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军事上占优势的皇太极为何还要向崇祯帝议和?

爱百科 203 0

战无常势,兵无常态。清兵军事上的优势是野战优势,这种优势被袁崇焕的“守为正招,战为奇招”轻松化解,宁锦大捷就是很好的例证。

另外,战争打的不光是军队的战斗力,更主要的是综合国力。大明朝地盘大人口多,虽然经历200多年的运行,身体不那么硬朗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综合国力还是比大清强。

明朝末期,军事上占优势的皇太极为何还要向崇祯帝议和?

拥有以上两个优势的大明王朝,如果不是遇到刚愎自用,多疑善杀而且性急的崇祯皇帝,明清对战,皇太极胜出的概率不超过三成,有例为证。

松锦大战洪承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清军对明军毫无办法,对垒中清军几乎溃败,皇太极火上大了,鼻子流血不止。为啥上这么大火?皇太极输不起,也等不起。他动员了大清所有军事力量,凑足了十几万人对付明军,一旦打败仗就再没有翻身机会。

明朝末期,军事上占优势的皇太极为何还要向崇祯帝议和?

大清生产方式单一,除了放牧、抢掠再就是边境贸易,战争期间边贸中断,八旗兵全部投入松锦前线,抢劫也不可能了,他们唯一能做的是放牧。大清物资本来就缺,战争消耗很大,物资更加匮乏,吃饭都成问题。这时如果大明朝咬紧牙关挺住,根本不用打就能把大清拖垮。

即便是松锦大战明军大败,清军依然过不了山海关。绕道蒙古越过燕山进攻北京,又拿不下北京。清军在关内攻城略地毫无意义,而且攻坚战是清军的弱项。所以清军五次入关,除了第一次之外其它四次主要任务都是抢掠。清军的抢掠造成了辽东地区汉民的不满,严重影响力大清的社会稳定,这和大清国策不相符合。

明朝末期,军事上占优势的皇太极为何还要向崇祯帝议和?

经过几十年的对明作战,皇太极觉得大清短时间吃掉大明可能性很小,抢掠物资造成内部不稳定,生活极度匮乏的现实逼着他与大明朝开通贸易,所以皇太极这时的议和是诚心诚意的。

明朝末期,军事上占优势的皇太极为何还要向崇祯帝议和?

清军曾经多次主动提出议和,是明庭不想议和。清军有议和的愿望,所以后来崇祯派陈新甲与清军议和才会那么痛快达成协议。

我是豫有得,欢迎加关注互动讨论!

标签: 皇太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