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北伐战绩和诸葛亮北伐战绩对比谁更强?

爱百科 102 0

三国有个有趣的现象。魏国实力最强,却总是防御的一方;蜀、吴实力较弱,却总是进攻的一方。这是很不合常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魏国很头疼,欲攻蜀国,必先取汉中,欲攻吴国,必先取长江,都是易守难攻之地,是难啃的骨头。不过,蜀、吴发动的多次北伐,基本上是雷声大、雨点小,对魏国只是隔靴搔痒罢了,并没有令其伤筋锉骨。

作为东吴名将的陆逊,曾经两次参与孙权的北伐。

陆逊北伐战绩和诸葛亮北伐战绩对比谁更强?

第一次是公元232年。孙权在多次进攻合肥未果的情况下,决定改变战略,先攻取庐江。他指示上大将军陆逊率军北进。一时间,庐江的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进魏国征南将军满宠的营帐。多数将领都认为,得速速救援庐江城。

满宠是魏国十分出色的将领,他审时度势,分析说:“庐江虽然小,却有精兵良将,可以守上一段时间。敌人舍船登陆行军两百里,后无援兵。他们就算不来,我还打算诱使他们前来呢,尽管让他们进攻,我只担心他们逃跑时,我们追不上。”

陆逊的本意,是通过进攻庐江,调动敌人主力来援,在运动战中寻找战机,歼灭魏师。他很聪明,只是对手也不笨,满宠偏偏不救援庐江,而是挥师直捣吴师后路。陆逊不敢恋战,只得匆匆撤走。

陆逊北伐战绩和诸葛亮北伐战绩对比谁更强?

第二次是公元234年。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正在策划一次大规模的北伐,打算出动十万人马进攻魏国。鉴于以往单独斗效果不明显,诸葛亮决定约请吴国出兵,在东、西两线同时对魏国发动猛攻,以二打一,胜算自然高。孙权多次伐魏失利,对诸葛亮的建议毫不迟疑地答应了。

该年五月,孙权兵分三路,大举出击。他亲率主力舰队进入巢湖湖口,兵锋直指合肥新城。另两路人马分别是:上大将军陆逊、诸葛瑾率一万余人入江夏,目标直指襄阳;将军孙韶、张承入淮河,窥视广陵、淮阴。

然而,孙权并不是个好将领,进攻合肥受挫后,便草草班师。孙权一撤退,出了乱子,陆逊发出的一份书信,没能交到孙权手中,反而被魏军截获。左都护诸葛瑾闻讯大恐,通知陆逊说:“圣驾已回,敌人截获了书信,完全知道我们的虚实,况且河流水位在下降,应当赶紧撤军!”

陆逊北伐战绩和诸葛亮北伐战绩对比谁更强?

然而,陆逊毫无反应。他还像往常那样,催促士兵们种菜、种豆,自己与部将玩玩棋,玩玩射箭的游戏,全没有任何慌乱。他对诸葛瑾说:敌人知道主上班师回国,定会全力对付我们。他们已经封锁险关要隘,我军将士开始意志动摇,必须镇定才能安抚军心,然后实施各种欺骗手段,才能顺利撤军。若是马上表现出想逃跑的样子,敌人便会认定我们胆怯了,到时步步施压,我们非败不可。

当时陆逊、诸葛瑾的部众只有一万人,满宠在合肥转危为安后,可以调动数倍的兵力前来围剿,形势十分危急。陆逊不愧是一代名将,艺高人胆大,他没有乱了阵脚,而是制订一个大胆的方案:以进为退。他非但没有撤退,反而继续向襄阳城推进。

陆逊指挥军队舍船登岸后,摆出进攻的架式。魏军知道陆逊多谋善战,搞不清他的真实意图,担心中他的圈套,纷纷躲进城内。这么一来,却正中陆逊的诡计,他虚晃一枪,撤向事先预定的会合点,诸葛瑾的战船正在这里等候呢。众人迅速登船后,从容退去。从这里也可看出陆逊用兵之谨慎与多谋。

陆逊北伐战绩和诸葛亮北伐战绩对比谁更强?

当舰队行到白围时,陆逊故意停船上岸打猎,暗地里命令将军周峻、张梁等袭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等地,斩获千余人,算是给北伐挣回点面子。

陆逊参与这两次北伐之战,均未有大的战功。把陆逊的北伐与诸葛亮的北伐相比,并不合适。诸葛亮是蜀军的最高统帅,总揽全局的战役指挥者;而陆逊根本就不是北伐的主力部队,只是配合孙权北伐的偏师罢了。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北伐,对孙权北伐了解并不多,其实孙权是很热衷于北伐的,只是他跟哥哥孙策相比,打仗真是蹩脚得很。我略数于下:公元226年,孙权趁魏文帝死,发兵攻江夏;公元230年,孙权攻合肥;公元233年,孙权攻六安新城未克;公元234年,孙权分兵三路攻魏;公元241年,孙权分兵四路大举攻魏。如此看来,孙权北伐的次数,并不亚于诸葛亮。

陆逊北伐战绩和诸葛亮北伐战绩对比谁更强?

孙权北伐有几个特点:第一,孙权基本上都是亲征,精神可嘉,实际效果很差。东吴不乏能征善战之名将,孙大帝亲自操刀,其他人自然得靠边站,可惜孙大帝打仗水平不高。第二,孙权严重倚赖舟师力量,不敢远离江湖作战。这种战法,打败仗时固然不会受到大的损失,但要打胜仗,也不容易。第三,与诸葛亮北伐相比,东吴的几次北伐规模都不大,不敢全力以赴。孙权向来的战略思想是“稳”字当头,缺乏进取精神,守住长江防线这是底线,至于向北能发展到什么程度,看运气吧。

在孙权比较保守的战略之下,即便有陆逊这样杰出的将领,在北伐过程中,也很难有出彩的表现。

标签: 徐庶和诸葛亮谁厉害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