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唐朝之二:世界上最早的留学潮

爱百科 107 0

遥望唐朝之二:世界上最早的留学潮

世界最早的留学潮出现在遥远的唐代,与后世中国多次出现的留学潮不同的是,那时潮流的方向是中国。

唐朝时,日本政府为了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曾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起,同时派遣“留学生”,就是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这就是“留学生”一词的来源。

彼时唐都长安可谓世界的中心,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流动人口51万。长安的人口中,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其中日本留学生就先后来过1万多。这无疑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波留学潮。

留学生们受到唐朝政府的礼遇,他们也能参加科举考试,考上了就能做官。据记载,曾在唐朝做官的外国人有3000多人。一些外国留学生取得“绿卡”后,在中国开创了辉煌的人生之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阿倍仲麻吕。

遥望唐朝之二:世界上最早的留学潮

阿倍仲麻吕剧照

阿倍仲麻吕十九岁时“留学”中国,他的中国名字叫晁衡。入唐以后,他的学识和品行,很快受到唐朝皇帝和学界的赞赏,从国子监太学毕业后考上了进士,一路升官晋爵,很受重用,一住54年,直到73岁在长安去世。

仲麻吕多才多艺,性情豪爽,和同时代和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李白、储光羲等都有过亲密交往。公元753年阿倍仲麻吕归国时,误传他在海上遇难,李白闻讯十分悲痛,挥泪写下《哭晁卿衡》的著名诗篇。

遥望唐朝之二:世界上最早的留学潮

《哭晁卿衡》

星移斗转,转眼过去千年……

1978年7月某天的凌晨,美国白宫的电话骤然响起,总统吉米·卡特从睡梦中被叫醒。

电话来自北京,打电话的人是总统科学顾问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国访问。

卡特问,为什么这么早打电话?普雷斯向他报告说,此时正和邓小平会见。卡特问,是有什么坏消息吗?对方说,不是,他问了一个我无法回答的问题,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

“当然可以。”

“他问能不能派5000人。”

“你告诉邓小平,他可以派10万人。”

1978年12月26日晚,一架飞机静静地停在首都机场停机坪上。52名中年人穿着黑大衣和黑皮鞋、带着黑色手提包,顺序登上飞机,他们要赴美国留学。

这一年停滞多年的留学潮终于被被再次开启,时至今日中国已成世界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2017年中国留学生60.84万,其中留美学生超过30万。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49万人,形成壮观的留学潮。

遥望唐朝之二:世界上最早的留学潮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身边的海龟多了,外籍留学生多了,反映出留学潮的两大趋势。

一是留学回国人数稳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回流趋势明显。从1978年到2017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中,有共计313.20万名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留学生人数的83.73%。四十年的付出,中国即将在海归的集体回归中迎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喜悦。

二是来华留学规模持续扩大,中国已是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2017年共有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留学潮的走向正在逆转,盛唐留学潮的景象正在重现。

遥望唐朝之二:世界上最早的留学潮

标签: 唐朝高等学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