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爱百科 134 0

孔子的思想,自古至今均受钦仰。在《史记》中,司马迁引《诗经》文字赞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其心向往之。”可见,他对孔子的人格及学问,瞻仰不已。

孔子之学说博大精深,而其流传之道有二:一为口授,一为著述。

虽然孔子自云“述而不作”,却仍有可资探求其思想的作品流传下来。其中口授者,即为《论语》。它是自古以来探究孔子思想最重要的典籍。

“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仁”的意念,几乎贯穿在整部《论语》中。可以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也是各方面主张的最高准则,更是人格养成的最高道德理想。

孔子一向不轻易以仁许人。那么,在他心中,“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孔子剧照

“仁”的广义含义,是兼摄诸德。从各弟子问“仁”的回答上,可整理出“恭、宽、信、敏、惠、敬、忠、礼”等内涵。

再更具体来说,“仁”的根本,是一种爱人的意识,即“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成己,然后不只爱自己的亲人朋友,还要推而及于一切人,这是一种关怀、平等、博爱的精神。

“仁”适用于各种情形中。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所表现的,就是用恭敬、庄重、虔诚、严肃、负责的态度来对待人民,这就是合于“仁”的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能将心比心;更积极一点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每个人能达到的程度有所不同;消极的、积极的,一样在“仁”的规则下进行。

“仁”是无所不在的,说话谨慎也符合其准则;“先难而后获”,不计得失,不惮所难为,“仁”亦在其中。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孔子剧照

“仁”是要时时刻刻自我警惕。性格上“刚、毅、木讷”,“近仁”;言行表现上“巧言令色”,则“鲜矣仁”;所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无时无刻都要以“仁”为准则。

修养“仁”德的人,除了对己身的要求之外,在面对外部环境时,心中也有一把无形的尺。用此标准,可以客观评断人事,不会纵容“恶”的存在。

孔子曾总结“仁”的功效,因为“仁者安仁”,就像山一样厚重不迁,所以“乐山”;仁者心中有不变的准则,所以少私寡欲,“好静”,所以恬淡长寿。

在修养“仁”的方法上,孔子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就是“为仁由己”。只要有心修为,“斯仁至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孔子剧照

“仁”的重要性“甚于水火”,甚至超越师生伦次——“当仁,不让于师。”

重伦理如孔子,尚且如此言之,即可见得“仁”处在孔子思想的最高位阶。

恕、忠、信——君子的基本准则“仁”是修养己身的最高准则,是终其一生所应追求的终极目标;孔子自己提出了可以贯穿其中的基本道理,就是“忠恕”二字。

“尽己,曰忠;推己及人,曰恕。”

将己身修养好了之后,要能够推己及人,扩大到影响别人,让别人也可以像自己一样好。这就是孔子的“恕道”,是“成己”亦“成人”的广博胸襟。

无论任何品德,都可用这项“忠恕之道”,所以它是可以“一以贯之”的道理。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孔子剧照

那么,何为“忠”之道?

在君臣关系方面,“行之以忠”是一种尽忠职守的态度,包含了“尽职责本分”及“忠诚无二心”这两种观念。

在与人交往方面,“与人忠”是基本态度。一个有修为的人,展现在外的各项表现都要注意:看就要看明白,听就要听清楚,脸色要温和,待人要恭敬,说话要忠实,行事要认真,有疑惑要发问,愤怒时要考虑之后的祸患,见财利时要想应得与否。

这都是君子的基本准则。

“忠”字除了单独出现之外,孔子还常常将之跟“信”字并举。如曾子的每日“三省吾身”,即是在思考自己是否合于“忠”、“信”: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另外还有“言忠信,行笃敬”,要让自己到哪里都行得通,首先说话要忠诚信实,行事要笃厚谨慎;无论处在何种境地,都要时时将之放在前面以为准则。

孔子也是以此来要求自己的,所以才会说“必有忠信如丘者”。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孔子剧照

