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爱百科 129 0

来到唐朝我们看看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问题。

毫无疑问唐太宗李世民当之不愧为一代明君。唐王朝是中国历史的巅峰王朝,以繁荣和昌盛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唐王朝三百年历史,其交织着政治的博弈,有这灿烂的文化,史诗班的浪漫,还有我国第一位女皇帝也现与期间。至今,唐王朝的荣光依然闪耀,其中最为璀璨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唐太宗李世民,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随父亲少年从军,晋阳起兵拜秦王

李世民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8年),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李世民17岁参加左屯位将军云定兴的军队,前去雁门关,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18岁,父亲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李世民跟随到太原并随父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

义宁元年(617年),19岁的李世民随父亲李渊起兵反隋,史称“晋阳起兵”。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义宁元年(617年)十二月,李世民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攻克东都洛阳。设三路伏兵于三王陵,击败隋将段达。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废黜杨侑,称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时年20岁。

▪四方征战纳贤士,玄武之变立贞观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并未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武德元年(618年)起,李世民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1 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2 击败宋、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3 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4 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武德四年(621年)十月,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位在王公上,食邑增至三万户。李渊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李世民因此开设文学馆,收揽四方彦士入馆备询顾问,文学馆与秦王府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军事团队。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在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帮助下,在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下。李世民在帝都长安城宫城玄武门附近射杀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公元626年7月5日),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下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事务,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然后奏闻皇帝”。(626年9月4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励精图治薄赋尚俭 ,开辟盛世“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提醒自己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李世民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在军事上,李世民多次对外用兵,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高昌、焉耆、龟兹、吐谷浑等,由是唐朝声威远播,四方宾服。

经李世民君臣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至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人口达到三百八十万户是隋末的近2倍,奠下了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年间大唐盛世的基础,史称贞观之治。

▪著《帝范》教子,终南山病逝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太子李承乾以谋反之罪被废,唐太宗遂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晚年李世民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十二篇颁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说:“你应当以古代的圣哲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所犯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作榜样去效法。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在位二十三年,建丰功伟绩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政治方面

知人善任,用人唯贤: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封德彝之议,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完善制度: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制更趋于完善。如中央朝廷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设政事堂,以利合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效;地方上沿袭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分全国为十个监区(道)。此外,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制、科举制等皆有所发展。

从谏如流: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百姓人心中没有怨气。丰衣足食,因此犯罪率很低。

▪经济方面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重视商业发展,出台便利条件,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凉州。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汉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疆域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绸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军事方面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贞观二年,朔方人梁洛仁杀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

贞观四年,令李靖出师塞北,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

贞观十三年,太宗以高昌王麴文泰向西域朝贡,遂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麴文泰病死,其子麴智盛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观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弑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进,率兵攻打高句丽。唐军取得多次大。

唐太宗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有利于之后继续征高句丽,灭高句丽。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后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区)、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文化方面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李世民酷爱书法,其书法以隶书见长,并且酷爱书法名品《兰亭序》,亲自写《晋书·王羲之传赞》。

汇聚四部群20余万卷,在弘文殿旁建“弘文馆”以储图籍。

另有“史馆”、“司经局”、“秘书省”和“崇文馆”等,其藏书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前代,史称“群书大备”。

武德九年(626年)九月,即位伊始的唐太宗说:“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贞观元年(627年),又说:“朕以天下为家。”贞观十八年(644年),又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的这种认识和思想,显示了处理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仁和宽厚的胸怀。在这种思想和胸襟指导下,贞观时期推行了十分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政策。

唐太宗实行少数民族政权和亲的政策,以婚姻亲情的方式协调强化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开明友善的民族关系政策和制度在唐代的长期实施,大大减少了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和血肉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宏大局面。正是在唐代,中华民族新的代称——“唐人”形成,奠定了现代中华民族的基础。

▪外交方面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中外关系方面也迅速出现了繁盛景况。贞观后期,“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赞曾(即君长)松赞干布的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

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记载,贞观年间唐僧陈玄奘在印度取经,游学十余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开创者,亦称戒日王。经常派使者互动。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津乐道,颂扬备至。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反隋建唐的斗争中起着领导作用。唐太宗不歧视少数民族,主要是采用怀柔的政治手段处理民族问题,方法妥当,政策开明,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算不算明君,结合历史分析原因?

-墨骨读书

标签: 唐朝有才有德的经典例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