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背水一战,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爱百科 84 0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韩信背水一战,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背水一战的背景:汉三年(公元前204年),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争霸正进行得如火如荼。韩信奉命开辟北方战场,他在顺利灭了代国后,带领三万军队进攻赵国,赵军主帅是陈余,他率赵国二十万大军在地势险要的井陉口阻击韩信。

陈余的谋士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很有谋略。他认为汉军远道而来,军中必定缺粮。于是李左车向陈余献计:由李左车带领三万人马从后面断绝汉军的粮道,陈余在井陉口坚守不战,不久韩信必败。但是主帅陈余自恃兵多地险,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

韩信背水一战,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背水一战的过程:韩信到达井陉口后,先挑选了二千名骑兵埋伏到赵军营地的侧翼。再命令一万多名士兵背靠大河,摆出决战的阵势,最后自己率领剩下的士兵主动向赵军发起进攻。

一接触赵军,韩信马上命令军队后撤,同守在河边的军队会合在一起,赵军凭借人多势众,向汉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汉军退无可退,不得不以命相搏。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赵军见一时难以取胜,就准备先撤回营寨,回头一看,顿时傻眼了,原来埋伏在赵军侧翼的二千汉军骑兵,趁赵军全军出击后方空虚之际,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了汉军的旗帜,所以赵军的士兵以为营寨被劫了,纷纷乱作一团,四散逃命。

韩信背水一战,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背水一战的结局:汉军乘胜追击,杀死了赵军主帅陈余和赵王,一举歼灭了赵国。

背水一战的启示:由于韩信背水一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后人也纷纷仿效,但是大多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呢,因为韩信的背水一战没有看上去这么简单,它只是韩信整个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第一环:命令士兵主动进攻后马上后退,途中故意丢弃战鼓战旗,让赵军士兵去争抢。这样做的目的是麻痹敌人,打乱敌人的进攻队形。

第二环:进攻的部队退到河边,合兵一处,变攻为守,占据主动。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三环:让骑兵趁虚调换敌营的旗帜,涣散敌军的战斗意志,最终击破敌军的心理防线。

韩信背水一战,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每一场战争其实都是人性的战斗,只有洞察人性才能利用人性。背水一战就是激发了自己军队人性的最大潜能,而利用了敌人人性的弱点取得的胜利。

标签: 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