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皇帝指定的八大臣之一肃顺,是一位怎样的大臣?

爱百科 183 0

“名满天下,谤亦随之”这句话对于肃顺来说是较为贴切的评语。肃顺是晚清宗室中的杰出人才,他轻满员而重汉臣,主张乱世当用重典,刑赏杀罚,铁面无情,深受旗人的痛恨,却颇受咸丰帝赏识,视为股肱之臣。

咸丰皇帝指定的八大臣之一肃顺,是一位怎样的大臣?

咸丰帝对肃顺可谓是言听计从,地位类似于乾隆时期的和珅,历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是朝廷名副其实的“钱袋子”。不过这个“钱袋子”总是空空如也,因为咸丰帝自1850年继位至1861年驾崩的11年间,太平天国从无到有,蔓延大半个中国,清廷为平定叛乱所花费的饷银不计其数。

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清廷陷入内忧外患,雪上加霜的危险境地。执掌户部的肃顺左支右拙,极力应对,千方百计筹措饷银。在户部宝钞案中,他痛下辣手,查抄官吏,商号及包庇的宗室旗人达数百人之多,遭到八旗亲贵的一致痛恨。

咸丰皇帝指定的八大臣之一肃顺,是一位怎样的大臣?

1858年发生的戊午科场案被称为清朝三大科场舞弊案之一,考生罗鸿祀以重金贿赂主考官柏葰而得以金榜题名。不料,罗鸿祀的才学过于浅薄,被复审官员查出答卷文理不通且错字别字达三百余处,就此东窗事发,柏葰等案犯锒铛入狱,依律当斩。

柏葰时任文渊阁大学士,官居一品,咸丰帝念其身居高位,处以极刑有辱国体,有意从轻发落。但肃顺据理力争,强调乱世当用重典,当今天下大乱,士气颓废,原因就在于朝廷官员欺上瞒下,敷衍塞责。科举乃朝廷抡才大典,关乎人才选拔,更应该铁腕执法,不避亲疏,以儆效尤。最终柏葰等四人被斩首示众,是史上死于科场案中职位最高的官员,肃顺此举使得官场贪腐风气得到较大改观。

咸丰皇帝指定的八大臣之一肃顺,是一位怎样的大臣?

除铁腕肃贪外,肃顺最大的功绩在于轻满员而重汉臣,他的口头禅“满人多酒囊饭袋,要办事还得依靠汉人”被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改编成“旗人都是王八蛋”,被当时的汉臣们奉为美谈。肃顺保荐的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为平定发捻,剿平回乱做出了极大贡献。

左宗棠任湖南巡抚幕僚期间,遭湖广总督官文弹劾“一官两印”,咸丰帝派官员彻查并指示“一经查实,就地正法”。胡林翼,曾国藩等上疏力保,郭嵩焘又策动深受皇帝信任的吴江才子潘祖荫保奏称“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在肃顺的极力斡旋下,左宗棠得以四品京堂候补,协助曾国藩帮办军务,从而开始创建楚军,屡立战功,成为显赫一时的封疆大吏,朝廷柱石。

咸丰皇帝指定的八大臣之一肃顺,是一位怎样的大臣?

既为权臣,不免骄纵,肃顺也是如此。咸丰帝驾崩后,肃顺为顾命八大臣核心,却因骄纵轻敌,认为27岁的慈禧太后翻不起什么风浪,没想到慈禧与小叔子恭亲王互相勾结,利用护送大行皇帝梓宫回京之机发动辛酉政变,将顾命八大臣一网打尽。

肃顺随梓宫返京落在后面,两宫太后及皇帝抄间道提前抵京。次日,两宫太后传召内阁大学士以及六部九卿,揭发顾命八大臣目无尊上,擅改谕旨,咆哮朝堂等不法行径,随即颁发上谕,令肃顺等退出军机,并分别交部议处。肃顺在密云被逮捕,被押赴菜市口明正典刑,这正是“大风大浪都闯了过来,没成想在阴沟里翻了船”。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咸丰皇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