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土木堡之变的疑惑?

爱百科 125 0

近年来,网上有一个流传较广的说法:以于谦为首的文官集团通过“土木堡之变”掌握了朝中大权,形成“文重武轻”的局面。“土木堡之变”后,文官权力超越了武官是无可否认的,但并不能以此来反推“于谦”等人有“隆中对”式的谋划。对于甚嚣尘上的“阴谋论”,于少保可能会仰天长啸:“我还有这种操作?”

关于明朝土木堡之变的疑惑?

其实稍作分析便知,这样的“阴谋”太难实现,比如英宗北征告捷,或者无功而返,或者土木堡失利而返,总之土木堡惨败的出现是一个概率极低的结果,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偶然。任何对于战争中双方力量对比的分析均是“事后诸葛亮”式的纸上谈兵,战争中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也先也绝对预料不到他们竟然可以买到两个亿的彩票。

那么,对于以上提问,笔者有几点拙见:

首先,明代皇帝有亲征的传统。明朝的前几位皇帝:朱元璋、朱棣、朱瞻基都有亲征的传统,因而明前期的国家性格中多“尚武”。即使到了正德年间仍是如此,《明武宗实录》中孝宗对武宗“蹴鞠、下棋、射箭、飞鹰走马”等行为并没有制止,反而说皇太子骑射是“克诘戎兵,张皇六师”、“安不忘危”有尚武精神,不要管他。因此,皇帝亲征不需要大臣忽悠,而是明代皇帝可依据国情选择的一种军事方式。

其次,“阴谋论”的观点必须建立在“出征必败”的基础上,这也是因果倒置的思维方式。明代的军事力量在正统时期对蒙古诸部呈绝对优势,若非如此王振也绝不会鼓励英宗亲征,大家都把战争看作建功立业的机会。《国榷》中更是提到:“方正统时,国家适煕宣之后,中国全盛,乃一战而與师辐解,亘古未有也。”如果由“国家全盛”而“英宗北狩”必须要找一个理由,那么这个理由就必须是文官的“阴谋”吗?从结果来看,这个所谓的“阴谋”并没有实现。第一,文官并非一个集团,于谦也并非大阴谋家,这一点从于谦的政治回报和以“意欲迎立藩王”而死的结果可知“阴谋”本身的荒诞。第二,传统士大夫所具备的儒家伦理,也无法塑造那一个运作严密的“阴谋团体”。第三,文官“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应该是“南迁”而非固守,因为固守必然意味着武将地位的举足轻重,事实也证明在“北京保卫战”以后,武官和宦官掌握着这一时期权力的较大比重。况且“南迁”也并非与国家意志相违背,因为正统初期,北京依然称作“行在”。

最后,治理天下由“马上”到“马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转变。无论是“退功臣,进文吏”,还是“杯酒释兵权”,每一个王朝都在寻求适合国家形势的方法,从“洪武”到“建文”的转变也说明了明王朝在这一过程中的转变。明初国家多事,直至正统时期武官仍然“举足轻重”,但军队中文官的权重已经越来越来,如建文时期有“参赞军务”作为武将的幕僚,洪熙时期“参赞军务”可以管理机密文书,到正统时“参赞军务”已经有了“以文制武”的含义。因此,仅以军队中文职官员的多样化和权力提升而言,武将的权力已经呈现相对下降趋势了。

因此,我们不能太过于“标新立异”,而偏离了历史本身。

关于明朝土木堡之变的疑惑?

标签: 土木之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