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哉风
对待历史的态度,考验的是一个民族的修养。尤其是,如何看待战败的历史。
一般而言,在任何战争之后,无论赢家还是输家,学校教授的历史都倾向于偏向于自己一方。然而,这在德国不可能发生。
鉴于战后的暴行揭露,德国人对纳粹的历史深恶痛绝,年轻的一代只想忘记并专注于新目标,比如经济。德国的主流社会的共识是永不战争。
德国的教科书里,对于纳粹意识形态和暴行是毫无掩饰的谴责。在德国,除了照片和视频纪录片,大多数学校还组织前往大屠杀纪念馆,通常是集中营,并向学生推荐当时欧洲纳粹主义和种族仇恨问题的文学作品,甚至是犹太人的故事,比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以及安妮·弗兰克日记,每个德国人都非常熟悉。相反,纳粹名将隆美尔的非洲战绩,很多年轻人茫然不知。
安妮日记在德国家喻户晓
对于战争本身,德国教科书选择淡化战争领域的细节,其原因是,展示战争前两年德国占领的巨大版图和胜利,可能会导致学生萌生民族主义的盲目自豪感。相反,德国老师教历史时,对境内的“纳粹抵抗者”大书特书,比如著名的抵抗组织“白玫瑰”,就被德国民众视为英雄。
白玫瑰组织索尔兄妹被誉为”我们的良心“
德国人对待二战历史,有一个共识:即战争期间造成的重大破坏和生命代价不是盟国造成的,而是纳粹政权本身造成的,纳粹政权是发动不义战争的肇事者。而德国本土的大部分破坏都是在战争最后一年造成的,德国人认为这是不投降的顽固造成的,被视为纳粹对其人民缺乏最低限度的关怀。而希特勒、希姆莱等人的自杀,则被视为懦弱和不敢负责的行为。
所以,在德国教科书里,盟军对德国城市的占领被称为“解放”,在过去几十年的德国战争电影里,我们能看到德国人对于纳粹带来的民众疯狂,作出深刻反省和思考。
《我们的父辈》,一部伟大的德国电影
同样二战战败国,再看看日本的历史教科书。
日本人绝对不会谴责天皇制度,也不会反省军国主义带来的全民狂热等等意识形态,而喜欢强调客观原因,总有一种故意模糊。比如,日本历史书里描述“满洲事变”的起因,是“经济危机、中国收回国权运动”等,使“军部产生强烈的危机感”,不承认伪满洲是傀儡而是“新国家”。对卢沟桥事变,则称是政府“迫于军部的压力”,而中国做出的“坚决抵抗”的姿态,终于让战争“泥沼化”。
1937年日本全民庆祝”南京陷落“
日本教科书里,对侵华战争(日本称为“日中战争”)写得不多,对“南京事件”一笔带过,着重落笔的是太平洋战争,描述日本的前期胜利、美国的反击、日本的战时经济崩溃,直到战败。其中一个重点,是描述日本人民“蒙受”的战争苦难(原子弹和东京大轰炸),在这方面,日本方面大量的图片、回忆、书籍、纪录片,把自己形容为战争的牺牲品。
日本教科书里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教科书里对于日本战败的直接原因,强调是两点:第一,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第二,苏联“背约”进攻中国东北,所以天皇终于“圣断”结束了战争。自始至终,日本形形色色的历史书籍,都把锅甩给军部,而非天皇和政府。
身穿旧日本军服的老兵,这在德国是无法想象的
总而言之,日本对于二战的反省,对于自身意识形态上的反省,与德国完全不在一个层面。
标签: 日本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