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战线怎么样?明朝政府军为何战败?

爱百科 152 0

靖难之役战线主要是燕王的军队从北京南下最终打到南京城的,其中经过了多起战争,可以说靖难之役战线出现了反反复复的调整。起初,燕王朱棣的军队主要是集中在北方的,当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行谋反叛逆的时候,有很多的响应者都加入了燕王朱棣的军队,可以说是让朱棣如虎添翼。

朱棣得到众多的支持,随后便开始南下,一连攻打了多个城池,并且顺利占领了通州、蓟州等。随后朱允炆便开始与燕王朱棣进行了大战,在雄县的时候,朱允炆的明军却遭到了朱棣军队的袭击,可以说是惨败。然后又在真定开始大战,结果一如既往,朱棣的军队大败明军。然后,朱棣的军队开始进一步南下,等到到了大宁的时候,朱棣的军队曾返回到北平,与明军进行恶战。

次年,朱棣的军队开始于明军再次于白沟河作战,明军再次大败,然后朱棣便又进一步向济南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最终成功地占领了济南城。后来,朱棣一直顺利南下,终于占领了沿途的大小城池,而同时得到了相关的情报,最终攻下了南京城。这就是靖难之役的主要战线。

朱允炆之所以在这场战役中打了败仗而丢掉了皇位,主要还是因为他犯了太多太多的错误。

首先,在削藩这个政策上他执行得过于着急,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刚刚登基时的一个整体的形式。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分封的这些个藩王,在当时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朱允炆登基后,立刻就感受到了这些藩王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朱元璋临死之前给他留下的顾命大臣黄子澄等人也是极力的建议他开始削藩。建文帝采取了这个建议,而且在执行的时候愚蠢的采取了先弱后强的策略。他先除掉最弱的几个藩王,反而把最强大的朱棣留在了最后面,这就给朱棣的造反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第二个原因是在用人方面。朱允炆由于当时还特别的年轻。用人方面并不是特别的老道。朱元璋临死之前虽然给他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但是后来的结果证明,他们给出的建议并不是很好的建议。另外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把有能力的人杀的是七七八八,留给建文帝可用的人并不是很多了。他除了听信齐泰、黄子澄等人建议削藩的策略之外,在和朱蒂的对抗当中。他错误的用了李景隆这个人来作为自己军队的统帅。李景隆此人贪生怕死,尽管饱读兵书但是在实践当中表现的是一塌糊涂。在他的统领之下,明朝的军队屡屡败给朱棣,这也导致朱棣基本上没有费太大的事进就打到了京城。当时建文帝还是非常信任他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如此信任的一个人在最关键的时候背叛了自己。在朱棣打到京城的时候,竟然打开了城门放其进城,直接导致南京城失守。除了这些外在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内在的原因是无法改变的。建文帝此人的性格属于偏文弱的,他从小就表现出一个儒生的特质。在自己登基之后就要面对朱棣这样一个强悍的对手,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也是他难以招架的。所以综合这些原因就导致了建文帝在这次战争当中失败了,而失败的代价就是江山易主。

标签: 靖难之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