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爱百科 126 0

文|颜小二述哲文

荀子是儒家比较有代表性且争议比较大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观点里面,比较经典,也让他受争议较多的在于他对孟子“性善论”相对“直接”的“表面式否定”,即“性恶论”。

读过《荀子》一书的人,多少可以看出点他的犀利和直接吧,就颜小二对他的了解,他思想观点里的那股子犀利和直接,与“道家思想”有点关系。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道家因为研究的东西本就属相当“本质”的东西,高度凝练来说,道家研究的更多属让万事万物之所以是万事万物“道”这一类十分“本质”的存在。因为“本质”,所以“真实”。因为“真实”,于此,就没有“遮羞布”一说。

而荀子的许多思想方针,相较于孟子、孔子相关的观点,对比来看,荀子就非常犀利地扯下了人们的“遮羞布”,比如荀子相当有名的观点“性恶论”。下面,颜小二就以荀子著名方针之一“性恶论”和大家一起来论一论荀子在揭开人于文明社会之“遮羞布”时的毫不留情。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1、孔子孟子看似论人性,实则在强调“教化”人的本性好坏,几千年来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议论的一个焦点,就儒家这个学派来说,孔子、孟子、荀子,关于人性看法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或者这样说,三位大先贤因为议论人性善恶找的“参照物”不一样,他们得到的“结论”乍一看还确实有很大的不一样,但是深究起来,三位大先贤的理论大抵还是会落到对“礼”的维护上来,而且维护的方式都是“教化”。这可能便是三位学说观点各有各的特色,却皆为儒家先贤的原因之一吧。

对于人性,孔子没有给出太直接的议论,但是却说“性相近”,继而强调后天人接受的“教育”、生长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于此,也强调了人在后天的“可塑性”。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孔子此举很聪明,非常巧妙地避开了对人先天本性的“善恶评价”,着重凸显儒家所重视地的后天成长”,以此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

而孟子关于人性的观点就很直接了,他甚至提出人和飞禽走兽的区别,就在于人生来就有的“善”的本性,即“仁义礼智”这四个“善端”。

在孟子看来,这些“善”虽然是我们天性一般的存在,但因为人世中有太多“诱惑”,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习知识、修身养性,目的便是借此时刻“自省”、进行自我“改正”,避免自己的“善良本性”被后世“欲望”所蒙蔽。

于此,我们不难看出,即便给人的“天性”打上了“善”的“标签”,孟子还是在强调“教化”。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他是在告诉人们,如果不想成为自然界中被“口腹之欲”裹挟的“动物”或者说“禽兽”的话,就要好好学习,懂得用知识和高雅情操“洗涤”自己,于此长久保留人独特或“高贵”于别的“飞禽走兽”之先天就有且让人之所以称之为人的“善”。

2、荀子的犀利:揭开人性的“遮羞布”相比于孔子避而不谈的“高明”,孟子苦口婆心的“迂回”,荀子劝人“好好学习、修身养性”的理论,就显得十分直接,甚至有点不给“情面”的感觉。

人人都有“维护自己”的潜意识,颜小二觉得这无可厚非,也不必勉强自己完全扼杀这一“天性”,这是我们的“自然秉性”。

我们虽然生活在“人为”社会中,虽然我们也明白“人为而伪”,但是相应来说,人类社会再“人为”,依然逃离不了“自然”这个大框架,人类社会也是在自然这个大环境里产生并发展的。

但无论再怎么“人为”,社会和所谓客观意义上的“自然界”来说,二者粗略对比来看,比较明显的不同可能更多体现在两种环境中“人为成分”和“自然成分”的对比。

荀子很客观,他不给人“戴高帽子”,更不“美化”人为何要“教化”,他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不“教化”,人就可能因为天性的“无序发展”,成为“恶”的存在。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为何荀子会有这种看法?我们知道,道家是基于“自然之道”来观察世界的。在道家的世界观中,“善和恶”是人类“人为”强行区分的概念,有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在里面。这就好比,我们饲养家禽,然后食用他们,从家禽的角度来说,人类饲养他们然后食用他们,这是“关乎性命与自由”的“恶事”,对于我们人来说,却是填饱肚子、补充营养的“好事”。例子粗糙,各位理解逻辑就好。

也就是说,在道家思想观念里面,我们人类世界里的“善恶:,是从“利人”出发的,是有立场的。而“自然”因“天地不仁”是没有“立场”的,于此,自然不存在所谓的善恶道德判断。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荀子深谙道家于“善恶”上的客观,于此他从人的社会来分析人的本性。

在人的社会中,以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安定为“善”,反之,对社会之“礼”、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即为“恶”。

于此,荀子以人在后天成长修习,成为一个“优秀”有礼有节的“社会人”为“善”,而人的本性中的“利己本性”若没有后天的教化以及好的引导,人的“自然之利己”本性,在无序发展下,很容易会演变成伤人害己的“贪婪”,更有甚者,会为害一方。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追根究底来说,没有教化的人之本性于人类社会中来说,是存在让人向“恶”的趋势的。

按照荀子这个逻辑,如果人不接受教化,那么人在人类社会中,不仅难以“合礼”而行,扰乱社会秩序不说,更难养成有“超越欲望”的高洁情操,比如“奉献”、“大无畏”等精神。

在人人自私、以掠夺他人为乐的环境下,社会的分崩离析,就在不远处。

于此,追根溯源来看,荀子这大抵还是在告诫世人,人若不接受“教化”,任由先天的“本性”发展,会出大乱子,比如衍各种各样的“恶”。

而荀子这一观点,对于“爱惜羽毛”的“文人雅士”来说,可不就是一定程度的自我否定吗?

要说孟子的“苦口婆心”是给人“遮羞布”,而荀子则是赤裸裸掀开这个“遮羞布”。她虽然没有否定“本性”,但他挑明了本性里的“恶”的趋势,这和直接“否定”就只隔一小步,实在犀利。

3、看见黑暗才算本事人因“匮乏”,总是本能地去求高求远。

或者说万物生来就是相对“匮乏”的,因为生存之下,“欲望”在驱动万物去行动、奔走。

但是,人类有了思想,创造了人类文明,有少数人开始审视生命,甚至能够跳跃人类社会,看到更“远”的地方。

因为对“光明”的匮乏,于此有一小部分“聪明人”总是看向有光的地方。

而真正“丰腴”且“高明”的智者,他们的“心”冷静,眼睛也更加“客观”和“理性”。

于是,理性和冷静的智者,除了看见人人趋之若鹜的“光”,他们还看见了“黑暗”。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许多时候,不是人看不见“黑暗”,而是对“光”的匮乏,让其对“黑暗”视而不见,最后自欺欺人一生,这是功利意义上的圆满,却是人生层面的遗憾。

于颜小二来说,荀子的耿直,源于他看见了“黑暗”,并希望人们也能在他犀利的揭露中直面与自己立场所对立的“黑”,这之中有一种倔强和耿直,亦饱含对人最真诚的“期待”。他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呼吁没用,又何苦“冒天下之大不违”去期待叫醒“装睡的人”呢?

同时,我也有个大胆的猜想,孟子“性善”的迂回与孔子“性相近”的高明,不是他们没有发现荀子所见的“光”,而是他们太过了解“人性”,于此“投其所好”,引导人们以“教化”自我约束、自我修炼,最后能够上达自我圆满。

总而言之,写到最后,颜小二还是由衷感慨,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值得细究。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荀子性恶论,揭开了孟子人性本善“遮羞布”?看得见黑暗才是本事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标签: 荀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