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是从古至今君王臣工士人百姓们都评价很高的一位千古明君。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当然也是神秘莫测,天威不测的人物。
伴君如伴虎,生动地描述了君王和臣子的关系,在君王身边红颜固然薄命,但那些铁骨铮铮的男儿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中国的皇帝,自从有了这个位置开始,就一直处在孤家寡人的状态,历史上我们看到过许多滥杀无辜的皇帝,绝大部分都跟皇帝本人的品质无关,都是皇帝这个职位本身要求他们这么做的。
韩非早在战国末期就明确论述过,君王应该怎么做,君王不能信任任何人,包括妻子儿子,不能让任何人看出来自己的意图,不能表现出自己的好恶,韩非的这一套理论,历来被帝王,尤其是想要有座位的帝王封为圭臬。
很多皇帝,看似无情的背后,无非是想让自己和后代的王位坐得更稳固一点,毕竟拥有无上的权力,这个位置可是无数人眼里的超级美味。
李世民最能理解这种贪婪的感受,因为他的皇位就是抢来的,不用阴谋诡计就是硬抢,杀死了做太子的哥哥和亲弟弟。
这跟康熙朝的九龙夺嫡还不一样,那些不是一个母亲生的阿哥们,本来就是毫无感情的,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兄弟而已。
但李世民杀的,可是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这份狠辣和对皇位的贪婪,让他比谁都明白,这个位置不好坐。
但李世民担心的是,自己的“傻儿子”不明白,老年人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对于李世民而言,李治最让他不放心,因为这是他所以儿子中最差劲,最弱的那个。
到了晚年,李世民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父亲,原来皇帝也不是偏爱太子,更不是不知道其他皇帝的好,毕竟皇位只有一个,能给的作为父亲都会给,但皇位总不能掰成两半吧。
所以不管李世民多么英明神武,他依然采取了和当年李渊一样的策略,尽量平衡太子李承乾和李泰的关系。
李世民非常喜欢李泰,但这也不可能把李承乾给废了呀,毕竟太子也没犯错,就这样李泰觉得自己能力比李承乾强,太子觉得自己是嫡长子,其他人不应该有非分之想。
巧合的是,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他们三个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这情简直就只李世民当年的翻版,只是名字改了改而已。
李世民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太子要造反,但是太子被废之后,李世民却没有立李泰为太子,他实在太伤心了,这种残杀,从上一代居然延续到了下一代,他必须告诉其他皇子,皇帝的位置不是靠抢的,于是他决定把皇位传给原本没有任何机会和希望的李治,除了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之外,李治实在没有任何拿的出手的地方。
孩子太弱,这是李世民最担心的问题,在进行了各种教导和谋划之后,李世民在弥留之际,给了李治最后一个锦囊,这就是徐世绩。
徐世绩这个人一生很传奇,但更传奇的是他的名字,他本来叫徐世绩,字懋功,因为隋唐小说的原因,徐茂公这个名字,可能大家更熟悉。
徐世绩后来因为战功,就被赐姓了李,从此徐世绩变成了李世绩,但后来他越想越不对劲,自己这个名字和李世民有个字重合呀。
尽管李世民多次表示,不用改,但李世绩还是很敏感地把名字改成了李绩,这个名字伴随他后面的人生,无灾无妄到公卿。
但谁也没想到,死了也不能安生,孙子李敬业起兵造反反对武则天,他可没有爷爷的军事才能,顶着功勋之后的帽子,就因为自己很能打,结果很快就兵败被杀。
他完全没有爷爷的谋略和眼光,兵败身死还连累的徐世绩被挖出来鞭尸,这还不算,武则天收回了他的赐姓,从此李世绩就又变成了徐世绩。
一个人名字的几次变化,全部都是因为自己服务的帝王,而这次锦囊妙计的生死大事,则完全是李世民对徐世绩的最后考验。
李世民打算重用徐世绩,让他辅佐李治,虽然李世民死的时候,岁数不算大,但他不到二十岁就出来打天下。
所以到李世民死的时候,第一代名将集团,大部分都死了,要么就是老得不行了,就剩下这个徐世绩可以代表大唐军方,支持李治。
李世民的做法很普通,但却很有效,直接把徐世绩罢官流放,对李治说,要是徐世绩敢有任何的异议或者走得慢了,立马杀了他。
徐世绩是什么人,可以说是将军里面最会神机妙算的,估计是看穿了李世民的把戏,接到命令之后,连家也没回,直接到地方任职去了。
李治继位之后不久,就把他招了回来,这种事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无非就是帝王的统治术而已,但屡试不爽百试百灵。
后来徐世绩果然很支持李治,但世事难料,反对李治的不一定就坏,支持李治的也不一定就好,徐世绩倒是力排众议支持李治了一次,那就是在武则天为皇后这件事上,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