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个可以有

爱百科 140 0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中,有一段精彩骂战,历来为人们乐道。老版电视剧中将之略作改动,诸葛亮剧中所言“我从未风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已成为当红表情包。

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个可以有

诸葛骂王朗

来回顾一下剧版台词:

王: (两军阵前,拱手)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扶扇拱手)正是。

王: 久闻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公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

疆界?

诸葛:我奉诏讨贼,何谓之无名?

王: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曹真在旁点头)

诸葛:(羽扇遥指)曹贼篡汉,霸占中原,何称有德之人?

王: 自桓帝、灵帝以来,黄巾猖獗,天下纷争,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权势取之,实乃天

命所归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圣武,继承大统,应天合人,法尧禅舜,处中国以治万

邦,这岂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蕴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乐毅,何乃要逆天理,背人情

而行事?岂不闻古人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尔等腐

草之萤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国安

民乐,岂不美哉?

诸葛:(狂笑数声,扶扇而答)我原以为你身为汉朝老臣,来到阵前,面对两军将士。

必有高论,没想到竟说出如此粗鄙之语!我有一言,清诸位静听。昔日桓帝、灵帝之时

,汉统衰落,宦官酿祸,国乱岁凶,四方扰攘。黄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

起。劫持汉帝,残暴生灵,因之,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

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值此国难之际,王司徒又有何作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

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

不容!

王: (手指诸葛亮)你……诸葛村夫,你敢……

诸葛:(愤而站立)住口!无耻老贼,岂不知天下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你既

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怎敢在我军面前妄称天数!皓首匹夫?苍髯老

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王: (手捂胸口,颤声)我、我、我……

诸葛:(大声斥责)二臣贼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会摇唇鼓舌!助曹

为虐!一条断脊之犬,还敢在我军阵前狺狺狂吠,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 你、你……啊……(坠于马下,左右上前扶起,已死)

剧中王朗以76岁高龄亲来前线劝降孔明,却被孔明反骂,且这一骂不要紧,还被骂死了。

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个可以有

王朗即将倒地

细观两人论战,大致可分两种观点:王朗的思想偏法家,认为汉室已没了天命,当由有能力的人来主持。而诸葛亮占据儒家的道德高位,正气凛然。

罗贯中的这一番安排,当然与史实有出入。历史上的王朗,虽是魏臣,但却并非被诸葛亮骂死,他位列曹魏三公,病逝于公元228年。

因此,也有人质疑罗贯中的这一番编排纯属戏说。

今天我们暂时抛开诸葛亮骂死王朗的真伪不谈,先来探讨下在罗贯中设定的环境中,王朗有没有可能会被骂死。

浅析王朗这个角色的文化背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描述王朗:“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东海之滨,

初举孝廉入仕”,历史中真实的王朗初入官场,虽不是全部如诸葛亮所说,也还是大略相似。

王朗,东海郡郯县人,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服丧,不应孝廉之命。

什么是“孝廉”?什么人可以举孝廉?

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它是根据儒家思想,强调为人立身以孝为本。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从这个设定可知,王朗应该是一个符合儒家思想、符合主流价值认定的知识分子。

王朗是杨赐的弟子,杨赐此人出身不凡,他出自”弘农杨氏“,祖父杨震、父亲杨秉均为当世大儒,官至汉廷太尉。杨赐少时传承家学,研习儒术,常常隐居教授门生子弟, 不轻易接受官府的征辟为官。

王朗师从这样秉持儒家思想、立身清正的先生,又在其师去世后为之守孝不仕,十分符合”孝廉“标准。

因为汉朝以孝治国,践履孝道大义,又推廓至治国方略。简言之,一个符合汉朝标准的人才,必重孝义,方才能推定他是忠于朝廷的。

王朗,正是这样一个具有标准儒家思想的人。尽管他在真实的历史中,并不是以”孝廉“入仕,但他符合条件。所以诸葛亮才拿他的”孝廉“说事: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

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个可以有

诸葛亮讽刺王朗所为

诸葛亮的一番连珠炮式的诘问说中了王朗的心病王朗初入仕是在汉朝还苟存的时期,由徐州刺史陶谦举其为“茂才”(约等于秀才),拜徐州治中从事。后升任会稽太守,又曾率军抵御孙策。后应汉丞相曹操之命,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所以,严格说来,王朗起初妥妥地是个汉臣。曹丕继承魏王之位,他继续为之效力,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这一时期,他勉强也算作汉臣,毕竟此时曹丕还没有自立为帝。

到了曹叡时候,王朗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是魏臣了,也就是诸葛亮所骂的“二臣贼子”!

虽然王朗看清了现实,认为汉祚已亡,顺应形势当了魏臣。奈何他是受过儒家思想教育的人,其行为却违背了“忠臣不事二主”的教条。正如诸葛亮所挖苦的“届时有何面目去见汉朝二十四代先帝?!”

反观诸葛亮,同为儒生,却始终心向汉室,他不是不明白天下形势,然而却毅然选定刘皇叔为主,力图匡扶汉室,从儒家大义来讲,远甚王朗多矣。

所以,王朗身为儒者,以法家思想来劝说诸葛亮,遭到对方的严辞反驳时,他竟然无话可说,因为对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管他刘皇叔是不是真的正宗汉室后代!),所以他被诸葛亮一揭底,简直要无地自容:从前的信念呢?老师的教导呢?都还回去了?

平日王朗在曹魏位居三公,诸同僚都在这条船上,这船还坚固实用,任谁也不会当他面提起这些前朝旧主煞风景的事。这下与诸葛亮见了面,对方可不客气,抓住他所受的教育背景和文化信仰说事。他能当着千人百众说:自己从前都走错路了吗?!你见过事二主之人逢人便炫耀吗?当年老黄忠即使弃暗投明,尚还闭门不出呢。

诸葛亮当着众人揭开了王朗的遮羞布,你叫他如何不恼?如何不羞?如何不怒?

诸葛亮骂死王朗?!这个可以有

王朗郁卒

王朗身居高位,又值高龄,经不起刺激《三国演义》中说王朗以76岁高龄来到前线,按这个设定来看,他确实年纪很大了。讲起来身体是不大能受刺激的。

王朗晚年所任官职为司徒,同时还有兰陵侯的爵位。司徒主掌民事,这种职务以坐办公为主。所以,晚年王朗也没有机会锻炼身体,他又有侯爵之位,吃穿都很讲究。这种生活状态之下的王朗,大概率患有三高。所以,受到强烈刺激之下的王朗突发身亡是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小说及影视中对王朗的设定是符合逻辑的:他怀揣儒家经义、却行法家之实。又值年高体衰之时,被诸葛亮抓住痛脚,劈头一顿直击心灵的痛骂,就此倒地不起。

因此,在《三国演义》里看到这场精彩戏码时,在津津乐道之余,也不必太过质疑罗贯中完全是在博人眼球——王朗被骂死,这个可以有!

参考书籍: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资治通鉴卷第六十 .汉纪五十二 .孝献皇帝乙》

《三国志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等

标签: 诸葛亮王朗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