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富贵权势,对上不顾下,不能及时做到功成身退,或与后继国君不同志,或遭到有利益冲突的勋贵们的嫉恨诋毁,以致罹难辱身,悲戚离世,为后人所叹。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等,这些为大秦富强建功立业的名相勋士,概莫如是。
商鞅来自魏国,与秦孝公君臣相知,甚得秦孝公的支持,开启了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严行法制,让秦国从此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突破魏国多年压制,让大秦得到了可与山东诸国争霸的西河之地。然而严酷的法制和新法的移风易俗,极大地损害了秦国贵族们的利益,让他们恨商鞅入骨。秦孝公离世,商鞅不知激流勇退,终遭秦惠文王赢驷的车裂之刑。张仪来自楚国,以他的能言善辩,联橫离纵,让山东诸侯情愿割土纳地,交结大秦,为秦国开疆拓土,更臻盛境,得到了秦惠文王的极大信任。但是,张仪以巧言令色、真假不定立功,位至丞相,让秦国勋贵嫉妒愤恨不耻,秦惠文王一死,秦武王上位,从外地为大秦游说的张仪,为武王所鄙视,不得已只能离开大秦,在魏国郁郁而终。反复无常的张仪,一生真的是忠心大秦,为大秦费尽心血口舌,却最终难受秦人尊敬,岂不冤哉!范雎持重有才,强公门杜私室,废太后,黜权臣,加强了秦昭王的权力,又用反间计助白起长平之战成功,秦国蚕食鲸吞,更让山东诸国难以抵敌。然而范雎睚眦必报,仿功害能,用恩刃仇,终让其在昭王前失宠,不得已辞相惶惶而终。吕不韦卫国富商巨贾,以商人的眼光投入政界,在赵国看到奇货可居的秦异人,用尽家财,最终赢得了秦国,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宰相,秦王赢政的仲父,军政大权皆出其手,天下豪俊尽愿归其门,风云际会,一时无两。怎奈误为赵姬进嫪毐,酿成雍城之乱,难挡天下幽幽之口,为秦王所贬,于蜀地凄然自尽。李斯战国时期法家的翘楚,为秦王赢政赏识,从客卿至丞相,为大秦一统立下汗马功劳,书同文,车同轨,立郡县,废分封,定秦法,为后人叹服。但是他太看重个人荣华富贵,秦始皇死,竟为一宦官玩弄,与赵高沆瀣一气,废扶苏,立胡亥,最终为赵高车裂,全家灭族。
秦国本为一个西僻小国,为中原诸国所不耻,为了能得到山东诸国的认可,秦人一向自强不息,特别是相继的国君,都怀揣大志,为强秦奋斗不止。他们深知强国需人才,注重招揽聘请来自各国的人才,给他们以施展才华的机会,立功建业,使大秦西吞诸戎,南并巴蜀,联橫离纵,割楚蚕魏食韩屈赵,终至一统六国,得兼天下。之所以历代国君所重用的人才难得善终,最主要原因还是这些人才来自他国,在秦国根基不深厚,群众基础不好,只凭一国君信任重用,大施个人才干,奋发有为,不顾及秦国勋贵遗老的盘根错节,无形中就损害了权贵们的切身利益,结下仇怨,一旦失宠国君,或国君离世,在秦国贵族遗老们群起而攻之下,就只能伸首就颈,任凭宰割了。虽然如此,秦国能给予他们一展才华的机会,建功立业,名标后世,也算是虽死犹生,当无可憾了吧!
标签: 吕不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