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韬武略的千古一帝康熙,为什么对儿子们的“九龙夺嫡”束手无策?

爱百科 190 0

康熙时代所谓“九龙夺嫡”其实多少有些名不副实,虽说号称有九个儿子参与夺嫡之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

文韬武略的千古一帝康熙,为什么对儿子们的“九龙夺嫡”束手无策?

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但是,真正有可能性成为储君的也就是胤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这四个人。

大阿哥胤禔出局相对早,康熙四十七年便被康熙削爵囚禁;三阿哥胤祉专攻编书和文学,对储位之争基本造成不了啥威胁;九阿哥十阿哥都是八阿哥的“跟班”,只能是是作为“配角”参与了储位之争;十三阿哥则是四阿哥的班底,也是配角。

文韬武略的千古一帝康熙,为什么对儿子们的“九龙夺嫡”束手无策?

“九龙夺嫡”有些夸张,但尽管对于康熙而言,他之所以对晚年的储位之争“束手无策”,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出色的儿子太多,的确很难去选。即使不考虑后来被废掉的太子胤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这三个儿子都可谓“人中龙凤”,客观上说都有帝王之才,哪一个即位都有很大可能做一番事业出来。康熙面临的烦恼恰恰与乾隆晚年选储君时的情境和烦恼完全相反,乾隆活着的几个儿子里都没有特别出色的,嘉庆也是靠矮子里挑将军才上位的。

第二个原因,和康熙对太子胤礽的纠结感情也很有关系。康熙无疑是喜欢胤礽的,但知子莫若父,也很明白这位太子无论从德行还是从才能而言都未必配得上太子这个位置,和其他几个儿子的综合呢你有差距,康熙在感性上想保住胤礽的太子之位,在理性上又想换掉他,废了再立,立了再废,在太子身上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文韬武略的千古一帝康熙,为什么对儿子们的“九龙夺嫡”束手无策?

第三个原因,康熙可能是出于锻炼皇子们办事能力的考虑,让多位皇子担任了权力很大的实职,也让皇子们有机会搭建成势力庞大的“夺位集团”。比如八阿哥,身边就聚拢了很多康熙朝的重臣,也就是著名的“八爷党”。诸如“八爷党”这些朋党集团的入局,让康熙面临的“九龙夺嫡”情况更为复杂,更难处理。

文韬武略的千古一帝康熙,为什么对儿子们的“九龙夺嫡”束手无策?

标签: 康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