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爱百科 168 0

军事力量的强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比如秦始皇扫六合的大军在短短二十年后就惨败于农民军手中。朱棣北征横扫漠北,二十年后这支军队竟然覆灭于土木堡,皇帝都被活捉了。1937日军在中国横行无忌,十四年后,海扁日军的美军竟然被中国军队打败。

为何会如此?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为何会变的如此之快?

1:攻守之势异也大家其实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我们对历史和对当代的标准不太一样,就是历史上20年很短,今天二十年很长。就以最近20年为例,1997年,台湾经济占内地一半,2017年,台湾经济占内地二十分之一。发生了什么?20年里gdp增加好多倍,一跃成为世界老二。

放到古代也是这样,20年的时间里,足够发生很大的改变。参加万历三大征的将军们老了,刘廷当时是中年,到萨尔浒的时候已经老年,士兵也换了好几茬。

而朝廷里面,万历朝鲜战争时候党争不严重,政策比较稳定;萨尔浒的时候,门户之见非常严重,已经到了只管斗争、不管国家的地步,而且皇帝派的矿监税使还在各地折腾。大明发生的变化大致和1983年到2003年的伊莱克差不多。

而努尔哈赤,在万历朝鲜战争的时候,还去北京朝贡过,见到了大城市,之后的二十年里,海西四部灭了三,实力翻了好几倍,兵强马壮。

这就是贾谊说的攻守之势异也。一方上升、一方下降还在折腾,能比吗?

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配图:过秦论)

2:组织能力的变化丰成秀吉的军队打朝鲜军队还可以,而且在统一战争中打的也是中等规模战斗,往往政治妥协比战场胜利重要。部队的战斗力其实就那样。

明军有大量的边军骑兵与火炮,对射中不吃亏,对冲中碾压。你说打啥。

还有就是虽然明军缺乏兵团作战经验,但日本更缺乏哈。

相对应的努尔哈赤,那一套基本就是为克制明军准备的。我在写《大明官军为什么打不过清军》中详细写过这一问题(百度即可)。这里引用几句话:

回顾辽东战争,你会发现努尔哈赤与明军作战,像是一位战术娴熟的前辈与毛头小子摔跤。在明军中服役多年的努尔哈赤,亲眼目睹了明军对付蒙古人的这套战术,非常熟悉其优劣短长,他起兵后,明军依然如故,打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可以说,努尔哈赤身上的辽东性远远重于其内亚性(如果有的话)。从军事组织角度大体如此。

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配图:万历援朝战争碧蹄馆之战)

3:战场胜败决于呼吸之间靖难之役的时候,盛庸和平安东西对进,诸将担心被夹击。当时朱棣就说“百里之外,势不相及,两阵相对,胜败在于呼吸之间,虽百步不能相救,矧二百里哉”。

这就是战场。上面我们说了发展形势、战略战术。这里就是说战场。

努尔哈赤往往亲临战场,这是要比明军的指挥系统强的(丰成秀吉也是运筹帷幄),呼吸之间,临机判断,占尽了优势。

为什么明军面对日军尚可一战,20年后面对八旗军却不堪一击?

(配图:努尔哈赤是为数不多的明军研究专家)

总结如上这就是明军可以战胜丰成秀吉、没法战胜清军的几点原因吧。历史是发展变动的,此消彼长是历史的常态,在军事上有备者胜于无备,在战场上亲临一线的胜于运筹帷幄。这几方面努尔哈赤都做到了,他是一名深入研究明朝军事问题的专家。

当然历史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有跟过研究。比如我提的模式就没法解释李自成的百战之师为何会一败再败。所以这都需要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经略复国要编》

《清太祖实录》

《三朝辽事实录》

《明清战争史略》

《明史》

标签: 萨尔浒大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