鄂州御前破敌军统制。
赵构与岳飞
水军——统制杨钦
杨钦,原为洞庭湖起义军杨幺的合伙起义军首领,作战非常勇悍,在杨幺起义时本就不太积极,杨幺也号令不动他,他对反抗朝廷一直持观望的态度,岳飞奉命平定杨幺时,他在一旁静观其变,岳飞了解情况后就派幕僚黄纵前去劝说其归降,因为杨钦怕连累其家眷,一直没有答应归降,后来见岳飞攻势凶猛,自知杨幺难成大事,遂决定归降,岳飞闻之大喜,特上报朝廷,请为杨钦授予官职,后来岳飞在杨钦的协助下生擒了杨幺,不久杨钦受岳飞之命,编排水军,并任水军统制。
关于杨钦在岳飞遇害一事上的立场问题,史书没有任何记载,但从杨钦归降一事上,可以看出他并非无脑之人,因此当岳飞遇害时,他肯定没有支持岳飞,最多是没有参与陷害。
岳飞
所以,汇总来说,在岳飞被害一事上,坚定站在岳飞一边的可能就是张宪、岳云、牛皋等寥寥数人,而确定参与诬告、陷害岳飞的就有王贵、王俊、庞荣、姚政、李道等人,其他的人虽然都被调离,但基本都能略有升迁,也可能是宋廷出于安抚的需要,也可能是作为他们陷害岳飞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