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段祺瑞他们为什么叫北洋军阀?

爱百科 135 0

北洋,这个词汇早在宋朝就有出现。原是地理概念,指中国华北的海洋地带的疆域,一般指渤海、黄海、朝鲜半岛附近,包括奉天、直隶、山东等地方。

由北洋一词衍生出来的诸多词汇如:北洋水师、北洋大臣、北洋军阀、北洋政府、北洋武备学堂、北洋大学等,均源自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以后。荣禄、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都做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民国时期段祺瑞他们为什么叫北洋军阀?

笼统地概括北洋时期,一般是指从1895年袁世凯小站练兵,中经武昌起义、清帝逊位、民国创立、军阀混战,直至1928年奉系易帜,民国在形式上实现一统,这样一个前后共计33年的时段。如果算上晚清洋务运动中北洋系官员的作用,那么整个北洋集团影响中国长达半个多世纪。

民国时期段祺瑞他们为什么叫北洋军阀?

大家耳熟能详的“北洋三杰”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以及后来担任各省督军或巡阅使的李纯、曹锟、吴佩孚、王占元、陈光远、段芝贵、倪嗣冲、陆建章、张怀芝、张敬尧、田中玉、卢永祥、齐燮元、孙传芳等人,都算作是北洋系的“小站旧人”。

发展历程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在天津编成十营“定武军”;同年10月袁世凯接手定武军,在天津小站练兵。袁仿照德国、日本陆军建制和操典条令,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四千余人扩编至七千余人,并定名“新建陆军”,简称“新军”。

民国时期段祺瑞他们为什么叫北洋军阀?

光绪二十四年(1898),新军被编入守卫京师之一的武卫右军,后来跟随袁世凯前往山东镇压义和团,并扩编至二万余人。八国联军之役,武卫军诸路损失惨重,惟袁的武卫右军保存了完整实力,成为清朝北方硕果仅存的新军武力。

民国时期段祺瑞他们为什么叫北洋军阀?

光绪二十八年(1902),袁世凯持续建设武卫右军,更名“北洋常备军”,至光绪三十年(1904)辖有三镇。在庚子后新政中,全国新军改编、统一番号。1905年5月,清廷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为基础,新建三镇,与旧三镇合称“北洋六镇”,并改名为陆军第一镇至第六镇,北洋系正式成形。

光绪三十三年(1907)8月,清廷决定仿北洋六镇之制,于全国编成新军36镇,限二至五年内完成。同年,袁世凯的亲信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建立东北新军。

民国时期段祺瑞他们为什么叫北洋军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陆军部大臣荫昌率北洋军南下镇压革命党,因袁世凯暗中掣肘而指挥不灵,清廷被迫复用袁。后来袁凭借著北洋军的优越实力,取得了政权。

建立民国后,北洋系执政至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北洋政府终结。

标签: 段祺瑞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