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什么《战国策》不允许一般人读?

爱百科 176 0

在古代,为什么《战国策》不允许一般人读?

大刘近日很苦恼,因为用人问题。

大刘自己创业以来,小企业嘛,要干事的人,而不是吹牛的人。大刘就想当然的找回来几个原来的部下,这些部下也是忠心耿耿,干活非常卖力。

好不容易市场有了点起色,大刘觉得这些部下很有经验了,就新招聘了一群新人,交给了这些部下去管理,结果离职率达到100%。

连换好几拨新人,结果还是一样。

每个月总结会,大刘提出来这个问题,希望大家总结一下,结果一提到总结,大家都觉得是长篇大论,要长话短说,踏踏实实干事才是硬道理。几拨人不行,就换下一波,总会碰到对的人。

举个例子:

针对新人,简单的入职培训后,一上来就把工作交给这些新人,也不告诉怎么做,更不告诉为什么做,一问目标,三不知。一问方法,三不知。一问流程,也是三不知。

把企业建立在“撞大运”上?

大刘严厉的批评了这几个老部下,推荐他们看一下《战国策》,宏观大道理讲了他们也听不进去,那就从战国策的微观计谋上,去理解下什么是管理吧。

至少能搞懂“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摘自《战国策·赵一·张孟谈既固赵宗》。解释: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在古代,为什么《战国策》不允许一般人读?

《战国策》被改编了八次,水浒传也不过是四个版本。这本书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

西汉末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长篇累牍,是相互独立的单篇组成。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

后人认为本书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所以都把战国策内容当作故事来看了。

比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写唐雎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大家认为这是不可能的。结果,现在自以为是的人,也的确是很多。

在古代,为什么《战国策》不允许一般人读?

古代,不让老百姓读《战国策》。

管理在古代是“人上人”的大工作,是统率及团结众人力量的凝聚力,是帝王之术,是将帅之道,不是简简单单的茶余饭后之事。

《战国策》就是写帝王之术的。所以古代一般人不允许读,朝廷怕老百姓学会了这些计谋智慧去“造反”。

因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李世民书读的少,说水是黎民百姓的心,君王是舟,这是错误的理解。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句话,“水”的意思其实是帝王之术,也就是所谓的“智慧计谋”。

“智慧计谋”如果做好事,可以载舟航行,省力省时。智慧计谋如果做坏事,也可以把船倾覆,生灵涂炭。

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的大兼并时代,虚饰的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国与国之间,如今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没点本领,是混不到饭吃的。

所以,能说动古代君王的“故事”,能换功名利禄的“史实”,也是企业家必须学习的“管理”。

在古代,为什么《战国策》不允许一般人读?

策划组织,用人统御,领导控制就是“管理知识”。管理知识,如策划组织,用人统御,领导控制等智谋策略,微观而具体,这才是企业的经营之道。

《战国策》就是“策划组织”。

领导不能以身作则,怎么能做管理?

管理学上有个鲦(tiao2声)鱼法则: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鲦鱼很小,必须群居,通常庞大的鲦鱼群会有一条智慧和活动力强的首领。大家都跟着它马首是瞻,亦步亦趋。如果这个首领“疯了”,所有的鲦鱼也都会跟着首领“疯”。找不到食物,躲不开天敌,下场只有一个---死亡。

《魏一·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田子方(孔子弟子子贡的弟子)深受魏文侯器重,聘请田为老师。有一次,田老师和魏文侯饮酒,谈论音乐的事,田子方喝到兴起,起身演奏了一段钟乐。魏文侯马上说:“音乐不协调了啊,左边高了一点。”

田老师笑了起来,把魏文侯笑得莫名其妙,感觉被冒犯了,就问:“为什么笑?”老师不讲礼貌,也不行的。

田老师慢慢说:“做国君的,如果明理的话,就一定喜欢治官之道。如果不明理的话,就会偏爱音乐(奢靡腐败之风),我看您对音乐是听辨得很清楚,那么您在治官方面,恐怕就聋了。”

毕竟也是国君,魏文侯脑子转的非常快,马上恭敬说到:“老师,说的太对了,我会谨遵老师教导。”

领导只盯着事,不盯着人,最终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只盯着事,那就是楚王好细腰,举国多饿死,结果是一定被自己的国民推翻。

在古代,为什么《战国策》不允许一般人读?

《战国策》就是“用人统御”。

同样一件事,命令和引导是不一样的。

管理学中有一个横山法则:

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才是最有效的管理。简单说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结果完全不一样。

《谓齐王》中左尚就深谙此道。

周天子准备立太子,立太子是大事,扶持太子登基那就是更大的利益了。所以有人建议齐王,是不是封一块土地给周最(周最是西周君的儿子,而且差点被立为太子。),这样可以帮助他成为太子。齐王觉得可行,就派大臣司马悍前往西周,用土地推荐周最为太子。

左尚叫住了司马悍,说:“直接说是不行的。风险太大。”司马悍疑惑:“怎么大了?”

“要是西周国君不同意呢?不仅这份礼送不出,还得罪了西周国君,两国肯定断了邦交。”司马悍觉得风险是存在的,连忙请教。

左尚说:“你这样跟西周国君说,您想立谁为太子,悄悄跟我说,同时也希望您同意让齐王用土地来推荐这名太子。”

这事按照左尚的说法,结果非常顺利,大获成功。

在古代,为什么《战国策》不允许一般人读?

《战国策》就是“领导控制”。

同样是激发员工主动性,温暖是胜于严寒的。

管理学上有个南风法则:管理过程中,除了教训和批评树立威严,更要关心和尊重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感觉领导者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工作积极性。以德服人,而不是以罚服人。

市,朝则满,夕则虚,非朝爱市而夕憎之也,求存故往,亡故去。摘自《战国策·齐四·孟尝君逐于齐而复反》

解释:市场早晨人满满的,晚上就空荡无人,这不是人们爱早市而恨晚市,而是想要买东西,所以早晨去,要买的东西晚上没有,所以离开。

正如人们上班是因为赚钱,不赚钱,当然就不爱上班的道理一样。员工能够在企业获得更多,自然早晚也就在公司了,就看公司能够给员工带来什么了。

就拿培育来说,培养一个员工是花3个月,还是花7天?员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其实企业多花费一些财力和物力,聘请优秀老师经常组织员工日常学习,员工将来的工作结果回报,一定是你花费的几十倍。

哪怕你的工作制度是996,也照样有人遵守,只要员工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古代,为什么《战国策》不允许一般人读?

最终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管理不过就是用人之道。人本身就是感性和理性共存的。

所以管理工作并不完全是制度和流程,更不是高谈阔论的宏观经济。

不可以依赖高谈阔论的专家宏观经济指导,更不可以依赖政府的施舍救济。

无论企业大,中,小的经营,都是微观经济,必须讲究个人操作的生产力,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命脉,必须靠管理人员日常、合情的点点滴滴的管理,集腋成裘。

-END-

标签: 战国策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