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将军死于车祸,昔日战友寄来一张白纸,到底何意?

爱百科 80 0

1997年10月23日,刚过完90岁生日的郭汝瑰将军不幸遇车祸逝世。一个月后,郭将军的儿子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省的信函,而信封中只有一张白纸,别无它物。

早在80年代末,郭汝瑰“共谍”的身份解密后,台湾省舆论哗然,不少人都对他喊打喊杀。

“郭汝瑰以国防部作战厅厅长之职,为国府‘运筹帷幄’之中,却让中共决胜千里之外,真是匪夷所思!”

从这些话语中,既可以看出对国民党的讽刺,又暗含指斥郭将军的“背叛”行为。

对此,郭将军很坦然地回应道:“最后的胜败,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再说了,我早就加入了共产党,从来没帮国民党干过反共的事,就更谈不上背叛了。”

提到郭汝瑰将军的传奇人生,还要从他的身世说起。

1907年9月,郭汝瑰出生于四川铜梁的一个书香人家。

1926年,郭汝瑰在其堂兄郭汝栋(川军师长)的引导下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第五期步兵科的学员。

1929年,郭汝瑰在同学袁镜铭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可不久之后,袁镜铭牺牲了,郭汝瑰也失去了与组织的联系。

1930年,在堂兄的资助下,郭汝瑰到日本士官学校留学。

“9.18事变”后,郭汝瑰毅然回国。经过数年“中央陆大”教官的资历积累,郭汝瑰最终分配到陈诚麾下任第14师参谋长。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郭汝瑰代理42旅旅长冲在抵抗日寇的最前线。

郭汝瑰率部与日军激战7天7夜,8000多人的主力旅到最后,生还的只剩下2000余人。在最危急的关头,郭汝瑰留下遗书,冲出掩体奋勇杀敌,国军才得以坚守住阵地。

被视为书生的郭汝瑰一战成名,成了国民党军内难得的勇将。不久,郭汝瑰因功升为54军参谋长,也成了陈诚的嫡系。

在抗日战争期间,郭汝瑰从一名学校教官,逐渐进入了国民党最上层的视野。不仅受到陈诚的赏识,还被蒋介石任命为“中央训练团”副大队长(蒋任队长),成为蒋心目中的“军中楷模”。

逐渐融入国民党上层圈子的郭汝瑰,反而对国民党的黑暗和堕落感到失望。他开始寻找机会与共产党恢复联系,但一时不得门径。

1945年,共产党员任廉儒主动找到了郭汝瑰。双方促膝长谈,郭汝瑰表示要放弃在国民党的高位,一心想到延安去参加革命。

因为事关重大,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董必武亲自密会了郭汝瑰。从此,郭汝瑰成为隐蔽战线的秘密武器,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源源不断地将绝密情报提供给我党,为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卓绝的贡献。

1947年3月,郭汝瑰升任国军中将,担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作战厅厅长之职。他黄埔出身被誉为“黄马褂”,陆军大学深造,陈诚“土木系十三太保之一”,又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此时的郭汝瑰,简直就是国民党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拥有远大的前途。当然,绝密的情报也更轻松地被送到了我党、我军高层的案头。

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接连惨败。身在其中的杜聿明觉得国民党高层必定出了叛徒,而他把怀疑对象对准了“郭小鬼”(杜黄埔一期,郭是五期)。

杜聿明先是找到国防部长顾祝同揭发郭汝瑰是共谍,顾祝同以“黄埔内部不能内讧”为由敷衍了过去。

杜聿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找到了蒋介石,反而被骂疑神疑鬼。不久,杜聿明被我军俘虏,直到临终时,郭汝瑰前去探视,才真正确认他是对的。可当时国军高层除了他,谁也不信!

新中国成立后,郭汝瑰向党组织提出了恢复党籍的请求,但他的入党介绍人和知道他身份的同志大多已不在人世。

因此,郭汝瑰只能按“临阵起义”国军将领的身份安排工作,被任命为川南行署交通厅厅长。

1950年3月,郭汝瑰调任南京军事学院教授。1970年,63岁的郭汝瑰回到重庆北碚定居。

直到1975年,董必武和任廉儒的妻子罗莹澄(任廉儒已病逝)的证明材料先后找到,郭汝瑰的身份和贡献才得以证实。

1981年,74岁的郭汝瑰恢复了党籍,并按副兵团级待遇办理了离休。回顾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郭汝瑰书写了一本40万字的《回忆录》,引起了海峡对岸的轩然大波。

1997年,郭汝瑰不幸车祸去世。他的昔日战友送来一张白纸,就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之意。

他们虽然后来立场不同,但在国家面对外敌入侵时,都毅然而然地挺身而出,为中华民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功过是非,就由历史去评价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