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爱百科 123 0

清末以前,在中国历史上,日本两度入侵朝鲜,虎视中国,但都无功而返、落荒而逃。

盛唐,朝鲜半岛处于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各怀心思。视大唐为“大哥”的小国新罗一再受到“小霸王”高句丽的欺凌,由倭国(日本)扶持的百济对新罗也时不时搞些小动作。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大唐的尊严怎能任人践踏?大唐这位大哥当然见不得小弟受欺侮,为此,多次向不识抬举的高句丽、百济发出警告——把我惹烦了,有你们好果子吃!

百济使臣流着眼泪跑到倭国诉苦求援。当时倭国当权的是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这厮有些手段,发动乙巳之变走到了前台,推动大化改新,让倭国有了一些向上的迹象。

乙巳之变、大化改新的成功,让中大兄皇子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再加上,刚刚掌握国家大权,他急需一场胜利来重树天皇和朝廷威信,便不知轻重地选择了出兵朝鲜,拿大唐“志愿军”练手。这也就有了中日两国作为国家实体进行的第一次交战。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663年8月,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一场东北亚地区已知较早的国际性战役打响。猖狂的倭国仗着人多、船多,哇哇乱叫着向我大唐军队发起围攻。

面对兵力、船舰皆数倍于大唐的倭国水军,检校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并不慌张,他早已布好船阵,等待着倭寇送肉上砧板,让“小鬼子”们明白什么叫不自量力。

当时唐倭两国的造船技术相差不是一两个等级,那完全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唐军战船高大坚固,日军小船根本不是对手,碰上去立见分晓。哪怕他们蜂拥而至,最终只能是自乱阵脚,陷入重围。

刘仁轨不断变换阵形,将倭国水军引入包围圈,任他们在圈内相互碰撞,玩“碰碰车”,一步一步收拢口袋,同时左右迎击,纵火焚倭船。一时间,烟炎灼天,海水皆赤,四百余贼船沉入海底,无数倭兵亡命白江口。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唐朝白江口之战,倭国被打得服服帖帖,乖乖地当起了孙子,恢复与强盛大唐帝国的交往。而且,不断派出遣唐使到向唐朝学习,掀起了学先进行动,引领日本进入“唐风文化时代”,日本此后数百年间几乎就是唐朝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翻版模型。

这就是日本人的特性,打不赢就先低下腰蛰伏起来,把你的好东西都搬过来,慢慢地壮大自己。经历白江口之战,日本趴在地上近一千年,未敢再对中国开战。

到了明朝,在地上蹲了数百年的小日本有些不安分了,他们的心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强悍的朱元璋和儿子朱棣死后,日本就不愿意以藩属自居,甚至觉得是时候再和昔日强大的对手掰掰手腕了。

一开始,他们通过纵容海盗倭寇等方式小规模或者暗地里试探大明帝国的态度和行动,慢慢地,胆子也越来越大。到了万历年间,又一个不怕死的日本人站出来了。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他叫丰成秀吉,原本是穷乡僻壤的农村娃,一个飘忽江湖的浪人,后来因为将“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织田信长伺候得很到位,这才逐渐出人头地,并成功地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

这个长得像猴子,中年后冇得几根头发的“秃鼠”在统一日本后,出身低贱导致的内心自卑使得他野心勃勃,脑洞大开,做梦要先征服朝鲜,再来征服中国,后再征服印度,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希望用史之未有的功勋装点自己的神勇伟大。

这家伙也真是敢想,他甚至做好了拿下中国,携天皇迁都北京的“宏伟计划”。只可惜,他狂妄的野心在朝鲜就被粉碎,他被拖死,丰臣家族也因此淡出了日本历史舞台。

万历二十年(1592年)3月,丰成秀吉终于要出手了!他以朝鲜不帮忙打大明为由,率领15万大军攻占朝鲜釜山,渡临津江,进逼王京,驱逐朝鲜国王李昖。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明朝,此时完成张居正改革,国库充盈,不是差钱的主。这可惹怒了万历皇帝。朱翊钧可以三十年不上班,可以不理朝政,但这事关国家尊严、民族危亡的事,他不能不管。

