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去看:秦国和六国。秦国:秦国在刚进入战国时是最弱的,东方六国盟会都不邀请他,把他看做是蛮夷之邦,看不起他。最危险的时候是秦孝公刚即位时,当时战国时的著名军事家、改革家和政治家吴起在李理变法(李理变法被普遍认为是进入战国的标志性事件,他注重经济改革,使魏国变成了当时的唯一超级大国)的基础上在进行军事变革,使魏国的国力进一步增强,然后吴起率轻骑只在旬日之间都把秦国门户函谷关拿下了,占领秦河西之地,把秦国逼到雍州这块地方狭小,土地贫瘠的地方。
在当时外有六国瓜分秦国的盟会,内有刚经历权力交接的政权不稳定性,这些都使秦国时时都有灭国亡种之威。但秦孝公终于在风雨飘摇中挺下来了,并招来了使秦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家——商鞅。秦国在秦孝公和商鞅联合治理下,终于变得能和山东各国相抗衡,但也不能抵挡六国中任意两国的联军进犯,但是已不至于灭国亡种。
后面秦孝公选接班人的时候都想的是否会沿着他变法政策的这条路线走下去的标准来选的。最终秦国在后面几个君主的励精图治后,终于一统全国。在这期间,秦惠文王用张仪的连横来对付由苏秦从燕国开始的合众:张仪抓住六国各怀鬼胎,只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长远的打算的想法,把苏秦的合众各个击破,使六国不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并且用司马错进军蜀地,把蜀地变成自己的粮仓,使自己没有了粮食危机的可能;攻下韩国的矿山,使自己的军队装备没有了资源缺乏的危机。后又有范睢为秦国筹划的军事、外交谋略——远交近攻。进一步瓦解了山东六国联合抗秦的联盟,使秦国对山东作战都是一对一,不是一对六了。
并用比如说白起、王翦、李信……等之类的名将将山东各国的实力进一步削弱或是亡国。六国:六国都有自己的一套战略方针,比如说齐国,他的战略方针是自己坚守自己齐国的土地,让西边各国互相斗争,等到两败俱伤后,他在坐收渔翁之利。其中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听了张仪的连横之策(张仪抓住齐国想坐收渔翁之利的心理,给齐国说我们联合起来,你不出兵,让我去进攻,最后我们利益平分),和秦国联盟,至使其他各国在和秦国作战时都有后顾之忧,不敢全力和秦国打仗,以致最后兵败灭国亡种;魏国自从魏武侯薨后就没有明君贤相了,也没用一个长远的战略方针,只图眼前利益,秦国只要给他点好处,他就背盟,使本来就不牢靠的联盟更加松散。
赵国虽然出了很多名将,但王不识人,所以廉颇、李牧、赵奢等虽为的重用,但不得善终。最有名的恐怕就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和赐死李牧的故事了,还有就是赵国没认清楚形势,把自己的斗争矛头对向弱小的燕国,使自己不断的再弱燕上消耗自己的本来就不强的实力。
还有不得不说的地域广阔的楚国,君主不是无才就是无德,弄得最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都在政治斗争被灭族,还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自投汨罗江而死。还有燕国长期沉浸在昔日的最尊贵的诸侯国里(燕国是周武王的后代),没有意识到昔日的尊贵不会给你带来荣耀与财富了,反而向当时还算二流国家(一流国家是秦国,二流国家有齐、赵、楚,三流国家有燕、魏、韩)的齐国和赵国复仇(我想你知道乐毅率五国军队攻齐的故事;还有就是秦攻楚时对赵国的军事压力不大,赵国就想把对秦失去的地从燕国手中补回来,就不断对燕用兵)。
还有一个国家就是韩国,他也曾经想变法图强(申不害变法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吧)的,不过本来就弱小的他,又处四战之地,而且土地肥沃,又有当时著名的两座铁山,认谁都想吃这块肥肉,怎么会给他发展的机会呢,所以在变法没几年,魏国就对他用兵,这也是直接导致魏国衰弱的一个源因(这就是齐孙膑和魏庞涓的故事: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几乎使魏国的战争精英损失殆尽),从此以后韩国就常年战争,不得休整,且国土分散。
换句话说就是这首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谢谢!。
标签: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