孝悌者,仁之本作为“仁”的根本,孝悌思想是孔子伦理观念中主要的德目——首重“入孝出悌”,其次“谨而信”,其次“爱众亲仁”,这些都做到了,然后再来学文。

因此,说“孝悌”是“人”的根本,一点儿也不为过。

“孝”指敬爱奉养父母,“悌”为敬重兄长,这源于重视血缘的宗族制度,而其中尤重“孝”。

《礼记》把孝分成了三个层次。从物质、生活层面的照顾,到精神的不忧与崇敬,至名誉的显扬、思想的承继,短短十二字便涵盖全部:

“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

从《论语》所载,来探求孔子言“孝”的内涵,亦不外此三者。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孔子剧照

先从最基本的“能养”看起。

孔子的“能养”不只是供养生活而已,子女奉养父母是基本孝行,但是“不敬,何以别乎”——既要注意物质层面,也要照顾到心理层面。

如事奉父母要周到、要知道父母的年龄、尽量不要出远门……这些生活上的细节,都是子女该注意的。换言之,做到细微处,才算达到“能养”的基本程度。

孔子又说: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要做到处理事务、提供酒食,没有什么困难,一般人都做得到。但是,为人子女者不是这样就可以了,要能做到和颜悦色、出自真心地事奉。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孔子剧照

再来看“弗辱”。

“敬不违”只能算是“恭顺”,不能使父母改正过错,无法避掉过错所带来的罪恶及耻辱,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孝”。

就如《礼记‧檀弓》中所载,晋国太子申生不愿违逆父亲晋献公,即使知道父亲被骊姬蒙蔽了,并未揭露真相,因为他怕伤了父亲心。最终,他顺从地选择自缢。所以他的谥号为“恭世子”,尚称不上“真孝”。

相对地,子女应该更进一步做到:不能给父母招致耻辱。所以孟武伯问孝,孔子言“父母唯其疾之忧。”更深一层来解释此言就是“孝子不妄为非”——孝子不会做任何不好的事情来让父母伤心、担忧。这才是“弗辱”。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申生剧照

“孝”的最高境界是“尊亲”。

不是只有在世时的奉养,也不是现阶段的不招致耻辱而已,更是要能将父母的精神承继下去,不只至死方休,甚至要延续世世代代。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认为,父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算是“真孝”了。但孔子的“无违”没有期限,“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死后的追念和继承,才是“孝”的落实。

也无怪乎孔子要骂宰我“予之不仁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孔子在乎的,不是“三年之丧”的形式,也不是“三年”这个时间的长短。

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岂止是三年的怀抱之爱?为人子女,连三年之丧的回馈都不舍得?更何况,对父母恩的追念,又岂止是三年就足够?

可见,在孔子看来,做到诚敬的侍奉、名誉的维护、长远的追念和精神的承继,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孔子剧照

如何做到前述之人格?当然是通过学习勤奋学习,可以使自己拥有广博学问,充实内在,进而将所学的圣贤之道内化为己身之修养。所以,孔子非常注重“学习”。

他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从小就立志向学,而且也很以自己的“好学”为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所以,孔子坦言:对于学习,自己不会满足,丝毫不厌倦;为了学习,连吃饭都可忘记;沉浸于学习,可以忘掉忧愁,甚至连快老了都不知道。

他认为自己的好学程度,是别人所不能及的。他不轻易许人以仁,对自己也是如此,即使别人如何夸赞和肯定,他仍不敢自谓达“圣、仁”的境界。但是,夸他不厌烦地学习、不倦怠地教人,他倒是欣然接受。

所以,孔子注重的,与其说是学习所得的知识,不如说是一种重视“学习”的脚踏实地的态度。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君子”是孔子说的那样吗?

孔子剧照

玲珑说孔子对人的期许,有四种分类:圣贤、仁人、君子、士人。

“圣贤”者,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是理想政治家的楷模,是治世的最高目标。

“仁人”者,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毕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理想中的完美人格。

“士人”者,是有志于学的读书人,是相对基本的层级。而再更高一层,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子”。

“君子”和“仁人”非常接近。只是,在孔子心中,“仁”是卓然不凡的境界,他不轻易以仁许人,所以在谈到一些具体行为时,他就以“君子”之名代之。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用毕生心力,毫不松懈地追求,也不一定达到“圣贤、仁人”的目标;但是,“君子、士人”,一般人皆可做到,而且也应该做到。

标签: 孔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