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抗日援朝战争开幕。第一战役打完,丰成秀吉不服气,接着来第二次,耗时七年。万历皇帝只有一个想法:花再多的钱也要打得日本人服气,损失再多的悍将也得将战斗进行到底。

有人说,万历的朝鲜之战给了女真人努尔哈赤机会,也败光了大明家底,拖垮了大明王朝。我觉得这些说法就是屁话!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小日本干掉朝鲜,打到中国,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过了?大明就会幸福地继续着?

万历朝的七年援朝抗日,最后终以中朝两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宣告结束。它是明朝战史上较为精彩、较为曲折的战例之一,史称“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奠定了东亚三国之间三百年的和平局面。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此后300年,战败的倭寇贼国不敢再随意造次。即便是在清朝初期,南明朱舜水数次前往日本借兵,如此有内应的大好机会,日本都不敢答应,潜意识里那种惧怕一直都存在。

时光飞逝,转眼近300年光阴悄然溜走。日本在经历明治维新、脱亚入欧等一系列运动后,步入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它们的原型又开始暴露了。

这依然是如同丰成秀吉那般的宏伟设计:第一步攻占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蒙,第四步灭亡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谓的“八纮一宇”。应该说,这个饼子比“秃鼠”丰成秀吉画得还要大,更具梦想精神。

野心和计划有了,但日本人心中依然明白,虽然清政府“年老体衰”日薄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得先从外围入手,动点小手术,试探一下“老东西”的反应。为此日本处心积虑,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一步步推进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1872年,日本首先拿身旁的琉球王国开刀,强行要求这个一直都是明清的藩属国将“户主”更换为“日本”,并借琉球漂民被台湾高山族杀死事件,在1874年大举进攻清政府台湾岛。

这是近代史上日本第一次对中国的武装侵略,也是他们“八纮一宇”计划的第一步。论真实实力,日本不是对手。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坐镇宝岛,调集民众、巩固防卫工事,同时准备派遣国内力量最强的淮军入台。

应该说,清政府是完全可以打赢这场保卫战,但怕事的清廷却选择了接受英国人威妥玛的调停,用一纸《北京专条》换取日本人撤军。此约承认日本此次所办,系保民义举,并赔款50万两。

这是何等的屈辱?明明是他们夺我琉球,侵我宝岛,却变成了他们的“义举”,这一承认也就是默认琉球为日本的属国,使得中国失去了对琉球的宗主权。最终在1879年日本吞并了琉球,改为冲绳县。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日本人面前,中国已经失去了尊严,他们明白可以继续大胆地践踏清廷的尊严,进行下一步行动。南边闹完了,现在该在北边闹点动静出来,朝鲜成了他们又一个制造事端地。

1876年,日本以“云扬号”等3艘军舰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它宣称,朝鲜为自主之邦,把朝鲜的宗主国清朝排斥在外,否定中朝之间既有的宗藩(属) 关系。这是一个专门为吞并朝鲜、挑起侵华战争做铺垫的条约。

与琉球如出一辙的把戏,他们在朝鲜再次上演。随后,在朝鲜的壬午兵变、甲申政变中,日军和清廷有过两次交锋,虽然日本没有占到便宜,却能够顺利地拿下了《济物浦条约》《天津会议专条》,取得了在朝鲜的派兵权和驻军权,以及与中国在朝鲜共同行动的权利。

日本在一再的碰撞失利后,一方面加紧对中国各方面的情报搜集和渗透,死死盯着清廷,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海军、陆军,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此间的清政府,经过数十年的洋务运动,初见成效,开始得意轻敌,放松了军备意识。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北洋水师舰龄渐渐老化,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

