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人很聪慧,很讲究,中华儿女很久前就学会了打结,“结”从古时候起就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文化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就发现骨针的存在。由此专家们分享,有针,哪一点有绳线,由此可见,简单的结绳和缝纫技术当时已具雏形。
我国文字最早有有关记录的是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记事,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而郑玄周易又注称“大事大结其绳,小事小结其绳”。后在战国铜器上所见的数字符号上还留有结绳的形状。这些历史资料说明当时绳结确实曾被用作辅助记忆的工具,也就是说绳结是文字的前身。
而后又有了钮结,作为古人穿著的习惯。最早的衣服没有纽扣、拉链的,为了把衣服系牢,就需要打结。
1 东晋、唐朝的“结”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很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妇女装饰都有“结”的元素。如画中仕女的腰带上,有单翼的简易蝴蝶结的装饰物。
唐朝教坊乐曲中有“同心结”这个词牌名。当时人们就喜欢用锦带编成连环回文式的结,名为“同心结”来表达彼此相爱的情愫。
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中,有位仕女腰带上的结就是我们现代人统称的“蝴蝶结”。
2 明清的“结”
到清代后,绳结作为装饰物以及相当广泛了。
清代的绳结已经发展到了高妙的水准,此时还被视为一门艺术,而且样式越来越多,花样越来越巧。明清时期又有了玉佩等挂件,当时人们有挂玉佩的习惯,而后留下印钮,古代铜镜背面中央都铸有镜钮可以系绳以便于手持。
随后,绳结运用越来越广泛,日常生活中的大小用品如笛箫、发簪、项练、肩坠、轿子、窗帘、帐钩、眼镜袋、烟袋、香袋等等都编有美观的装饰结,寓意着吉祥如意。
3 民国以来的“结”
民国时期,由于西方观念的深入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大量引进,导致我国原有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民原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对固有文化遗产并未进行妥善的保存和传扬,所以,但是“结”的使用价值不高,再加上制作费事,所以这些传统技艺和文化逐渐被忽视,而后随着蜕变到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在苍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被淹没。
4 现在的“结”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们又发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不同种类的“中国结”又被人们作为逢年过节时购买来作为礼物和图个好兆头,如买来不同的“中国结”图个吉祥如意、事事顺心、岁岁平安等。
标签: 学习历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