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统一湾湾前,湾湾经过了哪些政权的演变?清面临了哪些基本战局?
(明清战争“湾湾”专题共8篇,此为第4篇。关注书瑶,我们一起从古论今。)
郑成功政权遭到质疑
郑成功收复了湾湾,他在湾湾实施了一系列强化政权建设、发展经济和巩固防御的措施。
他把赤嵌城改成了安平,设立了承天府和两个县分别是天兴和万年。
这些举措就像是现代企业家的创业计划,旨在让湾湾成为他反清复明的核心战略基地。
然而,郑成功的这次行动并未得到南明遗豆和他内部的一些将领的理解。
就像现实中的合作伙伴之间存在分歧一样,张煌言和徐孚远认为郑成功不应放弃北进而转攻湾湾;而郑泰和黄廷则觉得安居厦门、金门比远赴湾湾更好。
甚至,郑经拒绝追随郑成功,就像一个顽固的员工拒绝接受领导的决策。
历史的转折——郑成功病逝
郑成功因金陵兵败痛心疾首自责,病重。就像现实生活中的领导面临压力一样,郑成功也承受着来自各方的质疑。
而在此时,他得知父亲郑芝龙和明永历帝被清军杀害的消息,悲愤至极。
最终,在1662年5月8日,郑成功病逝。
郑成功去世后,他的弟弟郑世袭和儿子郑经开始争夺王位,就像一部权力的游戏。
湾湾诸将支持郑世袭,而驻守厦门、金门的郑经则利用清廷招降之机,以智慧和时间为武器,整军备战。
最后,郑经兵临湾湾,击败了郑世袭,继承了延平王位。
郑经率先击败清荷联军
郑经正忙着部署湾湾的防御工事,巩固自己的地盘。然而,清福建总督李率泰获悉郑成功去世的消息后,他摩拳擦掌,认为“賊势渐衰,正宜乘机剿灭”。
于是,他与靖南王耿继茂和荷兰舰队联手,共同攻打厦门和金门。
郑经得知敌情,与众将商议对敌策略。
他们决定派大将周全斌率领20艘船迎击清荷联军主力;黄廷率领20艘守卫海澄之海门;林顺和杨祥分别率领10艘船,在高崎和料罗一带海域机动接应,而陈升则率领新兵守卫高崎。
九月十九日,双方在金门乌沙港展开激战。
荷兰舰队冲在前面,郑鸣骏、陈辉、杨富等降将紧随其后,耿继茂的舰队紧随其后。
经过一天的激战,郑经军仅以13艘船,便大败清荷联军。
郑经军在大陆沿海失权
清军提督马得功的船被围攻,士兵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投海而死。而郑经的舰队一个也没损伤。
耿继茂为掩饰兵败,竟向清廷谎报:“南风突发,贼船顺风而来,直逼我们的船。”
尽管郑经在海战中取得胜利,但守卫高崎的陆军将领陈升却投降了清军。施琅、黄梧乘势攻占厦门,击败了郑将黄廷。
周全斌见军心动摇,只得率众退往活峭,林顾从高崎退往镇海,金门也随之失守。郑经被迫率军退往铜山。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三月,郑经的军队在清军步步逼近、粮草告罄的情况下,决定撤退回合湾。
部将周全斌、黄廷觉得退往湾湾前景渺茫,遂借机投降清军。
据《清圣祖实录》记载,郑经在这段时间内共有近四千名文武官员、五万名士兵投降清军,六万多名士兵归农,大小船舰九百余艘。从此,郑经军在大陆沿海失去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