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的历史故事

爱百科 109 0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初的大臣刘伯温,夏日的某一天,在杭州城里漫步,见到一个卖柑子的人。他发现这柑子金黄油亮,新鲜饱满。于是就买了几个,回到家里后,剥开一看,发现里面的果肉干缩得像破旧的棉絮一样。

  于是,他拿着柑子再次找到卖柑子的人,责问他为什么骗人钱财。

  不料,这个人笑了笑说,我卖这个柑子已有好几年了,都没有人讲什么,就是您不满意。当今世上骗人的事到处都是,岂只是我一人?你看那些很威风的武将,从装束看,比孙子、吴起还神气,可是他们真正能懂兵法吗?那些头戴高帽、身着朝服的文官,他们都有治理国家的本事吗?寇盗横行,他们不去抵御;百姓困苦,他们不去救助;贪官污吏,他们不去处置;法纪败坏,他们不去整治。这些人一个个衣着华丽,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琼浆玉液,骑着高头骏马,哪一个不是装得道貌岸然、一本正经的样子?又有哪一个不像我卖的柑子一样,表面如金如玉,里面却跟破败的棉絮一样呢?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熟悉,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由来。

  这个故事所揭露的虽然是古时候的社会现实,但是它所具有的警示意义及讽刺意味在当今时代无不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这样的人,口里讲的头头是道,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工作中在行动上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我记得《论语》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龚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

  孔子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宰予是孔子的学生,在其弟子中以擅长言辞论辩著称,其他的弟子很是羡慕。但孔子担心弟子们只注重说而不注重做,如果那样的话,就会误入歧途,因此,孔子借对宰予的指责来教育其他弟子。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不一,语言就会没有力量;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说的话没有人愿意听,甚至招人反感,这不一定是他讲错了,而可能是他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

  这样的人,终究给他人的印象是,言行不一致,表里不如一。与故事中所讲的那个“柑子”没有区别。

  我们常常说,要用行动来证明一切。说明了“行”远远要比“说”重要。

  《南方日报》高级编辑田东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一丈不如行一尺》,文章开头是这样写的:“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广州市政协主席朱振中作了题为‘狠刹搞形式唱高调耍花架子的不正之风’的发言,报道说8分钟内共赢得了11次掌声,也有说5分钟内共赢得了11次掌声。我们貌似严谨的各种统计数据也不堪一击,当然就不能苛求即兴‘数数’的现场记者了。朱委员讲的现象其实大家都司空见惯,不外‘一些地方、一些党政机关、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或出现一种不实事求是的不正之风’,搞形式、唱高调、耍花子云云。”

  这种做表面文章的人,在许多单位里都存在着,尤其是这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各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在各种场合或不同的会议上讲得令现场所有人“为之动容”,我也不知道他们的“演讲辞”是不是发自于其内心来源于其“行”中?表示疑问。

  因为,果真做到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不会出现有在媒体上醒目报道的关于河南新密“3.15”矿难事件中记者提到的“新密安监局长10个‘不知道’。更不会出现矿难事故的频频发生。

  防患于未然,将事故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安全第一,警钟长鸣。我想,这是在各级安全生产检查会议上是领导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我也一定相信,文中的这位新密安监局长同样地在会议上也说过这句话。

  既然有说过,为什么会对重大责任事故的相关问题“一问三不知”呢?道理很简单:情况不了解。为什么不了解?按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个矿我没来过。

  原来如此:平时在工作中,说的是一套,做的却又是另一套。

  这不能不又让我想起田东江编辑在他的文章中说的一段话,“可惜,当下我们社会的一个现实是,对社会痼疾,人人可以揭批得唾沫横飞,连位高权重的官员也动辄要拍案怒斥一回、痛陈一番,但不知解决问题交给谁人。倘若仅仅停留在‘暴露’层面,除了‘老鸦落在猪身上--光瞧见别人黑不知道自己也黑’。……只有大家都来‘行一尺’,哪怕‘行一寸’,社会才有希望。”

  最后,希望我们的“父母官”们,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地出现在公众面前,否则,就会应了这句古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样的人,会令世人唾弃! 

标签: 宋朝历史故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