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历史人物施琅应该用同一把尺子

爱百科 122 0

  施琅是一个历史人物,作为电视剧,可以尽情戏说,电视剧中的施琅是什么样的人,那是文学形象的问题。但如果要评价施琅这个历史人物,则应该用一把尺子,评价所有人物的尺子。不能评别人用一把尺子,评施琅却用另一把尺子。

  施琅是不是大汉奸?说是,有道理,说不是,也有道理。但是,施琅与吴三桂和洪承畴是同样的人物,要是,大家都是,要不是,大家都不是。如果因为他姓施而吴三桂姓吴,他不是汉奸吴三桂是汉奸,那是没有道理的。

  说是汉奸的,道理不必说,说不是汉奸的,是因为明清战争是“国内战争”,“同是中国人”,无所谓汉奸不汉奸,与抗日不一样。这种说法假如是正确的,那么施琅不是汉奸,但是袁崇焕也不是英雄,不过是国内战争,不同政权之间的战争,各为其主,袁崇焕有什么可歌颂的呢?所有抗清人物都不是英雄,《桃花扇》也是错误的,侯方域也不值得贬低。不能歌颂抗清的袁崇焕的同时又歌颂降清的施琅和吴三桂。就如鲁迅《好东西歌》中所言:“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误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再说,施琅降清,又卖力地攻打明王朝的抵抗力量,是什么性质的举措?一些人,把它提高到“统一”高度,认为这是统一国土,消灭割据的正义行动,是应该肯定的。

  这个说法对不对,也先不提它。只说参加满清的军事进攻,就是“统一”,那么,这个尺子应该用来衡量所有人,而不止用来衡量施琅一个人。用这个尺子来一量,满清进攻一开始就是统一国土的战争,崇祯倒是分裂国土割据的一个罪人,统一对象,袁崇焕更是妨碍统一的“明独分子”。再进关,李自成也曾经抵抗过,也是妨碍统一的罪人。第一有功的是吴三桂,他一直打到云南,深入缅甸,比清将功劳还大,打到云南消灭李定国的抗清力量,深入缅甸消灭南明的残余力量,是不是“统一国土”的正义之举?李定国、孙可望的抗清,南明的抗清,是不是分裂国土的坏势力?

  那场战争就是战争,战争的目标就是消灭敌人,抬高到“统一”上来,恐怕难以自圆其说。不论客观如此,主观上拔高历史人物,结果是令人意外的。

标签: 历史人物评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