时间已经推进到了1894年,日本人再也坐不住了,突然爆发的经济危机一直在持续,他们迫切需要一场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利益线。1894年2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清朝乞援。日本终于等来了发动战争的时机。

刚刚亲政、急于有所作为的光绪帝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便多次令李鸿章出兵朝鲜,扬国威。更为可笑的是,迫不及待地日本竟然也向清政府做起了动员工作:“贵政府何不速代韩戡?……我政府必无他意”。

啥意思呢?日本人说,清政府可以大胆向朝鲜出兵,我不会背后捅刀子。其实小日本心中的意思是,你们快点来吧,我们等这一天等得太辛苦了,求求你们,快点,可千万不能不来呀!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清政府没有识破这是日本的阴谋,6月6日,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2500人精锐淮军在朝鲜牙山登陆,6月11日,朝鲜政府和起义军达成了全州和议,清军未经战斗起义就平息下去了。

这很符合叶志超的想法,因为他压根就不愿意来,也没做好打仗的准备,还是“师傅”李鸿章跟他说:“亦未必便战,何怯!”,他这才勉强赶鸭子上架来了朝鲜。

日本政府得知清廷出兵朝鲜的消息后,高兴地不得了,鱼儿终于上钩了。日本一个混成旅在仁川登陆,并立即海陆两路对清军发起攻击。叶志超留下聂士成在牙山孤军奋战,自己畏敌为虎,逃往平壤。

在平壤,叶志超依然不顾左宝贵浴血战死,也无视“大同江岸日军遭毅、盛两军抗击,已开始撤退,卫汝贵在城西南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完全可以乘势反击”的形势,冒雨派人给日军元山支队送信,表示愿意弃城撤退。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当日晚8时,倾盆大雨中,叶志超密传各营,趋夜而退。将大小炮40尊、万余枪支,和一应粮饷白白送给日军。在安州,犹如惊弓之鸟的叶志超,不听聂士成建议,狂奔500余里,渡过鸭绿江,回国了!

日本人又是如何壮起胆杀进了中国呢?

日本的资料记载。在平壤,叶志超丢下大量远比日军先进的行营炮、连发枪等先进装备,狂奔五百里逃跑,给了日本人莫大的信心。看到这些先进武器,日军士气大振,一下子追到了鸭绿江边。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但他们依然不敢轻易渡江进犯,止步鸭绿江。这时,一支八旗铁骑驰骋而来。只有30多个人的日军先锋部队急忙开枪射击,趴在地上准备防守。

谁知道!日军的枪声吓坏了“八旗铁骑”,受了惊吓的几百人马队蜂拥而逃,又是一阵丢盔弃甲!日军小队长一看,来了精神,就凭着那几十个人大胆地追过鸭绿江,后续部队也不得不随即跟上。

甲午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出兵援朝先是陆战失利接着海战失利,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就这样!救人不成,还丢掉了自己,丢掉了尊严,把日本鬼子引过了鸭绿江。

近10个月的战争,换来的只是一纸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丢掉了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包括钓鱼岛)、澎湖列岛,还得“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赎辽费”三千万两……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尊严没了,被人奴役的半殖民地时代来了,成为暴发户的日本更加肆无忌惮了。衰败的清政府却将国之尊严丢在脑后,日军这才一路践踏着我们的尊严,跨过鸭绿江、柳条湖、卢沟桥,在中华大地上肆虐。

几十年后,中国第四次援朝,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简陋的武器和血肉之躯,硬是打败了挟二战胜利之威,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重拾尊严。

从唐朝到明朝,从清朝到抗美援朝,历史表明: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

唐朝出动2万余人,远程奔袭,明朝“花光家底”打了7年,抗美援朝更是举全国之力,用伤亡30余万人的代价换来的胜利。

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尊严不是喊出来的,更不可能乞求得来,那是骨子里的东西,那是民族和国家以及每一位国人的精气神,那是血与火的较量,丢不得!

标签: 明朝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