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宋朝最高学府,国子学为何向太学流变,出现“一边倒”情形

爱百科 104 0

纵观历史百态,历史中往往一些特定的转变会带动社会与处在这个社会形态下的人们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和进步,例如在宋朝,当我们发现国子学已经呈现出向太学流变的状态,宋朝的体制也在慢慢的变化,这又意味着些什么呢?

教育对于一个朝代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政治综合体,两宋时期的政治体制也在仿效以前的政权通过教育对官吏进行选拔和任用,同时教育本身也是政治体管辖国家的有效方式之一。

不过在两宋期间,国子学向太学呈现出重心转移的情况,这在之前的政权体制下是不曾出现的,那么这样的流变过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同为宋朝最高学府,国子学为何向太学流变,出现“一边倒”情形

一、国子监因权贵之需而生,同时也作为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教育传播工具而存在。早在西晋时期国子学就已经诞生了,而在之后的千年间,国子监一直是国内最高的教育学府,同时也是各个朝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高级别的教育传播机构。

之所以会出现国子监是因为在当时士族门阀有着非常严苛的等级观念,而把贵胄跟贤良放在一起学习和教育显然不符合当时的人们对于等级的重视和敏感,因此才有了太学之外的国子学。

从教育本身的角度来看,国子监无疑能够更加系统、专注的为培养国之栋梁而出力,而站在官僚阶级的观念当中,国子监的产生属于权利机构内部的一次革新,因为想入国子监需要具备一定的阶级身份和地位,而如此一个将地位身份看重的教育机构无疑也是参与其中的学子所在的家庭的一种威望的象征。因此国子监除了具备教育职能之外,也是权利阶级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

同为宋朝最高学府,国子学为何向太学流变,出现“一边倒”情形

二、宋朝是教育体制发生变化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国子学慢慢开始向太学流变,之所以重心发生了转变也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而在这些影响因素之外也印证了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 入学标准一降再降。回溯到两汉时期,太学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唯一一个高等学府,而到了西晋时期,因为士族门阀的权利日盛,使得等级制度非常明显。

由于太学人数众多且等级混乱,从而出现国子监作为国公之子的教育之所,而在国子监形成之初,入学的学生要求官职需要在三品以上的国公之子,另外入学的名额是有严格的限制的。

然而到了北宋,这种要求从三品下放到了七品,因此阶级制度在教育体制的变化之下也变得宽松了很多。之后又出现了进一步的下放政策,一些低阶官员的孩子也可以入学国子监,另外一些有才华的举人如果有乡里命官作保,也可以入学国子监。由此形成了入学标准一降再降的局面,与此同时也让国子学向太学转化出现了契机。

附属关系发生改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太学是最早出现的中央集权教育机构,不过因为国子学的出现,使得太学一度成为国子学下属的三馆之一。

同为宋朝最高学府,国子学为何向太学流变,出现“一边倒”情形

从从属关系上来看,太学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如国子监,不过在北宋的教育体质变革的过程中这种地位上的差距得到了修正和改变。

在庆历四年,两所学府变成了独立的关系,太学作为八品以下子弟或者庶人修习受教育的场所,而结合唐代等太学入学制度来看,宋朝时期的太学的入学标准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降低,也因为标准的变化使得太学的学生等级相对复杂,不仅包含官僚子弟,还包括一些庶子杂士,也因此太学成为平民可以涉足的教育场所。

由衰变盛,合二为一。在北宋的后半段,太学的地位处在逐渐恢复往昔兴盛的发展状态之下,由于太学所需要的门槛较低使得当时招生人数完全碾压当时的国子监招生人数,甚至国子监一度停止招生,另外太学出现的三舍之法让这一老辈传下来的教育体制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和提升。

而到了南宋初期,国子监的学生人数已经缩减到可怜的地步,相反太学的发展势头很盛。而结合过去的一些典籍记载,当时的环境之下太学学子已经有千人有余,而国子学学生只有八十人而已。再之后的记载当中就不再涉及国子学这一说法了。

同为宋朝最高学府,国子学为何向太学流变,出现“一边倒”情形

三、历史有因果,有变必有因,那么为什么在宋朝时期会出现国子学衰落而太学兴盛的情况呢?其实原因有多个方面,这不仅涉及到当时的社会形态,与当时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状态也有直接的关系。 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相比过去的几个朝代,宋朝在经济方面发展速度更快,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集权也对人才的培养更为关注,不仅有国子学和太学,在地方也有对应的教育职能机构或单位,而人们普遍的接受教育的状况让大家对于进入最高学府进行学习有相应的需求,当然这与当时的中央集权对于人才的需求有着直接的关系。

生活状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过去的各个朝代,不管是两汉还是唐朝,战争让百姓饱受疾苦,生存已经成为了一种渴望,自然对于教育本身不会有更多的奢望。而两宋时期虽然边患亦然但是普遍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物质生活得到了保证,这无疑为太学求学这件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正是因为这种本质的区别使得人们对于太学求学这件事非常重视和关注。

官僚等级意识变浅。说到国子学向太学流变,我们还应该回忆一下国子监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国子监一方面是中央集权获得人才的一个渠道,也是权利阶级为了彰显其阶级特性和推崇中央统治的一种方法。

同为宋朝最高学府,国子学为何向太学流变,出现“一边倒”情形

不过到了两宋时期士族门阀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控制,这与统治阶层的统治理念也形成了一种契合,而这种契合自然使得官员不再极端维护自己的身份权势,而自然的在教育体制中使得这种权利特质变得淡薄了很多,慢慢的国子学开始向太学流变。

四、宋朝的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原有作用和职能,也从宋朝开始,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和延续的方向。无疑这给后来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变革与社会的整体氛围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种氛围的塑造和形成与当时的整体生活水平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从宋朝教育体制的变革的角度看带来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对于权利阶级角度而言,教育体制的变化意味着中央集权对于人才招纳过程中减少了附属的阶级因素,而如此意味着更多饱学之士可以投身仕途。而从教育效果的角度,由于普遍的民众的受教育程度提高,为社会秩序的保持和深入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同为宋朝最高学府,国子学为何向太学流变,出现“一边倒”情形

另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综合教育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人们对于商人等产能高的职业的认可,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会带来积极的正向影响。因此由宋朝所开始的教育变革对于当时的社会进步及后续朝代的教育状况都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相比历朝历代都是经济方面发展非常不错的一个朝代,同时在这个时代有印刷业、造纸等多种产业的长足发展,而这些无疑都跟当时的教育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时代在进步意味着这个时代有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

宋朝在文化、经济、政治方面出现繁荣景象也从侧面烘托出教育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教育本身并不是中央集权管控百姓的工具,而是充实人们的头脑,丰富思维的一种进步方式。

因此国子学由出现到向太学流变的过程也在警醒我们,教育本身不该是片面和单一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所对应的是社会人群而不仅仅是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

只有社会整体人群的综合教育水平提高才能够更好的促使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由此我们也该更多的借鉴历史,从创新、务实的角度贯彻先进的教学、教育理念,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标签: 唐朝高等学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