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近代史中的日本?

爱百科 130 0

独霸东亚的野心

明朝时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企图通过征服朝鲜,入主中国,称霸亚洲。

丰臣秀吉早年曾对天皇说:“图朝鲜,窥视中华,这是臣一生的志向。”丰臣秀吉两次出兵朝鲜,史称万历朝鲜之役。

日军开始胜利,在朝鲜半岛展开“日本化”,向朝鲜输出日本文化。后期明日各有胜负,丰臣秀吉病逝,日本军队遂全部撤出朝鲜。德川家康继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建立德川幕府(江户幕府)。

日本从德川幕府开始禁西方传教,闭关锁国,于一六三三年颁布第一次锁国令,直到一八五四年美国海军军官培里带黑船打开日本国门为止。日本随后发生内战,结束幕府统治。

日本明治维新前风雨飘摇:“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伊东佑亨致丁汝昌劝降书》)

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脱亚入欧,国力日强。日皇睦仁取《易经》中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为年号“明治”。

维新是来自《诗经》(《诗‧大雅‧文王》)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日皇睦仁颁布《御笔信》(《宸翰》)明示“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不问一身艰难辛苦,经营四方,安抚亿兆,冀终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孙中山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之关键源于中国的哲学:“第一件是日本的旧文明皆由中国输入。五十年前,维新诸豪杰沉醉于中国哲学大家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学说,故皆具有独立尚武的精神,以成此拯救四千五百万人于水火中之大功。”(《救中国应改革旧制实行共和》,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一九零五年八月十三日)

蒋亦指出,日本所以致强的原因是得力于中国的哲学:“日本人除了现代科学同枪炮以外,他们国内所有的东西,完全是学中国的,尤其在精神方面,更是完全学我们中国的。须知他们用来侵略中国消灭中国的最大武器,并不是有形的枪炮,而乃是枪炮以外无形的精神。要知道日本所以致强的原因,不是得力于欧美的科学,而是得力于中国的哲学。“

”他们日本自立国以来,举国上下,普遍学我们中国的是什么?就是中国的儒道,而儒道中最得力的就是中国王阳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哲学。他们窃取‘致良知’哲学的唾余,便改造了衰弱萎靡的日本,统一了支离破碎的封建国家,竟成功了一个今日称霸的民族。我们中国人自己忘了自己的立国,抛弃了自己固有最良的武器。”(《 自述研究革命哲学经过的阶段》,一九三二)

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同时代,清朝兴起洋务运动。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洋务运动追求坚船利炮,忽略了人才和教育,舍本逐末。“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 。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以方,任使得法也。自古教养之道,莫备于中华;惜日久废弛,庠序亦仅存其名而已。泰西诸邦,崛起近世,深得三代之遗风。”(《上李鸿章书》)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的结果体现于甲午战争。一八九四年,朝鲜东学党起事,朝鲜高宗向清朝求救,引发了甲午战争,其中甲午海战为第一次现代海战。

清朝陆海军洋枪洋炮和铁甲舰不输日本,却以大败为结局。日本大胜,北洋舰队覆灭,大清战败并签订《马关条约》。

中国失去朝鲜、台湾、澎湖。日本获得辽东半岛,此事威胁俄国远东舰队的战略意图,日俄后于一九零四年在中国东北开战,日本取得陆战和海战的胜利,因此日本取得对中国东北南部的控制,“关东军”驻扎进中国,日本跻身世界列强。

俄国则因战败触发第一次俄国革命,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员参与此役。

“本来当时就海军而论,中国海军的实力比日本要强大得多,结果黄海一战,来远、扬威、致远、超勇、广甲等舰,又均被轰沉,从此全军覆没。甲午之役,以我们这样一个堂堂大国,为什么会一败涂地,而屈服于小小的日本呢?第一就是由于内部不能团结一致。”

“其次,甲午失败是由于满清政府的昏庸腐败和人民之愚昧无知。再其次,甲午失败的原因,是由于政府对敌情认识不清,缺乏适当的整个政略和战略。由此可知甲午之役之所以失败,并非中国武力不及日本,而是失败于武力以外的种种原因,这种种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御侮救国最宝贵最切实的教训。”(节选自蒋介石《政府与人民共同救国之要道》,一九三六)

从清末开始,日本已经准备入主中原,“大和民族之欲步武于亚细亚大陆”。

蒋对日本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说,日本“在九一八以前,即在第一次日俄战争以后,就做占领东北的准备工夫,所以他实在早已用了三十年的工夫了”(《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一九三四)。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下的沈阳市区。

“近代日本侵略中国,并非从‘九一八’起,更非从去年十二月华北事件起;远在公历一八七四年即亡清同治十三年,就侵略我们的台湾,到一八七九年即光绪五年又侵占我们的琉球,到一八九四年即甲午年再侵略我们的朝鲜;“

”因此引起中日之战,中国一败涂地!于是台湾和澎湖列岛,正式割与日本,到一九一零年,朝鲜也被他并吞。到现在再占领我们东四省,更进而侵略华北。推究日本一步步侵略中国的经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自从明治以来,早就有一贯的政策,即所谓北进的大陆政策与南进的海洋政策。”

“所以他要贯澈大陆政策,一定要侵占满蒙,一方面驱逐苏俄在远东的势力; 一方面即以制中国的死命,然后可以长蛇封豕的姿势,从大陆与海洋两面来完成他独霸东亚的野心。”

“这种野心,我们只要看看田中内阁对满蒙积极政策的奏章所说的几段话,就可以完全明白。“

”奏章有云:‘历代内阁之施政于满蒙者,无不依明治大帝之遗训,扩张其规模,完成新大陆政策’。‘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我对满蒙之权利如可真实的到手,则以满蒙为根据,以贸易之假面具而风靡支那四百余州。“

”再以满蒙之权利为司令塔,而攫取全支那之利源。以支那之富源而作征服印度及南洋各岛以及中亚细亚及欧罗巴之用,我大和民族之欲步武于亚细亚大陆者,握执满蒙利权,乃其第一大关键也’。由此可见日本之侵略满蒙,并不是现在才发动的,已经早具决心,早有计划。”(《政府与人民共同救国之要道》,一九三六)

孙中山对日本亦了解至深,他曾说:“最近可以亡中国的是日本。”“中国假若和日本绝交,日本在十天以内,便可以亡中国。”(《民族主义》第五讲,一九二四)

一九一二年,蒋在日本创办《军声》月刊时就指出中国的最大威胁来自日、俄两国,认为中国必须具备“自立自强的力量”。日本地狭人稠,资源贫乏,工业发达、强大的海军,都是其扩张政策的动力。孙中山、蒋的担忧是中国挥之不去的噩梦。

标签: 日本历史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